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犯罪立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64581
- 條形碼:9787509364581 ; 978-7-5093-645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稅收犯罪立法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在稅收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立法模式、發票犯罪的立法完善等問題上論證充分,集中體現了本書的創新之處。本書可以作為研究稅收犯罪的基礎理論著作,其中的某些部分如立法模式、罰金刑的配置等還可以為類似的犯罪立法研究所借鑒。同時,本書中對我國相關立法的完善建議也可為立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參考。
稅收犯罪立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論述稅收犯罪基礎理論,如稅收犯罪的界定、稅收犯罪的立法原則與刑事立法政策的基礎之上,就稅收犯罪的立法模式、稅收犯罪的罪名設計與法定刑等立法中的總綱性問題進行了論述。之后針對各種具體大類稅收犯罪的立法問題分別進行論述,具體包括走私類稅收犯罪、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的稅收犯罪、間接危害稅收征管的稅收犯罪(發票犯罪)、稅收瀆職犯罪的立法問題。
稅收犯罪立法研究 目錄
**章 稅收犯罪的界定 **節 稅收犯罪的概念 一、與稅收有關犯罪的不同稱謂 二、稅收犯罪的性質 第二節 稅收犯罪的范圍 一、關于稅收犯罪范圍的主要觀點 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與稅收犯罪的關系 三、稅收瀆職犯罪與稅收犯罪的關系 四、其他涉稅犯罪與稅收犯罪的關系 五、稅收犯罪的分類第二章 稅收犯罪的立法原則與刑事立法政策 **節 稅收犯罪的立法原則 一、稅收犯罪的立法原則概述 二、及時而適度的介入原則 三、懲治與預防相結合的原則 四、協調性原則 第二節 稅收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 一、稅收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概述 二、我國稅收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現狀及審視 三、對我國稅收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建議第三章 稅收犯罪的立法模式 **節 我國稅收犯罪立法模式的現狀 一、稅收犯罪立法模式概述 二、我國稅收犯罪立法模式的變遷 第二節 稅收犯罪不同立法模式的比較 一、刑法的相對穩定性要求與立法模式 二、刑法的威懾力與立法模式 三、刑事立法技術與立法模式 四、刑法適用與立法模式 第三節 我國稅收犯罪立法模式的改革 一、我國稅收犯罪立法模式改革所面臨的難題 二、我國稅收犯罪立法模式改革的構想第四章 稅收犯罪的罪名體系設計與法定刑 **節 稅收犯罪的罪名體系設計 一、我國稅收犯罪罪名體系的缺陷 二、我國稅收犯罪罪名體系的完善 第二節 稅收犯罪中的主刑 一、稅收犯罪中的死刑及其反思 二、稅收犯罪中的自由刑 第三節 稅收犯罪中的附加刑 一、稅收犯罪中的罰金刑 二、稅收犯罪中的沒收財產刑 三、稅收犯罪中的資格刑第五章 走私類稅收犯罪(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立法問題 **節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立法沿革 一、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立法的初創時期 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立法的逐步成型時期 三、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立法的進一步完善時期 第二節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立法完善 一、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體例安排 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法定刑設置第六章 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的立法問題 **節 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的立法沿革 一、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立法的初創時期 二、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立法的逐步成型時期 三、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立法的進一步完善時期 第二節 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的立法完善 一、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的主體規定的完善 二、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入罪標準規定方式的完善 第三節 直接危害稅收征管犯罪中的非犯罪化問題 一、逃稅罪“初犯免責條款”的性質 二、逃稅罪“初犯免責條款”的積極意義 三、逃稅罪“初犯免責條款”所存在的問題第七章 間接危害稅收征管的犯罪(發票犯罪)的立法問題 **節 我國發票犯罪的立法沿革 一、無發票犯罪專門立法時期 二、發票犯罪立法逐步成型時期 三、發票犯罪立法進一步完善時期 第二節 影響我國發票犯罪立法的因素 一、發票的功能與發票管理制度 二、發票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 第三節 我國發票犯罪立法的問題及完善 一、我國發票立法的問題 二、我國發票犯罪立法的完善第八章 稅收瀆職犯罪的立法問題 **節 我國稅收瀆職犯罪的立法沿革 第二節 我國稅收瀆職犯罪的立法完善 一、稅收瀆職犯罪的主體相關規定之完善 二、多征稅款行為的犯罪化問題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稅收犯罪立法研究 作者簡介
何恒攀,男,1985年6月出生,
2012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F為鐵道警察學院法律系講師,鐵路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獨著、副主編、參編):《刑事責任能力適用》
《刑事和解制度的多維研究》 《〈刑法修正案(八)〉解讀與評析》等著作8部;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參與省部級項目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