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戰大后方司法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戰時首都重慶為中心的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094812
- 條形碼:9787229094812 ; 978-7-229-0948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大后方司法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戰時首都重慶為中心的考察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叢書》的一卷。 本書采用法律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抗戰大后方的司法改革與實踐活動,從制度層面和司法實踐兩個方面著手,著重梳理和展現了在全面族抗戰的特殊形勢下大后方刑事司法生存的實然狀態,在探討大后方刑事審判的戰爭特點的同時,試圖挖掘大后方刑事審判的法律價值與社會意義,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的變化,等等。
抗戰大后方司法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戰時首都重慶為中心的考察 內容簡介
本書由論述了抗戰大后方的司法改革與實踐活動,從制度層面和司法實踐兩個方面著手,著重梳理和展現了在全面族抗戰的特殊形勢下大后方刑事司法生存的實然狀態。
抗戰大后方司法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戰時首都重慶為中心的考察 目錄
總序
緒論
一、本書要旨
二、抗戰大后方的形成及其重要戰略地位
三、戰時司法改革的基本原則
四、本書研究基本思路
**章 戰前國家司法改革的進程
一、國家六法體系的建立,為戰時司法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司法組織體系初具規模
三、司法程序立法趨于完善
四、司法官、律師職業化的形成
五、確立了國家未來司法改革的方針和任務
第二章 戰時司法改革的主體:大后方法律人群體
一、大后方法律人概覽
二、戰時首都重慶法律人群體:民國法律人的杰出代表
三、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一:司法與抗戰建國
四、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二:建設法治,維護民權
五、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三:扶弱抑強,守護正義
六、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四:學識高雅,貽范后人
第三章 國家戰時司法改革的重大舉措及其在大后方的實施
一、司法經費統一改由國庫負擔
二、增設法院,完善戰時司法組織體系
三、簡化訴訟程序與實驗地方法院的設立
四、改進戰時檢察制度
第四章 情勢變更下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的變化
一、大后方民事審判的制度依據
二、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的改革與實踐
三、情勢變更下大后方民事審判制度的變化
四、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評析
第五章 戰時刑事司法審判的改革與實踐
一、戰時普通刑事審判制度改革及實踐
二、戰時刑事審判的法律依據
三、戰時刑事審判實踐
四、《特種刑事案件訴訟條例》與大后方特種刑事案件的審理
五、大后方刑事司法的社會意義
第六章 大后方司法審判中的證據制度
一、自由心證制度和法定證據制度之比較
二、戰時自由心證的制度考察
三、戰時自由心證制度的運用
四、抗戰大后方自由心證制度評析
第七章 中外新約與涉外司法審判制度的改革
一、民國涉外司法相關概念的界定及解讀
二、清末不平等條約的訂立與涉外司法主權的逐步喪失
三、民國初年不平等條約的變化與領事裁判權的松動(1912—1928年)
四、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廢約運動及其成效(1928—1937年)
五、中外新約與領事裁判權的*終廢除(1937—1949年)
六、南京國民政府涉外司法審判制度的變革
第八章 抗戰大后方的行政訴訟
一、抗戰時期行政訴訟主要的法律依據
二、抗戰時期行政法院的組織及運行
三、抗戰大后方行政訴訟審判實踐
第九章 抗戰時期的獄政改革與實踐
一、采用多種措施疏散監所人犯
二、實行監犯調服軍役制度
三、強力推行監犯作業制度
四、實施大后方監犯移墾試驗
五、大力推進監獄改良
六、抗戰時期獄政改革綜論
第十章 大后方司法余緒:1946年較場口事件訴訟論略
一、特定時空的重大政治事件
二、事件發生之初的政治解決意向
三、訴訟的提起:罪名與適用法律辨正
四、未了之結局:回歸政治解決的“庭外和解”
附錄
后記
緒論
一、本書要旨
二、抗戰大后方的形成及其重要戰略地位
三、戰時司法改革的基本原則
四、本書研究基本思路
**章 戰前國家司法改革的進程
一、國家六法體系的建立,為戰時司法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司法組織體系初具規模
三、司法程序立法趨于完善
四、司法官、律師職業化的形成
五、確立了國家未來司法改革的方針和任務
第二章 戰時司法改革的主體:大后方法律人群體
一、大后方法律人概覽
二、戰時首都重慶法律人群體:民國法律人的杰出代表
三、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一:司法與抗戰建國
四、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二:建設法治,維護民權
五、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三:扶弱抑強,守護正義
六、大后方法律人的活動與貢獻之四:學識高雅,貽范后人
第三章 國家戰時司法改革的重大舉措及其在大后方的實施
一、司法經費統一改由國庫負擔
二、增設法院,完善戰時司法組織體系
三、簡化訴訟程序與實驗地方法院的設立
四、改進戰時檢察制度
第四章 情勢變更下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的變化
一、大后方民事審判的制度依據
二、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的改革與實踐
三、情勢變更下大后方民事審判制度的變化
四、大后方民事司法審判評析
第五章 戰時刑事司法審判的改革與實踐
一、戰時普通刑事審判制度改革及實踐
二、戰時刑事審判的法律依據
三、戰時刑事審判實踐
四、《特種刑事案件訴訟條例》與大后方特種刑事案件的審理
五、大后方刑事司法的社會意義
第六章 大后方司法審判中的證據制度
一、自由心證制度和法定證據制度之比較
二、戰時自由心證的制度考察
三、戰時自由心證制度的運用
四、抗戰大后方自由心證制度評析
第七章 中外新約與涉外司法審判制度的改革
一、民國涉外司法相關概念的界定及解讀
二、清末不平等條約的訂立與涉外司法主權的逐步喪失
三、民國初年不平等條約的變化與領事裁判權的松動(1912—1928年)
四、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廢約運動及其成效(1928—1937年)
五、中外新約與領事裁判權的*終廢除(1937—1949年)
六、南京國民政府涉外司法審判制度的變革
第八章 抗戰大后方的行政訴訟
一、抗戰時期行政訴訟主要的法律依據
二、抗戰時期行政法院的組織及運行
三、抗戰大后方行政訴訟審判實踐
第九章 抗戰時期的獄政改革與實踐
一、采用多種措施疏散監所人犯
二、實行監犯調服軍役制度
三、強力推行監犯作業制度
四、實施大后方監犯移墾試驗
五、大力推進監獄改良
六、抗戰時期獄政改革綜論
第十章 大后方司法余緒:1946年較場口事件訴訟論略
一、特定時空的重大政治事件
二、事件發生之初的政治解決意向
三、訴訟的提起:罪名與適用法律辨正
四、未了之結局:回歸政治解決的“庭外和解”
附錄
后記
展開全部
抗戰大后方司法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戰時首都重慶為中心的考察 作者簡介
曾代偉,本書作者,男,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法律史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重點學科法律史學科負責人、重慶市人民政府聘任第二屆兼職督學、重慶市重點建設課程《中國法制史》課程負責人。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