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99710
- 條形碼:9787509799710 ; 978-7-5097-997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于中古中國社會變遷的經典之作,它憑借海量的墓志數據的統計和研究,重新勾畫出大唐帝國覆滅的另一種面貌。它揭示了在七至八世紀的社會、經濟和制度變遷下,唐代門閥大族比我們之前所認為的更加成功。只有在880年黃巢占領長安后伴隨而來的三十年大動亂時期,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才因大范圍的肉體消滅而崩潰。
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目錄
致謝/009
凡例/011
唐代中國地圖/013
緒論/015
中古精英的轉型/017
作為一種史料的墓志/028
**章中古中國的官僚貴族/042
家族列表和大族分類/044
中古世族的人口膨脹/050
大族后裔的地理分布/059
官僚化的門閥世族/076
小結/080
第二章權力的地理/084
定位精英/086
京城精英/095
地方上的國家精英/102
其他精英遷徙路徑/111
結語/118
第三章京城精英的婚姻網絡/120
重構父子鏈/121
定位父子鏈/126
晚唐政治精英的地理分布與規模/131
京城社會景觀/135
婚姻網絡與社會資本/143
結語/155
第四章晚唐藩鎮/160
晚唐藩鎮體系和河北獨立藩鎮/163
憲宗中興之后的再度中央化/169
唐朝政治專制與藩鎮/174
藩鎮幕府中的社會流動/184
藩鎮文化/192
小結/198
第五章黃巢和中古大族的衰亡/200
黃巢治下的長安/204
洛陽和地方的毀滅/217
唐代精英的消亡/229
幸存者與新興權力結構/242
結語/245
附錄A配套數據庫的使用方法/253
附錄B估算晚唐京城精英的總量/258
附錄C九世紀出土墓志的來源/260
參考文獻/262
人名索引/283
綜合索引/300
譯后記/317
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作者簡介
譚凱(Nicolas Tackett),現任教于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1998年畢業于斯坦福大學,2002年、2006年先后在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hinese Elites”。曾先后執教于田納西大學(2006~2007)、斯坦福大學(2008~2009)、伯克利加州大學(2009)。
- 主題:消亡之原因
書中所給的答案其實是:興起與各地的名門望族在唐前中期逐步放棄了族源地的經濟基業,向兩京走廊地帶遷徙謀求更好的政治資本,最終形成一張復雜的關系網絡以維持這些家族把控中央和地方的中上層官職。但導致了家族的過度集中化,并且放棄了許多在外地的,能夠給予家族穩定延續下去的經濟資本。最終在黃巢叛亂后各大家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政治資源關系網絡不再,而集中于兩京走廊的產業也被掠奪,經過清洗所殘存的家族喪失了政治資本,同時缺少經濟資本最終逐漸走向衰亡。 讀起來在描述上確實有些枯燥,有些話語感覺也并沒有翻譯的很好,簡單的意思卻讀起來很繞。
- 主題:
封面很美,這要加分。書的品相很好,包裝完整,棒。里面的內容呢,圖表很多,稍微枯燥點,不過也提供了不錯的視角跟思路。個人覺得這本書最有趣的是講黃巢那部分了,整體來說書不錯。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