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式的電力革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05089
- 條形碼:9787518905089 ; 978-7-5189-050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式的電力革命 內容簡介
本書從大量翔實的數據資料出發, 對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論述。主要內容包括: 問題驅動力 —— 上輪電改成效與當前重要問題、成效驅動力 —— 深化電改的基本范疇與方向等。
中國式的電力革命 目錄
一、問題驅動力——上輪電改成效與當前重要問題
(一)2002年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主要成效
1.多元主體自主經營,促進科學發展
2.發電領域比較競爭,效益優勢顯著
(二)當前電力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1.電力短缺沒有根治,企業難以持續經營
2.中央地方協調不力,民生發展權責不清
3.壟斷弊端更加凸顯,行業運行失去平衡
4.安全基礎逐步變質,系統風險不斷積累
5.政策執行權威下降,科學決策能力不足
小結 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內涵
二、成效驅動力——深化電改的基本范疇與方向
(一)職能機制(改革主線情景比選之一)
1.價格管制
2.準入管制
3.資產管理
(二)機構體系(改革主線情景比選之二)
1.關于電力部(經濟性監管分層實現)
2.能源大部制(長期政策與短期調控分開)
3.能源監管(在各能源產業引進監管制度)
(三)產業制度(改革主線情景比選之三)
1.橫向治理的產業制度
2.縱向治理的產業制度
3.公共治理的產業制度
小結 深化電改的主線——優化電力產業制度
三、需求驅動力——新階段的新形勢與新思路
(一)新的形勢與要求
1.保障民生權益,維護基本秩序
2.搶占產業高點,帶動發展轉型
3.梳理央地權責,強化宏觀治理
(二)深化電改的新思路
1.進一步完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2.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明確分步實施的基本原則
小結 新一輪電改的總體目標框架
四、深化電改的邏輯次序及線路圖
步驟I 公權獨立——公共機構獨立,強化決策支撐體系
任務①組建國家電力規劃及標準中心
1.基本特點與現狀
2.重組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3.重組改革的基本操作
4.遠期發展空間
任務②組建國家電力調度及交易中心
1.基本特點與現狀
2.調度(交易)獨立的7點必要性
3.調度(交易)獨立的可行性
4.方案比選——調輸分開(調度交易打捆獨立)PK調輸一體
(僅交易獨立)
5.方案比選——調度(交易)獨立PK調度(交易)中立
6.方案比選——調度交易獨立PK電價改革、輸配分開、電網拆分
7.重組改革的基本操作
步驟II 巨頭拆分——實現經濟規模,發揮比較競爭效益
任務③拆分重組全國電網企業
1.基本特點與現狀
2.優化電網企業規模的9點必要性
3.電網企業拆分重組的可行性
4.方案比選——電網企業拆分重組的4點原則
5.電網環節重組的基本操作
步驟III對稱放開——完善交易格局,理順央、地保電權責
任務④建立多買/多賣的電力交易格局
1.基本現狀與改革必要性
2.方案比選與基本操作
3.建立多買/多賣格局的配套改革
4.深化改革電價形成機制的線路圖
5.遠期發展方向
任務⑤建立權責對等的地方保電機制
1.基本現狀與改革必要性
2.相關方案比選——網務分開PK輸配分開
3.建立地方保電機制的基本操作
4.遠期發展方向
步驟Ⅳ基層增值——地方做實搞活,提升電力產業價值
任務⑥建設智能能源網,塑造經濟新增長點
1.基本特點與現狀
2.建設智能能源網的操作要點
3.通過電力體制改革促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4.從能源變革到文明變遷
小結 推進電改的邏輯與策略
附表
附表1 近年來世界典型大停電事故
附表2 1980-2011年我國電力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例
附表3 2006-2011年中國關停小電廠及新增裝機容量
附表4 2002-2011年中國電力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附表5 2003——2011年中國電力建設投資額
附表6 2002——2011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與發電量
附表7 2002——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發電裝機容量
附表8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發電量
附表9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地區)電煤價格
附表10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地區)銷售電價
附表11 2002——2010年中國電力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附表12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風電裝機容量
附表13 2011年中國發電市場結構
附表14 2003——2011年中國電力建設投入產出情況
附表15 2002——2010年中國電力工程單位造價一覽
附表16 200l-2011年中國發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
附表17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三類電荒情況對比
附表18 1978-2011年中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
附表19 2006——2010年五大發電集團基本經營情況
附表20 2004-2011年中國電源投資結構
附表21 2003——2011年中國煤炭與火電行業利潤總額
附表22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力行業管理權演變情況
附表23 2012年全國無電人15調查數據
附表24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國家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
附表25 中國、美國、日本輸電網效率指標比較
附表26 世界主要經濟體電力(能源)市場結構
附表27 世界主要國家電力產業公共環節的制度安排
附表28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價政策及價格水平變動情況
附表29 1978-2011年中國發電裝機、發電量增速及機組利用小時數
附表30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力管理體制沿革
附表31 世界主要國家現行電力(能源)管理體制
附表32 2003-2010年世界500強電力(能源)企業國別變動情況
附表33 世界大型電力(能源)企業跨國經營情況
附表34 世界主要國家電力市場化改革前后市場格局
附表35 2003——2010年世界500強電力(能源)企業資產與營業收入
附表36 世界大型電力(能源)企業混業經營情況
附表37 1980-2011年中國電力與經濟周期相關性指標
附表38 1978-2011年中國能源消費及電力消費彈性系數
附表39 1978-2009年中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及電力消費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
附表40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國家電力消費“兩個比重”
附表4l 1997-2011年中國單位GDP的能耗與電耗(2000年不變價)
附表42 中國主要能源資源與世界水平對比(2008年)
附表43 1990-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費
附表44 1997-2011年世界主要國家單位GDP的能耗與電耗(2000年不變價)
附表45 1978-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工業化率以及人均GDP
附表46 197卜2006~世界主要國家供電煤耗
附表47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國家電廠用電率
附表48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國家線損率
附表49 近年中國非化石能源用于發電的比重
附表50 1978-2011年中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
附表5l 1990-2008年世界主要國家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例
附表52 2005-2011年中國跨省、跨區電量交換情況
附表53 2010年世界500強營業收入、資產及員工規模前50名的行業分布
附表54 2003-2010年世界500強電力(能源)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附表55 “十一五”期間中國輸配電網增長速度
附表56 中國六大區域電網業務規模(2011年)
附表57 1995-201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榜門檻
附表58 中國電力用戶結構(電量占比)
附表59 2003-2011年中國電力各環節電價
附表60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居民與工業電價差價
附表61 2003-2010年中國居民電價與平均銷售電價
附表62 2007-2011年各省居民電價
附表63 2006-2011年各省平均銷售電價
附表64 2010-2011年中國能源500強企業排行榜
附表65 中國電力企業典型業務組合
附表66 2005-2011年中國風電發展情況
附表67 中國主要城市公用事業公司的營業規模與業務
附表68 能源種類分類表
附錄 拆分國家電網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暨數據來源
索引
后記
中國式的電力革命 節選
《中國式的電力革命(第2版)》: 1.橫向治理的產業制度 橫向治理的產業制度主要包括對于行業以內企業規模、數量、環節均衡度以及壟斷性行為的配置與干預。在絕大多數國家,電力企業都是自發、分散產生的,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電網技術的進步才逐漸形成大型電力企業,對于電力行業進行橫向治理、主動調整企業規模數量等,一般基于以下因素。 一是市場化改革的推動。英國、俄羅斯等很多歐洲國家,以及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興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都經歷了一個私有化與國有化的改革輪回,即先通過國有化形成全國性大型電力企業以保障電力供應、穩定經濟秩序,到20世紀80年代之后再通過私有化拆分大型電企以吸引多元投資、提高競爭效率。其中歐洲地域狹窄、國家之間競爭激烈,很多選擇了治權或財務分離的方式,因此依然保留了很多大型電力企業,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形成穩定集團多年保持10家以上(詳見附表32);而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印度等新興大國為了更好地形成競爭格局、吸引多元投資,則選擇了產權分離的方式,企業規模顯著縮水,統一電力公司(UES)等著名電力巨頭逐漸消失。 二是保護本國戰略產業。電力是中國國有資產管理政策中明確規定的必須保持國有的戰略性產業,國有資產比重一直在90%以上,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中國電力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從2009年開始已經成為電力(能源)企業上榜*多的國家(6家)。法國《能源法》則明確規定政府在法國電力公司(EDF)中的持股比例不低于70%,2006年為了保護本國戰略產業不被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收購,甚至為此緊急修改法律,組建了新的超大型電力(能源)企業——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GDFSuez),法國也是歐洲國家中進入“世界500強排行榜”*多的國家(4家)。 三是加強監管抑制壟斷。美國、日本的電力企業始終以私人資本為主,其企業規模的發展基本取決于投資效益與管制政策。日本雖然對其十大電力企業給予特許經營保護,但在電價等方面傾向于抑制性的管制策略,企業活力逐步下降,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逐步勢微。著名的美國安然公司(ENRON),2001年鼎盛時期曾經掌控美國20%的電能和天然氣交易,營業收入達到“世界500強排行榜”的第六位(這是至今為止世界電力(能源)企業的*高名次,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至今還未突破),但隨著安然、CMS、Dynegy等美國大型電力(能源)財務欺詐問題被曝光,美國加強了對于電力(能源)巨頭的監管,到2010年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已經沒有美國電力(能源)企業的蹤影(2001年鼎盛時曾經同時上榜17家,詳見附表32)。另外在歐洲,雖然不會出現美國那種拆分AT&T的極端事件,但對于大型企業集團壟斷行為的監管也是非常嚴格的,德國涉及電力(能源)領域反壟斷的專門機構就有網絡傳輸監管局、卡特爾辦公室、國家競爭局、壟斷委員會等。 中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電力領域國有資產比重很高,企業規模的形成受到電力改革、國資管理等人為政策因素較多,很容易背離市場規律出現極端情況,因此,在下一階段深化改革中,在產業橫向治理方面依然有很大調整動力及操作空間。 (1)按照更佳規模經濟優化超大電網企業規模 多年來,電網似乎已經與“自然壟斷”相提并論。但事實上,電力系統的整體協同并不必然等于企業層面的大一統,統一調度、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的要求也不必然等于企業層面的獨家經營。如果說技術經濟特性是電網層面“自然壟斷”不可重復建設的理由,那么企業層面壟斷(特許)經營的具體規模則應取決于一定歷史時期的規模經濟。受自然資源、技術裝備、社會經濟、歷史政治等條件制約,規模經濟曲線是有兩個臨界點的,如果無限擴張規模過大,就會物極必反演變為“規模不經濟”;而不同產業環節、不同專業領域的規模經濟也是各自不同的,需要合理配合相輔相成,或者適時拆分重組。 ……
中國式的電力革命 作者簡介
吳疆,(1971一),曾用筆名“與燕棲”、“四月”。北京人,碩士學歷,高級工程師、經濟師。先后供職于北京電力公司、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等。曾擔任電力系統調度員,后長期從事能源經濟、電力改革與行業管制等方面的研究與管理工作。歷年來組織或參與各類專題調研、學術交流近百次,承擔國家發改委、中國體改研究會、國家電監會等各類課題數十項,著有《低碳旗幟下的電力行業未來10年技術經濟指標體系》、《“世界500強”中的中國電力(能源)企業》、《中國式的電力革命》等多部學術著作,執筆完成《電力“十二五”規劃重大問題研究》、《2010年中國能源發展年度報告》等多部學術書籍以及歷年國家電監會《電力監管年度報告》,并著有個人詩集、游記雜文集等作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曾在《中國電力企業管理》、《能源觀察》等多家期刊開設專欄,在其他多家媒體發表《中國式電荒的演進與應對》等論文或文章數十篇。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