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看-約翰.伯格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58360
- 條形碼:9787549558360 ; 978-7-5495-583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看-約翰.伯格作品 本書特色
一個多世紀以前,動物與人仍在相互凝視,彼此確認,而今人們前往動物園觀看一只又一只動物,只會感覺到自己的孤單;當我們看到麥卡林在順化所拍攝的照片,我們看到的是戰爭被違背其本意地非政治化,照片變成了人類普遍境況的一項證據;庫爾貝*早體認到的景物和聲音是流水,以至于當他畫穆提耶的巖壁,都如同池塘里映照出的風景……不同形式、不同對象、不同結果的“看”,似乎都可以找到某種宿命般的因果邏輯,如同作者在本書*后所說:“你眼前的原野,就如同你自己生活中的視野一般大小。” 這部批評文集分為三部分:首先以我們看動物的方式為切入點,回溯人類與動物漫長而悠遠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是永久地失落了;繼之以對攝影功能的思考,與蘇珊桑塔格遙相唱和;*后則聚焦于藝術,談繪畫、論雕塑,從容游走于社會。心理與藝術各個層面,頗得瓦爾特本雅明的遺風。
看-約翰.伯格作品 內容簡介
1.約翰伯格經典文集。本書精選約翰伯格討論攝影、繪畫領域的評論文章二十三篇,其中專文論及保羅斯特蘭德、米勒、拉圖爾、培根、庫爾貝、特納、馬格利特、哈爾斯、賈柯梅蒂、羅丹等名家名作,可視為《觀看之道》之后的進階讀物。 2.視覺文化必讀文本。本書不僅是藝術評論文集,如同約翰伯格的其他作品一樣,本書也涉及藝術、文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如同梁文道所說,伯格在幾個領域都是不可不讀的大家,“他隨便寫一篇談動物的文章(及本書中收錄的《為何凝視動物》),也被人認為是新興的文化研究領域‘動物研究’的奠基文獻之一”。
看-約翰.伯格作品 目錄
看-約翰.伯格作品 相關資料
我尊崇并熱愛約翰伯格的作品。他為世間真正重要之事寫作,而非隨性所至。在當代英語作家中,我奉他為翹楚;自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并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與思想者。論詩意,他或許稍遜勞倫斯;但他更機敏、更關注公共價值,風度氣節亦勝一籌。他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與思想者。——蘇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窺探并非僅僅指向攝影與繪畫,而是“觀看”的詭譎。在我們可能涉及的有關觀看的文獻中,很難找到如此引人入勝的文字,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繪畫被專業史論設置的高貴藩籬,也使照片擺脫過多的影像理論,還原為親切的視覺讀物。閱讀伯格,會隨時觸動讀者內心極為相似的詫異與經驗,并使我們的同情心提升為良知。——陳丹青
撇開意識形態立場不談,伯格目前在幾個領域里都是不可不讀的大家。例如藝術理論和藝術史,你能不看《觀看之道》和《畢加索的成敗》嗎?假如你研究攝影,你能不讀他的《另一種講述的方式》嗎?假如你喜歡當代英語文學,你一定會在主要的書評刊物讀到其他人評介他的新小說。更妙的是,他隨便寫一篇談動物的文章,也被人認為是新興的文化研究領域“動物研究”的奠基文獻之一。綜合起來看,他就和蘇珊桑塔格一樣,是那種最有原創力也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雖然不在學院,也不按學院的格式寫作,卻創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學教授一輩子也弄不出來的觀念。而且他還要寫得那么美,擁有那么多讀者。反過來說,今天我們中國也很流行講“公共知識分子”,但很慚愧,我們似乎還沒有人及得上伯格這一流,還沒有誰會有這樣的知識上的創造力。——梁文道
看-約翰.伯格作品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英國藝術評論家、小說家、畫家和詩人,1926年出生于英國倫敦。1944至1946年在英國軍隊服役。退役后入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學習。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畫家身份開始其個人生涯,于倫敦多個畫廊舉辦展覽。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繪畫為業,并為倫敦著名雜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為英國頗具爭議性的藝術批評家。 1972年,他的電視系列片《觀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時出版配套的圖文冊,遂成藝術批評的經典之作。小說《G》為他贏得了布克獎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2008年,伯格憑借小說From A to X再次獲得布克獎提名。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