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古代郵驛 本書特色
王俊編著的這本《中國古代郵驛》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共分七章,首先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先秦至明清時期郵驛的發展歷程,然后介紹古代郵傳方式、古代民間通信和驛吏驛卒的生活。全書知識性、文化性、可讀性都很強。讀罷此書,喜歡中國古代郵驛的讀者大致能掌握這一領域的知識了。
中國古代郵驛 內容簡介
我國是世界上很早建立傳遞信息的組織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長達三千多年。王俊編著的這本《中國古代郵驛》以翔實的史料,豐富的內容,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向世人展示了我國古代郵驛的悠久歷史和演變過程,探討了古代郵驛的性質、特點及發展規律,總結了古人運用通信規律辦郵的基本經驗,分析了郵驛與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的聯系及作用,并對不同歷史時期郵驛的組織管理、網絡設施、通信方式、傳遞效率、郵驛法律、館驛供應及驛傳弊端等一系列問題,作了有益探索,圖文并茂。
中國古代郵驛 目錄
**節簡單原始的上古郵驛
古代世界的郵政
禪讓時代的“喉舌之官”
第二節日趨完備的夏商周郵驛
夏商周郵驛概況
夏設“車正”專管車旅交通
神話中的商紂“聲光”通信
完備的西周郵傳
第三節不斷完善的春秋郵傳
春秋郵驛概況
“因國而異”的郵傳組織
多樣化的通信手段
單騎通信和接力傳書的開始
第四節空前繁忙的戰國郵驛
簡書與符信的時代
戰國時期的私人通信和私人傳舍
**章秦漢時期:大一統時代的郵驛
**節中央集權下的秦代郵傳
秦代郵傳的組織管理
統一的秦朝郵驛
第二節通達全國的兩漢郵驛
兩漢郵驛的組織管理
兩漢的驛置與郵亭
兩漢郵驛網路建設
兩漢的郵驛經費與供應
官郵和私郵
發達的漢代烽火通信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郵驛:逆旅風行
**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郵驛
歷史上**個《郵驛令》
劉備、諸葛亮對四川郵驛的貢獻
南方水驛的興起
少數民族地區郵驛的發展
私郵和私營逆旅
第二節十六國時期的郵驛
服務于軍政的通信系統
北方邊疆的郵驛
第四章盛況空前的隋唐郵驛
**節隋唐郵驛的組織與管理
隋唐郵驛概況
隋唐的郵驛組織
郵驛組織的任務
隋唐時期的驛和館
驛丁、驛夫與驛馬
第二節發達的隋唐郵驛
完善的隋唐郵驛制度
種類繁多的郵驛服務和通信方式
發達的唐朝私人逆旅
唐朝少數民族地區的郵驛
第五章宋元時期的郵驛
**節宋代郵驛的組織與管理
宋代館驛
步遞、馬遞與急腳遞
斥堠鋪與擺鋪
鋪兵
驛券與檄牌
宋代郵驛管理
第二節宋代的驛遞分布和網路
北宋的驛所分布和網路
南宋的驛所分布和網路
宋代的遞鋪分布和網路
第三節宋代郵驛的發展與衰落
宋朝驛道的發展
郵驛制的軍事化
“賓至如歸”的宋代館驛
古代完整的通信法規——《金玉新書》
“私書附遞”的法律化
南宋郵驛的衰落
第四節遼、西夏、金的郵驛
遼朝郵驛
西夏郵驛
金朝郵驛
第五節元代驛站的興亡
元代的驛站設置
元朝“驛使”和“鋪馬札子”
元代驛站網路
元代驛站的組織體系與管理
元代驛站的衰亡
第六章明清時期的郵驛
**節明代郵驛的組織與管理
水馬驛及遞運所
龍場九驛
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
張居正的驛制改革
明代郵驛的管理
第二節清代郵驛的組織與管理
清代郵驛的組織形式
清代郵驛的管理
驛站的人、財、物管理
第三節清代郵驛的發展與衰落
清代“郵”、“驛”的合并
清朝邊疆郵驛的開辟
清代郵驛的弊端
舊式郵驛的衰敗一
第七章古代郵驛寫真
**節有趣的古代郵傳方式
流傳千古的鴻雁傳書
千里牛和駝驛
空中通信
水電報
第二節古代民間通信
先秦時期的民間通信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間通信
隋唐宋元時期的民間通信
民信局的產生
僑批局的產生
第三節驛吏驛卒生活寫真
歷史上的**次驛夫起義
郵驛路上的鬧劇
“站戶”的悲慘生活
官卑未有如驛吏
參考書目
中國古代郵驛 節選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中國古代郵驛》: 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 朱元璋鑒于元朝驛站混亂的教訓,一開始就用嚴法對某些特權者進行了限制。他明確規定:“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昭代王章》)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國家與軍事大事,一律不許濫用驛馬或動用驛站的郵遞設施。1393年,朱元璋頒布了《應合給驛條例》,規定加上附加條件共12條,對符合用驛馬驛船條件的人員進行了限定,其他人一律不得“擅自乘驛傳船馬”,違者重罰。 即使有如此嚴格的規定,卻依然有人置若罔聞,不屑一顧。這些人一般都自以為有堅實的靠山,不把政府的法規放在眼里。有的人無理鞭打驛夫,也有人不持驛牌強行馳驛,多索車馬。有一個曾經是開國功臣封為吉安侯爵的陸仲亨,從陜西返京,就不顧王法,擅乘驛傳。朱元璋為此十分憤怒,斥責陸仲亨說:中原歷經戰患,人民剛剛過上安定生活,驛戶好不容易買上馬,生活還十分艱苦。都像你這樣任意胡來,百姓即使賣兒賣女,也不能滿足奢望的啊!陸仲亨后來因謀叛罪被殺。 朱元璋還以違反驛規罪重罰了兩個女婿。一個是駙馬郭鎮。他從遼東出差回來,違章私帶了三杠榛子,沿途擅用驛夫運送。朱元璋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立命郭鎮如數補上私用驛夫的報酬銀兩,并同時敕命在山海關沿線各關驛站,張貼榜文,規定以后再不許有利用官驛私帶貨物的現象發生,不然一律治罪。另一個是駙馬都尉歐陽倫。他多次違禁利用驛遞走私茶葉,其家奴尤其殘暴,強迫驛站車輛為其運貨,還對執法人員隨意侮辱大罵。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后把歐陽倫賜死,他的家奴一并處以死刑。 這幾件事對整治驛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此,明朝郵驛秩序井井有條。“驛遞清樂,而里甲不擾”(顧祖禹《天下郡國利病書》卷六十一)。郵驛發展了,國家財政年年有余。 張居正的驛制改革 張居正是明朝中后期十分杰出的改革家。他對賦稅、吏治等方面的改革,對我國封建社會的后期歷史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在驛制方面,他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明朝自正德、嘉靖以后,政治日益腐敗,郵驛制度也產生出許多弊端。*高統治層利用郵驛,大肆揮霍。正德年間,發生了多起太監到各地驛站勒索驛銀、捆打驛官的事件。司禮太監劉允借奉命去西藏迎接活佛之機,在沿途水驛大肆揮霍。在成都驛,日支驛糧百石,蔬菜銀100兩;在這里置備入藏物料,竟用銀高達13萬兩。正德皇帝下江南游耍,在此期間的花費更是十分驚人。他命令沿途驛站準備美女,以備皇帝來時隨時尋歡作樂。這一次僅水路驛站所用人夫即達數十萬,嚴重地騷擾了人民的生活,妨礙了正常農業生產。驛站承受不了這樣沉重的負擔,許多驛官都長期流亡在外,驛務多廢。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一些官吏主張對郵驛進行改革。先后主張改革驛務者有著名清官海瑞、吏部尚書吳鵬和張居正,其中以張居正的驛傳改革成效*大。 張居正的改革,是我國郵驛史上的一件大事。 張居正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宰相,他的郵驛改革從限制官員的馳驛特權人手,提出了六條對官員的限制。比如,規定非公務任何官員不得侵擾郵驛;過往驛站的官員只許按國家規定的級別供應食宿,不許越格提出奢侈的要求;除郵驛供應外,任何官員不許擅派普通民戶服役;還規定政府官員凡非公務而是到離任或請事假等旅途費用,一律不得由驛站負擔,不得動用驛遞的交通工具,等等。這些改革,一方面使郵驛的經費開支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人民的負擔也得以很大程度地減輕。據統計,經過整頓后,全國共省減郵驛經費1/3左右。 在改革的過程之中,張居正對自己和自己的家里人都嚴格要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 他的兒子回原籍參加科舉考試,不用官府郵驛,而是出錢自己雇車。張居正的父親過生日,他也不動用驛車驛馬,而是讓仆人背著行李,自己騎毛驢回鄉祝壽。張居正對那些違反條例的官員,毫不留情。有一個甘肅巡撫的兒子擅自馳驛,被他革去官職。這一處分使得朝野上下一片嘩然,許多官員不敢再為非作歹了。張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小民歡呼歌誦”。但是,明朝政府已經腐朽得不可救藥,僅僅依靠張居正的力量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他死后,生前的一些改革措施就全被廢除了,明代郵驛又一次陷入混亂狀態中。 ……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