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十三經清人注疏---今文尚書考證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05790
- 條形碼:9787101005790 ; 978-7-101-00579-0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三經清人注疏---今文尚書考證 本書特色
皮錫瑞編著的《今文尚書考證》的主要內容包括 :尚書傳自伏生,其徒歐陽、夏侯,西京立學宗,習 徧天下。溯龍門著記,虎觀講經,迄於熹平所刊,一 以今文為主。雖其間有史公雜采之說,有三家歧出之 說,要皆截然不紊,考跡可知。古文肇出魯壁,不列 學官,盛於新莽,微於中興。厥后杜、衛、賈、馬賡 續倡和,若故為今文樹之敵者,而其從來亦遠矣。夫 經義不窮,引而日新,學涂眾趨,則材高者激而返古 ,理勢固然,無足怪者。漢書稱今文徒眾,或善修章 句,或增多師法,未嘗不各自為說。若古文當日之不 泯,亦非獨文字古也。史遷從孔安國問故,明孔氏嘗 為故矣。遷書載堯典諸篇,多古文說,是古文有說矣 。桑君長名傳古文,其言散見地志、水經,與今文不 同者,皆可決其為古文說。劉歆又從而推演之。如莽 立六宗、建三公,及三統曆言文王受命、武王克殷之 年,顯背今文,由歆創說,此可以意定者。而必謂古 文義說盡出於歆,或不其然。自鄭君以漢末儒宗,雜 糅今古,為書學一大變。東晉偽經傳出,茫昧千年。 本朝碩學朋興,今古文界域始明,而亦因之。曲阿高 密,強仞今文,蔽一。尊尚古文,故抑伏傳,蔽二。 不信史記,擯斥舊聞,蔽三。皮君鹿門治尚書*精, 嘗為大傳疏證、古文冤詞平議二書行世矣。近復以今 文尚書考證視余,其條理今文,詳密精審,兼諸大儒 之長,而去其蔽。后之治今文者,得是編為前導,可 不迷於所往。余讀君撰箸,每有鍼芥之合。惟於論古 文義說,反求於心而未能釋然,序君書,因併出所見 相質,竊附於諍友之義云。
十三經清人注疏---今文尚書考證 內容簡介
本書集清人今文尚書學之大成,是清末今文經學名家皮錫瑞的代表作。全書30卷,以29卷考證今文尚書29篇,*后一卷考證今文書序。該書廣征博引,考訂嚴謹,持論平允,對《尚書》和上古史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該書只有師優堂叢書本傳世,點校者即以此為底本,參據他書訂正訛誤,并予標點、分段和編制目錄。
十三經清人注疏---今文尚書考證 目錄
凡例
堯典**
皋陶謨第二
禹貢第三
甘誓第四
湯誓第五
般庚第六
高宗肜日第七
西伯芩耆第八
微子第九
牧誓第十
鴻范第十一
大誥第十二
金縢第十三
康誥第十四
酒誥第十五
梓材第十六
召誥第十七
洛誥第十八
多士第十九
無逸第二十
君奭第二十一
多方第二十二
立政第二十三
顧命第二十四
康王之誥第二十五
呂刑第二十六
文侯之命第二十七
費誓第二十八
秦誓第二十九
書序第三十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