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920369
- 條形碼:9787538920369 ; 978-7-5389-2036-9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 本書特色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是韓國學者李根厚在七病纏身,度過多次死亡危機,參透人生后寫下的心靈感悟,他用自己豁達豐富的經歷向人們傳授了上歲數的樂趣——開心、快樂、揚長避短、不后悔地度過人生中余下的每一分鐘。它不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因為書中仿佛找不到說教之詞,涉及的都是一些生活瑣事,和老友相聚,和兒女共處,回憶幾次死里逃生,不服老老有所為,它像是一位耄耋老人對著好奇的小孫子囔囔絮語;敘事者并不期望聽眾都能懂,中途離場也可以,他只是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他敘事時目光溫柔,慈祥,足以把人們好奇的心靈裝滿。 如何度過一生,沒有標準答案,書中列出了李根厚老人實踐過的種種參考答案。它不能讓人照著做,但你可以去試試。在懷念家人的時候,在憂郁彷徨的時候,在忙忙碌碌陷入迷惘的時候,這位一生經歷了太多風雨的老人希望你能停下來,想一想,聽聽內心的呼喚。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不要這么上歲數、如果我不惑之年 知道這些多好、人是靠什么生活、如果你站在人生新起跑線上當下就是人生的黃金期5部分, 主要包括: 你為什么感到失落、幾度瀕臨生死關后所悟到的、既然感到孤單, 為什么不動起來等。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 目錄
chapter1
你為什么感到失落
幾度瀕臨生死關后所悟到的
既然感到孤單,為什么不動起來?
我家三代同堂的秘訣
我首先教兒媳說“不”
要坦然與病相處
古稀之年進學堂更有樂趣
要敢于冒險才能贏得平安的人生
三十年后重逢的艾德蒙?希拉里教我的
我*討厭的一句話:要做就做到*好
我心中至今活著長不大的少年
chapter2
不要這么吃歲數
如果你害怕變老了
要趁早丟棄“老了就沒用”的想法
決不要干涉子女的人生
比攢養老錢還要重要的
不要試圖教訓年輕人
今天過得不要像昨天
怎樣和我的老齡相處
如果我笑了,老伴兒也報以一笑
為什么老人的耳朵很大?
不要辯解,要寬厚待己
chapter3
如果我不惑之年知道這些多好
你在嗟嘆“人生不如意”嗎?
父母能留給子女的*好的財產
如果了解自己,就不會與他人競爭
我為什么人生無憾
上歲數后,不要為瑣事發火
要勤于休憩
老之將至,要提前規劃老后人生/
如果你還沒有與父母和解
如果你即將退休
對新婚夫婦的三個囑托
chapter4
人是靠什么生活
結婚五十年后的告白
家訓,為了各自和大家的幸福
我遇到的人,即是我的人生
抱了孫子、孫女后悟到的
我為什么勸人過花甲
要盡情享受“代溝”帶來的樂趣
下決心寫一年的日記吧
我為什么和孩子開關于癡呆的玩笑?
你離開時,想把什么留給你心愛的人?
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的方法
chapter5
如果你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線上
當下就是人生的黃金期
人生的黃金期就是現在
無論什么事,如果你想做成
不要自詡懂人生
不要因為忙而忽略了興趣
在我的余生,老伴兒是我*珍重的人
先寫好遺囑,人生會有改觀
我不買私家車和手機的理由
我從事二十五年的醫療援助所知道的
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
樸婉緒先生的去世帶來的教訓
為什么要充實地活在今天?
執筆者的話
(跋)你想怎樣“上歲數”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 相關資料
★年輕人,請你讀一讀,就知道你現在怎樣做才能到老時不后悔
中年人,也請讀一讀,你方能為將要到來的老齡階段做好精神和物質的準備
老年人,更應該讀了,這是寫給你們的貼心話
——畢淑敏(作家、心理學家)
★你的人生“羅盤”在哪里?
這本書,就是關于人生“羅盤”的故事。先生的故事真摯地向我們提問:你的“羅盤”是什么?若能明確回答,我們對人生不會懷有懼意,面向未來就不會有茫然的不安感,而會有更多的回憶和享受。
——金鮮景(韓國暢銷書《三十歲來不及領悟的故事》作者)
★李根厚先生善于解剖自己,用自身的經驗和教訓,影響和教育他人,這是心底無私;他用奮斗的經歷和成就慰藉心靈,鼓舞和激勵他人,這是以身作則。這部書適合各年齡段學習和借鑒,亦可作為精神禮品饋贈。值得一讀,應該推薦。
——郭廓(著名詩人、作家、原濟南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 作者簡介
李根厚,1935年生,畢業于慶北大學醫學院。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也是精神科醫生。半個世紀以來,他既治病救人,又教書育人。在他76歲那年,還以最高齡首席畢業于高麗大學網上學院文化學院文化學專業,在韓國傳為美談,成為老年人學習的榜樣。對他的訪談,在韓國的老年人和青年人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而他根據自身經歷撰寫的長篇紀實文學《我至死追求生之樂趣》,連續17個月進入韓國圖書月銷售榜前十名,受到廣泛的贊揚和關注。取經者趨之若鶩,爭先恐后。 在學術成就和醫療創新上,李根厚先生第一個把韓國封閉式的精神病院改為了開放式,引進了“心理劇”集體心理治療法,還創立了韓國精神治療學會,為韓國精神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學術界和媒體對李根厚先生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工作和事業上,李根厚先生在尼泊爾從事了三十多年的醫療援助工作,同時在光明保育院照料孤兒長達四十多年。退休后,他和夫人成立了家庭研究所,從事青少年性教育咨詢、父母教育、家庭關系教育、老年生活教育等一系列公益性活動。義務奉獻,使李根厚的人生充滿了樂趣。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