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媽媽這樣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愿意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39822
- 條形碼:9787122239822 ; 978-7-122-2398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媽媽這樣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愿意聽 本書特色
本書將搭起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橋梁,幫助父母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 書中通過一個個身邊的家庭情景對話開始,使父母走進孩子內心的真實世界,切身體會到孩子內心的感受。教育心理學專家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家長學習采用孩子樂于接受的表達方式,營造出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家長會發現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父母配合,*終會引導青春期孩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媽媽這樣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愿意聽 內容簡介
這本書會讓成人俯下身傾聽孩子的內心,然后把青春期孩子內心上升到成人的水平。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青春期教育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孩子的一生。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發生著迅速的變化,這些變化會使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問題,嚴重的還會產生叛逆、早戀等不良行為。 面對青春期孩子成長的癥結,爸爸媽媽不能采用簡單粗暴地方法訓斥打罵孩子。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具有優良品德的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 教育專家在本書中將指導父母掌握溝通和引導技巧,幫助父母和孩子搭建起一個有效順暢交流的平臺。
媽媽這樣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愿意聽 目錄
一、溝通中*根本的錯
“以前和兒子溝通很容易,但現在他16歲了,我很難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他總是把自己關在屋里,從不和我們主動交談。”一位母親說。
“以前不管我說什么,女兒總是興致勃勃的,很想聽。現在她15歲了,覺得我不可能理解她,和我談話沒有三分鐘就走了。”另一位母親說。
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和上面兩位母親有同感,覺得和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就像雙向車道上對開的兩輛車那樣有來有往,可是,那“擦肩而過”的三兩句話,根本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溝通怎么就那么難?會不會是家長不經意間,犯了一些在溝通方面*根本的錯?
1. 喋喋不休:過猶不及的溝通
2. 期望值過高:沒有結果的溝通
3. 真假討論:敷衍的溝通
4. 揭舊傷疤:把孩子越推越遠的溝通
5. 懷疑孩子:對立監視般的溝通
6. 過于遷就孩子:讓孩子“永不滿足”的溝通
7. 以學習為借口:搪塞孩子的溝通
8. 盤問加威脅:令孩子逆反的溝通
9. 不打不成器:無效的溝通
二、用愛打下溝通的基礎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一個非常美妙、奇異、燦爛的時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欣喜地體驗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體驗著成長的喜悅,成人心態在他們內心正迅速膨脹。這個時候,家長除了要關注孩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成績有沒有下滑外,還要關注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心理上的微妙變化,并順著孩子的這些微妙變化而適時地改變自己說話做事的風格,調整“以往的教育方式”,為青春期的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1. 不要因為工作將孩子遺忘
2. 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3. 引導孩子參與聊天
4. 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5. 把“下命令”變成“提建議”
6. 父母應適當反省自己的言行
7. 了解孩子的另類語言
三、避免與孩子發生沖突
有人把青春期喻為人生中的“急風暴雨”期,叛逆、倔強、不服管的少男少女和父母的沖突一觸即發,而每一次的沖突無疑會將孩子與父母的距離越拉越遠。有些孩子在沖突過后甚至會奪門而出,去網吧、去迪廳,甚至徹夜不歸……如何避免與孩子發生沖突成為父母在與青春期孩子相處時的必修課。
1. 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氣話
2. 避免使用易產生沖突的字眼
3. 變“對抗”為“對話”
4. 別總拿孩子與別人比
5. 表達對孩子的同情
6. 當孩子埋怨時要多忍耐
7. 釋放孩子的委屈情緒
8. 幫助孩子排解煩惱
9. 敏銳地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
四、傾聽有助于更好的溝通
愿意積極傾聽的父母臉上會表現出慈愛,孩子會對這樣的父母產生親密的感覺,因而也會對父母做出類似的反應。因為父母肯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當然也愿意聆聽父母的看法。積極的傾聽,可以幫助父母在孩子敏感的成長階段進行更好的溝通。
1. 傾聽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
2. 主動向孩子傾訴感受
3. 重述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樂意侃侃而談
4. 注意孩子的體態語言
5. 讀懂孩子的眼神
6. 聽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7. 把話語權還給孩子
8. 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
五、多說孩子“愛聽”的話
心理學家說“人*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青春期的孩子同樣喜歡聽“好聽”的話,如果父母說得有技巧,那么它會比批評、打罵都更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已經不是思維簡單的小朋友了,諸如“你真行”、“你真棒”、“媽媽相信你是*好的”,這些針對性不強、不夠具體的“好話”,已經滿足不了孩子,所以,對青春期的孩子說他們“愛聽”的話,也是要講究方法的。
1. 賞識的言語讓孩子樂意與父母溝通
2. 真實、具體的肯定*有效
3. 用肯定和賞識替代否定和貶斥
4. 別讓孩子走向自負的極端
5. 學會向孩子道歉
6. 給批評留一點位置
六、溝通的過程需要寬容
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需要父母的安慰、鼓勵、理解和支持。當初他離開母乳,離開嬰兒車,可以獨立地進食,獨立地行走,獨立地用語言表達時,世界**次向他展開了廣闊的空間,而青春期帶給孩子的是另一個全新的世界!走進這個世界的孩子,已經有力量去自我蛻變,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注視著他,當他犯錯的時候,微笑著歡迎他回家;當他受傷的時候,給他吹吹傷口,擦點藥。
1. 原諒“頂嘴”的孩子
2. 正確對待隱瞞錯誤的孩子
3. 別總是追究孩子的錯誤
4. 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做錯事的孩子
5. 用諒解感化孩子
6. 不妨幽他一默
7. 善待失敗的孩子
七、這樣懲罰孩子*科學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懲罰主要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幾乎所有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因為自己的懲罰而變得情緒低落,沒有自信心、自尊心;或者整天小心翼翼,像行走在雷區一樣,生怕走錯了一點而踏響地雷;更不愿看到孩子因自己的懲罰而產生“抗藥性”,覺得一切都無所謂,批評、不批評一個樣……由于青春期的孩子不成熟的心理,他們很可能會因為父母“為了孩子好”的懲罰,變成這副模樣。所以,請不要任意懲罰孩子,而是努力去尋找科學、正確的懲罰孩子的方法。
1. 父母關于懲罰的觀點要一致
2. 孩子應該受到怎樣的懲罰
3. 規矩要嚴格,但是要公平
4. 讓孩子品嘗一下“苦果”
5. 發怒三步驟
6. 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
7. 監督比懲罰更重要
八、“敏感問題”的溝通方式
有人說青春期是“多事期”:早戀,網癮,厭學,性困惑……面對青春期的這些敏感問題,有的父母束手無策,有的父母傷心失落。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經期,誰也不能逾越它,誰也不能逃避它。面對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棘手問題,家長要和孩子進行和諧的親子溝通,給出切實的指導和建議。
1. 如何幫助網絡成癮的孩子
2. 正視孩子逃學的行為
3. 正確對待孩子的早戀問題
4. 別讓孩子跨過愛的禁區
5. 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性成熟
6. 讓孩子遠離賭博場所
7. 警惕“黃毒”害了孩子
九、特殊家庭更需要溝通
單親家庭的孩子;離異家庭的孩子;長期住校或寄養別處,與父母缺乏溝通的孩子……對于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時間不會因為他們坎坷的經歷而停下腳步。這些孩子更需要親人的悉心關懷,更需要理解與支持。
1. 如何與孩子談離婚
2. 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溝通
3. 當更年期“撞上”青春期
4. 寄宿、寄養不能讓愛止步
媽媽這樣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愿意聽 作者簡介
章程,北京章程工作室,心理咨詢師,章程,女,畢業于江南大學教育學院基礎教育專業,當過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在職期間,被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后來從事雜志社記者、自由撰稿人等職業,現為圖書工作室策劃人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