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西法律傳統:第10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58014
- 條形碼:9787562058014 ; 978-7-5620-580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法律傳統:第10卷 本書特色
《中西法律傳統》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主辦、陳景良教授和鄭祝君教授主編的學術年刊。《中西法律傳統》是法律史專業學術陣地的系列出版物,在中國法律史學界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所刊載的文章有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摘要轉載,其影響力已逐漸擴展至臺港澳地區甚至國外學界。 本書為第10卷,由陳景良、鄭祝君主編。
中西法律傳統:第10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對中西法律傳統中若干重要問題進行探討的論文集(目前是第10卷),收錄的文章針對目前法律史研究和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以明確的觀點、詳實的論證。嚴謹的邏輯,分析了目前法律史發展的困境和解決思路;介紹和討論了中外法律史上的一些重要制度與思想;研究了我國近代以及國外一些國家的憲政進程。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在法律史學界已經取得豐碩研究成果的知名學者,也有新興的后起之秀。該書所涉及的內容對于讀者思考我國法律史的現狀和前進方向,對法律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加深認識,省思我國當前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西法律傳統:第10卷 目錄
微觀法史學芻議
——一項主要針對中國大陸法史學的思考和討論
“回到規范”與“追問意義”
——中國法律史研究對象與立場之我見
瞿同祖與黃宗智法律史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中國法律傳統
息訟、健訟以及懲治唆訟
國法·情理·利益
——從《平平言》再議清代民事法源
表與里:宋代幕職制度設計的革故鼎新
宋代“有利債負準折”考辯
敦煌具注歷日中的“債時擇吉”
儒家法思想之君權論三題
革命傳統、改革開放與保密法制
西方法律傳統
論古希臘對羅馬法學的歷史貢獻
——以羅馬法學方法論的形成為中心
古羅馬法自然人破產制度和藏族“夸富宴”習俗
——兼談對我國建構個人破產制度的啟示
從德國歷史法學派看中國法律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法政人物
黃宗羲“治法”思想論析
中西憲政考鏡
知識與權力的博弈:胡適的制憲誘導術
桀驁難馴的權力
——德國立憲艱難之因
理想與現實的悖論
——法國立憲曲折之源
佛羅倫薩共和憲政的興衰(12~16世紀)
后穆巴拉克時代埃及憲法變遷研究
書評
重讀《法家思想與法家精神》
——兼論先秦法家思想研究的新視野
中西法律傳統:第10卷 作者簡介
陳景良,中共黨員,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法學院黨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學術兼職: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儒家法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法學會副會長。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法律史,唐宋法制研究,中西訴訟文化比較研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