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書緣瑣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025920
- 條形碼:9787511025920 ; 978-7-5110-2592-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緣瑣記 本書特色
《書緣瑣記》是藏書家與出版人吳興文先生關于藏書的隨筆,書中分為四個篇章,分別是閱讀與編輯之間、直奔收藏的世界、徘徊近代與當代和推動書店新形態。這本書是藏書家吳興文老師對自己藏書經歷和心得的總結,其中記錄了吳老師對藏書界現狀和其市場的思考,內含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對時下的藏書界有很重要的啟迪。
書緣瑣記 內容簡介
吳興文,臺灣人,以藏書為職志,其藏書之豐,令人嘆為觀止,其收藏之藏書票,具多珍品。吳先生藏書有年,有感而發,《書緣瑣記》即應運而出。《書緣瑣記》所記皆為藏書往事,其中,有對藏書的記述,有藏書心得,有對藏書界現狀及未來的思考。該書文短意長,值得一讀。
書緣瑣記 目錄
卷一 閱讀與編輯之間
漫游者──我的閱讀告白
閱讀的第三種選擇
開箱整理我的藏書
在家與書為樂
編輯作為一種志業
圖書編輯的守、破、離
一段難以磨滅的歷史
胡愈之與裝幀藝術
張靜廬的簽名本
沈公進京工作六十年
《臺灣地名辭典》簽名本
功夫在旅行之外
為學術和著述的人
陳正祥、臺北市與我
永遠的活字
名片、小本和zine
從繪本《書的歷史》說起
圖畫書中書
古書鎮與手工裝訂
愛上圖書館
《紙之路》的聯想
卷二 紙本收藏的世界
聚散無常,不如刻書
藏以致"富"的古書市場
近代藏書家暨出版家
牯嶺街尋寶
初版的"超現代"現象
搜與藏的博弈
"黃跋"的魅力
"黃跋"的可貴在友誼
前朝夢憶徽派絕響
悠游天下──明代文人的樂活方式
永恒和一日──憶黃裳
前塵書影新錄
《蠹魚篇》vs《書癡的樂園》
梁思成陶湘《營造法式》
環翠堂園景圖
從一份手稿說起
傅斯年致王世杰函
傅斯年《東北史綱初稿》
《女兵》日譯本開天窗
趙麗蓮編《北平景光》
話劇本《桃花扇》
《翠吟樓遺集》
《夢書之城》的異想世界
藝術市場的兩個世界
卷三 徘徊現代與當代
盛成、黃扶、徐悲鴻
他是個學者,其次是詩人
李霽野與《四季隨筆》
昔人已乘黃鶴去
花木叢中──周瘦鵑的后半生
覃子豪東京留學記
和風四海已紛吹
一千本的《窗外》
送給玲麗的《中國詩選》
張深切的抗日與知日
一本被遺忘的回憶錄
《惘然記》初版本
《淡江記》中的老靈魂
《古春風樓瑣記》贅語
"林志玲現象"背后
回想李麗華
戴國與《亞細亞孤兒》
何妨是書生:張充和與周策縱
隨喜與心得
卷四 推動書店新形態
推動書店的新型態
文字淵源不窮盡
與友人論實體書店
這一代的香港書展
書店不死
誰還需要舊書店?
小確幸的書店時光
新浪漫主義價值觀
另一種書店風景
分眾書店的時代
我是平凡單純的讀者
看到更多的生活風景
偷書賊與愛書狂賊
沒有人是孤島
書緣瑣記 作者簡介
吳興文,1957年生,臺北市人。一位終生以愛書、編書、寫書、藏書為職志的編輯人。撰寫臺灣地區《每月文學新書》專欄15年。曾主編臺灣地區《出版年鑒》《書香月刊》等。客居北京6年,開始涉足文物研究與收藏。吳興文先生收藏的歐洲17、18世紀珍稀藏書票堪稱絕世精品。并發現了中國首枚藏書票--關祖章藏書票。著有《票趣·藏書票閑話》《圖說藏書票:從杜勒到馬蒂斯》《我的藏書票之旅》《書癡閑話》《我的藏書票之愛》《藏書票風景·收藏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