**章 風起春秋三百載周平王一行緩緩東去時,周王室前途難測。在他們的背后,統(tǒng)一的西周王朝開始土崩瓦解,此后三百年中國大地再也沒有出現(xiàn)任何統(tǒng)一的政權。代替周王室登上歷史和外交舞臺的是數(shù)以百計的大小諸侯。周王室身受重傷,春秋大門就此打開……引狼入室的烽火蹣跚東行的傷者起始的國際形勢第二章 揭開爭霸的序幕立國很短的鄭國出乎意料地成為了中原的**個霸國。春秋小霸鄭莊公不僅懾服了中原大小國家,還打敗了原本神圣不可侵犯的周天子。但是鄭國霸業(yè)的含金量并不高。因為當時的晉、楚、秦、齊等大國忙于其他事務,沒有進入中原的角斗場。當所有主角都到齊了,外交大劇會是怎么樣呢?春秋小霸鄭莊公周天子敗于諸侯時不我待的復興第三章 齊國的道德崛起齊桓公是當時和后代承認的**位中原霸主。他將齊國帶上了春秋外交地位的巔峰,也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治口號。他的相國管仲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賢相的典型人物。齊桓公為后代的霸主提供了一個效法的榜樣。而齊桓公這個榜樣的墮落又一次表明了內政對外交的決定性意義。雄厚的爭霸遺產國家力量的成功借尊王攘夷之名葵丘雄風難長久第四章 第二波尊王攘夷當齊國霸業(yè)衰落后,齊桓公的粉絲宋襄公想重拾齊國“尊王攘夷”的旗幟。但是他不知道,旗幟舉起來簡單,霸業(yè)的重復卻極其困難。結果宋襄公連人帶車跌落進冰冷的泓水之中。宋襄公身后,南蠻、西戎、北狄交相侵擾,楚國和晉國這兩大崛起的戰(zhàn)車開始迎頭相撞。不可復制的旗幟迎頭相撞的兩強天降大任于斯人第五章 城濮是個轉折點晉文公重耳僅僅在位五年,卻為晉國奠定了長達百年的霸業(yè)。為了這個遲到的霸主稱號,小白流亡各國近二十年,付出了青春、愛情和尊嚴的代價。上天給了晉文公優(yōu)厚的回報,卻安慰了晉文公那個失敗的對手楚成王。這是一個梟雄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理想褪色的時代。漂亮的外交亮相春秋慘烈**戰(zhàn)感謝命運的公平第六章 擦肩而過的霸業(yè)這里講的是一個遲到的強國的故事。這個國家具有強大的國力,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同仇敵愾的斗志,*終卻和春秋霸業(yè)擦肩而過。因為上天并沒有賜予這個國家攀登霸主之位的歷史機遇。這個國家叫做秦國,領導當時秦國的是一位謚號是秦穆公的老人。機遇從指縫漏過永恒的崤之戰(zhàn)傷孤立的地區(qū)強國第七章 兩極格局的形成楚國好不容易恢復了元氣,在楚莊王時期重新問鼎中原。楚國的君臣為國家的復興設計了一個長遠計劃,并沒有料到在邲之戰(zhàn)取得了意外的勝利。楚國的這一大勝利多少是被敵人晉軍成全的。盡管如此,楚國依然沒有推翻晉國的霸權,只是將權力結構從一極獨大微調成了兩極對峙。楚國恢復了元氣楚莊王問鼎中原意料之外的勝利第八章 拉鋸戰(zhàn)沒有勝者兩極格局的早期,楚國和晉國展開了瘋狂的拉鋸戰(zhàn)。拉鋸戰(zhàn)中沒有勝利者,沒有成功,沒有鮮花,只有痛苦。甚至楚國和晉國這兩個超級大國都越來越感到不堪重負了。其中有宋國主持的**次國際裁軍會議,有不堪沉淪的齊國的復霸努力。結果它們都失敗了。不同的復霸努力外交三角與盟會鄢陵燃燒的烽火齊國的徹底沉淪第九章 國際裁軍與和平戰(zhàn)爭打多了,人也皮了。終于,宋國主持的第二次國際裁軍會議為天下帶來了脆弱的和平。晉國和楚國平分了天下霸權。和平的背后是國內政治權力的下移和接踵而至的內亂,和平的背后是中小諸侯的沉重負擔和哀嘆。和平,真的是飽受戰(zhàn)爭的各國所需要的嗎?中原爭霸的尾聲分裂的國家權柄和平給與各國的第十章 東南吳越大爭霸春秋后期的外交目光被聚焦到了東南地區(qū)。吳越爭霸為相對慘淡的春秋后期歷史涂抹上了條條亮色。吳國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甚至完成了蛇吞象的奇跡;越國留給外交歷史的不僅是“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更有完全拋棄道德束縛的超限制的外交思想流派。當范蠡漸漸消失在江湖云煙之中時,一個偉大的時代也走進了歷史。小蛇吞大象之戰(zhàn)崛起東南的霸國春秋道德的謝幕第十一章 弱國更要講外交這是一連串沒有成長為大國的小國的外交掙扎故事。每個強國崛起的道路都是不可復制的,同樣每個小國的失敗道路都各不相同。衛(wèi)國的外交缺乏扎實的國內政治基礎;身處“四戰(zhàn)之地”的宋國和鄭國則左右為難,被高難度的外交要求壓垮;魯國是悲哀的文化禮儀強國,虢國則困守西周的政治思維,兩國都在固步自封中走向了滅亡。誰說“弱國無外交”,弱國更要講外交。衛(wèi)國:典型的內政不修宋鄭:都是位置惹的禍魯虢:固步自封的悲哀第十二章 回眸春秋大外交當我們回眸春秋大外交的遺產時,我們會清晰發(fā)現(xiàn)管子的霸權主義學派、孔子的仁義主義學派、老子的自然外交學派和文種范蠡的超限制學派的影子。春秋外交思想從理想主義走向現(xiàn)實主義。當戰(zhàn)國的門環(huán)叮咚作響時,理想主義的色彩已在外交實踐中褪色殆盡。人的面容*鮮艷子產和小國處世春秋外交的軌跡后記 青山遠黛看春秋春秋外交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