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照著想象去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71538
- 條形碼:9787540471538 ; 978-7-5404-715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照著想象去生活 本書特色
《照著想象去生活》是80后西班牙醫生摟大衛在中國做流浪歌手后創作的一部成長隨筆,關于生活,關于旅行,關于愛和夢想,寫給所有迷茫和彷徨中的年輕人。全書用中文寫作。摟大衛從小就喜歡文學、音樂、電影、旅行,以及冰球運動。還在上大學期間,他便多次獨自去異國旅行和工作。在巴黎,他遇到了一個知己、一個永生難忘的愛人。經歷了一個瘋狂的夏天后,大衛滿腹惆悵地返回潘普洛納醫學院繼續讀書。2010年畢業后,考慮到醫生這份工作雖然安逸、報酬豐厚,但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無法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他毅然決定放棄,來到西班牙人眼中*遠的遠方——中國,尋找自己的夢想。從上海到大理,大衛一邊從零開始學中文,一邊努力融入當地文化。因緣際會,他發現自己從小愛好的唱歌是*好的溝通橋梁,于是他自編自唱中文歌,用巡演的方式環游了大半個中國,并寫下了途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在偏遠山區辦學的美女君君;在云南與其說是賣詩不如說是賣情懷的帥哥弘文;在麗江用心感受旅行的美國盲人peter ……除了唱歌、旅行,大衛還把自己其他的夢想——做音樂、當演員、寫書等一一變成了現實。在大衛看來,生活就靠選擇,你想當什么,你想成為什么,你能力的極限就是你想象力的極限。 ★摟大衛《照著想象去生活》走心語錄: 1、旅行的時候我們會收獲*重要的財富,那就是我們在路上認識的人。 2、鵬游說:“我很愛學醫,但是為了治別人先要珍惜自己的生活和愛好,要不然幫助不了別人。” 3、你要選擇*難的路,才能走到很少人去過的地方。 4、快樂是不能推遲的,快樂是現在的事。 5、生活在于選擇。我一直覺得掙錢不難,為了做心里想做的事情而掙錢才難。畢業后我有機會去美國當醫生,有醫院邀請我,我的成績能讓我找到好工作。美國一名醫生一年能賺五十萬美金,為什么沒去?因為我從來沒從錢的角度考慮我的選擇。 6、當我碰到真正喜愛的事會付出我的一切,它以外的都是多余的。 7、所謂的“緣分”,會影響到我們,但*終的決定權在我們手上。 8、生活里至少要有一次,為了一個夢想、一個故事和一個女人瘋狂。 9、一個大城市,盡管有兩千萬人在里面,只要缺少心里的那個人,就會是空的,像鬼城,會讓人受不了。 10、生活里沒有任何事情有或者沒有意義,而是通過我們的態度和我們的想法讓它有意思。 11、你是什么不是別人說了算,而是你的心。 12、弘文說:“舒服的時候,要離開,要不然這個不叫出去旅行,叫逃跑。流浪,*難的一步是出發。” 13、你把自己當旅行家只有一個條件:不要怕分別。弘文說離開一個愛的地方才是流浪,才是冒險。我還沒離開大理,就已經開始想它了。*好的愛是,你出發了,有可能還會再回來。 14、幸福有時候就在你出發的原點,但是必須走一段長路才知道。 15、一個人不可以因為別人放棄自己內心的路。 16、我喜歡大燈刺眼、大聲音讓舞臺震動,我喜歡面對年輕人充滿激情地、瘋狂地跳舞。人越多,我的搖滾的心越激動。但是我也喜歡圍繞著篝火輕輕地歌唱,喜歡冷冷的風撫摩我的臉頰,喜歡一個剛下班的人站在我對面把疲勞忘掉,喜歡陌生人的友誼。 17、有一個痛苦的信仰是一件美好的事,會讓自己突破,找出心里愛什么,如果能堅持,就會做真正的自己。 18、放入感情是對每一首歌的尊重。不管是在路上,還是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都要投入一樣的力量、一樣的表情、一樣的激動和愛。這就是搖滾。 19、對流浪我開始有了新的更深的理解,我感覺流浪的含義是:緩慢前進,快速離開。因為生活是現在,不是下一站,不是上一站。到一個地方感到幸福的時候也可能是離開的時刻,不要耽誤時間,快速地離開,這樣一直會有美好的回憶。 20、我一直相信一句話:“如果你能夢到,你就能做到”。有時候我們都不敢相信這美好的事情會發生在我們普通人身上。其實沒有人普通,我們都特別,我們都了不起,我們只需要有自信,需要相信我們值得有不平凡的生活。 21、有夢想的意義不在于實不實現,而在于它們讓我們一步一步地前行。 22、生活就靠選擇。你想當什么?你想做什么?你能力的極限就是你想象力的極限。 23、旅行不只在于到達,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出發,旅行是一種態度,當你的心準備好了,自然就看到了新的東西。旅行是“想感受新事物的心情”。
照著想象去生活 內容簡介
《照著想象去生活》是80后西班牙醫生摟大衛在中國做流浪歌手后創作的一部成長隨筆,關于生活,關于旅行,關于愛和夢想,寫給所有迷茫和彷徨中的年輕人。全書用中文寫作。摟大衛從小就喜歡文學、音樂、電影、旅行,以及冰球運動。還在上大學期間,他便多次獨自去異國旅行和工作。
照著想象去生活 目錄
chapter 1 用一年的時間發現地平線
chapter 2 謀生,也要謀生活
chapter 3 快樂是不能推遲的,快樂是現在的事
chapter 4 生活在于尋找
chapter 5人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對一個故事瘋狂
chapter 6 幸福,有時就在你出發的原點
chapter 7 照著想象去生活
尾聲
照著想象去生活 節選
1、真正的旅行者 每當我到一座晚上需要歌聲的城市,我都會找一個熙來攘往的街頭,感受這座城市,為了了解和融入。 白天,通常我會找一個廣場,如果天公作美,我會坐在一個有太陽的地方復習晚上要唱的歌,想一想我會用什么語言來描述這個城市。 前陣子我在麗江,一個我認為自己已經很熟悉的地方。晚上并沒有演出,但我依舊在復習,是為了我即將開始的全國公路巡演。麗江的這個季節陰晴不定,陣雨和太陽一直交替變換。當時太陽很曬。 我手里有一本關于旅行的書和一個記錄著我歌曲的本子。翻開旅行的書,我開始想象包圍著銀川的大片沙漠,然后打開歌本背一句新歌的歌詞,之后又回到對沙漠的想象。如此這般重復著。 我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兩個外國游客坐在我旁邊,但并沒怎么注意他們,因為我被書的內容帶到了洛陽的城墻上。我還沒去過這些地方,但是我的心已經到了。旅行不只在于到達,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出發,旅行是一種態度,當你的心準備好了,自然就能看到新的東西。旅行是想要感受新事物的心情。 有人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因為沒有把心打開,所以不會對所到之處印象深刻;有人不能旅行,但是一直用心準備,時刻學習新的東西,雖然他一直在同一個地方,但這種態度會讓他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者。 突然,那個坐在我旁邊的外國游客用英語問了我一個奇怪的問題:“麗江好看嗎?” 我像被從夢中拉回現實一樣,突然從洛陽的城墻上掉下來,到了麗江的四方街。 這個問題讓我詫異。我對麗江這么熟悉,卻很少問自己這個問題。回答之前我還看了一眼早上被小雨沖刷過的青石板路,它們映射著湛藍的天空,還有木頭房子和屋頂上的瓦貓……我突然發現,我多次經過麗江,卻很久沒留意過眼前這些美好了。 當我轉身準備回答他時,我從他的墨鏡中看到了自己。很明顯這副墨鏡是盲人用的。我目測這個人大概六十歲,有可能是美國人,坐在他身邊的女人說:“當他旅行的時候,他會一直問這個問題。” 一個盲人問我麗江好不好看,我應該怎么回答?我把書合上,沉默不語,接著他又說:“我*喜歡麗江的水的聲音。這幾天我聽過雨水從屋頂上滴下來,滴落在青石板上,滑進水管里,沉到小溪里。” 我不想打擾他,輕聲說我也喜歡那淌著水的青石板。 他繼續說:“你知道我還喜歡什么?我喜歡這里的風,因為它從玉龍雪山吹來的時候帶來了黑龍潭新鮮木頭的味道,但是從另一邊吹來的時候會帶來食物的味道。”他說這話的時候,手指熟練地指向相應的地方。雖然他說他才在麗江待了三天,但我覺得自己是在跟一個本地人交談。 “我特別不喜歡后面的酒吧街,太吵了。納西菜使這些小胡同有一種很特別的調料的味道。我在美國從來沒聞到過,有酸有辣。小吃街的味道特別濃,空氣中彌漫著蒸汽和油,像美國節日時的氣氛。” 他伸出手對我說:“順便說一下,我的名字是Peter。我是美國人。” 我握著他的手,說:“我叫大衛,西班牙人。” 他深吸一口氣。“除了喜歡麗江的山水,我還喜歡這片湛藍的天空。” 我看著他的黑色眼鏡,有一點不好意思,但還是問了他:“你看得見嗎?” 他用手指著他的拐杖說:“我算是一個盲人,僅有百分之十的視力。但是天空這么藍,我是可以感覺到的。” 這是我**次認識一個盲人游客。我看著他,他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讓我驚嘆。 接著Peter說:“很多人問我:‘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見,為什么還千里迢迢地去那么多地方?’大衛,你難道真覺得我看不見嗎?我真的沒看到麗江嗎?”再一次,我難以作答。 *后他問我:“大衛,你在麗江*喜歡的是什么?” “正如碰到像你這樣的旅行者,Peter。”我回答。 2、幸福就在身邊 我走到一個小廣場,沒有人,頭上也沒有星星,只有小說里的大城市才會有星星。一些關了燈的公司、大樓圍著我,小廣場像一個大舞臺,大廈黑玻璃的每一個小窗都像遠處觀眾的頭。黑暗的廣場中間,有一盞路燈。這一天唱得太少了,我的內心有唱歌的需要。黃色燈光下,我拿出我的設備,開始唱。我想象自己面對著幾千個人。我瘋狂地唱、跳、彈,打開我的心,感受晚上的冷風,感受生活。歌里的每一句話使我克服心里每一件困難的事,我和我的話筒,還有我的吉他,非常幸福。西方人會說,這是大寫的幸福、深深的幸福。 幸福真的那么簡單嗎?我只需要一臺簡單的設備和我的想象力就能滿足我自己?是的!這幾年很多人聽我這么說會講:“那你醫學不是白學了嗎?”十八歲的時候也可以買一支話筒,不浪費六年時間辛苦學習,去一個廣場幸福地唱歌。不!幸福有時候在你出發的原點,但是必須走一段長路才知道。 西班牙有一個神話,偉大詩人博爾赫斯和很多作家都曾經寫過。小時候我媽媽跟我講: 幾百年前,西班牙南方住著一個牧羊人,他的家在綠色草地的山岡中。他的木頭小屋很簡單,羊廄和小屋中間有一口古老的大理石井。 他經常會覺得這不是他的命運,他聽他的心說,他的幸福不在這個山岡上。 有一天,他受不了這平凡的生活,去找小鎮上的吉卜賽女巫算命。女巫看他的手相,說:“沒錯!有一個大珍寶在等著你。”牧羊人激動地問:“在哪兒?在哪兒?”吉卜賽女巫說:“如果我跟你說,你找到后,要給我百分之六。” 牧羊人同意了。女巫說:“就在埃及,*大的金字塔對面,*大的沙丘上,在一棵棕櫚樹下,你會找到你的珍寶。” 牧羊人生氣了。“那么遠?騙子!還要百分之六!”他回家了。 考慮了幾個月,突然有一天他出發了,聽從他的心聲,把他的羊群賣掉,去尋找他的幸福。去埃及的路上遇到很多艱難險阻,差點在地中海中淹死;在亞歷山大市被騙了所有的錢;在開羅附近被偷了所有的衣服,只能用樹葉遮擋自己;在沙漠中幾乎脫水死掉……*后只能喘息著、哭著拖著自己的身體緩慢地走到沙丘上,拼死地繼續向上爬。 到沙丘頂峰他抬頭,看見金字塔就開始哭。不是因為累,不是因為快死了,而是因為他從來沒看過那么美麗和宏偉的風景。他的旁邊只有一棵大棕櫚樹,他在樹影下一邊歇息,一邊迷醉地看著金色的風景。 不久后,還沒開始挖他的珍寶,一個土匪從后面開始打可憐的牧羊人。“饒命!饒命!我什么都沒有!” 土匪聽后,打得更厲害了:“那你在這里干嗎?這是我的地盤!” 牧羊人太絕望了,一邊哭一邊擋著自己,說:“我來自遠方,一個吉卜賽女巫說在埃及,*大的金字塔對面,*大的沙丘上,就是在這棵樹下,有一個大珍寶!” 土匪開始大笑,不再打了。“你太傻了!你真傻!你怎么會相信?你可以挖!你什么都不會找到。”他繼續笑,“就像有一次,法老的男巫跟我說在西班牙南方,綠色草地的山岡上,有一個木頭小屋和羊廄。羊廄和小屋中間的古老大理石井旁有一個大珍寶等著我。你覺得我會那么傻去找嗎?” 土匪很憐憫牧羊人,給了他一枚硬幣,說:“拿這個錢回家。別再傻了!” 他又看了一眼美麗的金字塔,回家了。 回到家后,他真的按照土匪說的,竟然在他自己家的井旁找到了一萬元羅馬金幣,然后他誠心誠意地去找吉卜賽女巫,把百分之六的金幣給了她。 牧羊人跟女巫說:“當時你知不知道珍寶在井旁?” “知道!”她說。牧羊人生氣了:“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我?我會免受很多困難!” 女巫說:“如果我那么說,你一輩子都不會見到金字塔。”她看著他的眼睛,說:“告訴我,它們是不是很美?” 當時我媽媽問我:“這個故事教給你什么?”我說:“女巫提成太高了,不要跟她們合作!而且一個埃及的土匪怎么會跟西班牙的牧羊人溝通?”我媽媽笑了,說我還需要很多年才能理解這個故事。 我十八歲時有彈吉他的機會,那個機會一直在那兒,沒學醫就沒辦法發現幸福在身邊,沒辦法知道這個簡單的東西會讓我幸福,*重要的是,如果沒學醫,我就看不到美麗的金字塔。 3、生活在于尋找 不管在什么國家,賣書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商人,一種是愛書的人。**種是我*討厭的,不愛藝術的人可以賣其他的,可以賣蘋果、螺絲、洗衣機……不要為了賺錢而去賣藝術,藝術需要尊重,*佳的尊重是愛。 去書店,特別是去二手書店,對我來說,老板給我的**印象很重要。他在發呆、玩手機或者浪費時間,我就不會買那里的書,就像我不會在一個老板一邊跟狗玩一邊切肉的店買肉一樣。我不喜歡矛盾的人,如果你做一份工作,就要做到*好。我會跟老板聊一聊,看一下他賣的書他看過沒。 巴黎的風吹過,帶著這些二手書陳舊的味道。有一些老板在整理書攤,有一些在看著地面發呆,只有一個在看書,他的攤像被隔離出來了一樣,感覺有點不一樣。我到他的攤去翻一翻書。 就這樣,我認識了弗拉基米爾。 “對不起,先生,你能推薦一本書嗎?”我說。 他沒動,繼續盯著手上很厚的一本書。“你自己看。”語氣冷漠。我覺得一個賣書的人忙著看書才是對的。 我仔細看他攤位上的書,好像他不是隨便賣,都是比較有名或者有意義的書。我把一本現代的小說打開看幾頁,過了一會兒,他突然抬起頭。 他說:“剛才沒看到你。”他的淺藍色眼睛盯著我,他沒想到一個年輕的小伙會叫他推薦書。他用手梳自己的白色長胡須。“不要看那本書。” 他穿上皮拖鞋站起來,“年輕人應該只看經典的書,對嗎?”他來到我身邊,合上了那本書。 “我可以坐那兒嗎?”我指著他椅子旁邊的地上。 “哈哈,可以。” 我拿出口袋里自己的《巴黎圣母院》,坐他旁邊看。他坐在椅子上,偷偷地看我的書。 他的語氣變了,充滿激情地說:“啊,對,這個才是對的,維克多?雨果的書,你好好看。”然后自言自語地說:“要是俄羅斯經典小說就更好了。維克多?雨果也行。” 我們倆看著書,進入了我們各自的世界,我們有一種默契。有人經過,問他多少錢一本,他會冷冷地說:“*后一頁有價格。”當有人討價還價,他會生氣地說:“你還沒看這本書就敢說貴,我看了一百遍,你先買,仔細看,以后你覺得我的價格不對,你再回來,我把錢還給你!好了,不賣了,走開!” 我覺得這個人挺有意思。 幾個小時后,我們之間有一種友誼的感覺。他好像欣賞一個年輕人坐他旁邊,不說話,看書。 “先生,你看什么書?”我看著他手上的書,封面上沒名字,紙泛黃,字像是打字機打的。 “別叫我先生,叫我弗拉基米爾就可以了。”他看著我,好像在考慮要不要分享一個秘密。“這本書……反正這本書不是經典的,跟你沒有關系。我老了,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你堅持看經典的書吧。” “什么是經典的書?這個概念我不太懂……”我說。 “你是哪里人?你的口音……” “馬德里。” “哦,美麗的西班牙。我沒去過,可是年輕的時候我住在不遠的地方,法國邊境。”他歪著頭,好像在回憶。他看著我:“我們在說經典的書哦,經典的書是……是不管什么時候看都有**天的新鮮感。只有偉大的作家才能寫出這種故事,只有心里真正活著的人才能寫出這種書。” 我說:“那這本書是……” 他摸額頭,舒展皺紋。“它講的是在那家老咖啡店發生過的故事。” 他指著路那頭的一家店。 “好巧。”我打斷了他。 “不巧,巴黎滿是故事,也滿是作家,我估計巴黎的每一棟樓,都有人把它的故事寫下來。” “對,為什么巴黎有那么多作家?” “是這個城市的魔力,或者是注定。很多人來到這里,之后巴黎變成他們內心的一部分,就像在大城市里丟失了靈魂。”從弗拉基米爾的藍眼睛和白白的胡須里透出一種嚴肅,他用非常神秘的眼神看著我。“是這個城市的魔力,這些人通過寫故事嘗試找到他們的方向。”我不太明白。 他發呆幾秒鐘后繼續說:“以前叫LatarteParis,‘巴黎之餅’,是他們做得*好吃的果醬餅,已經六十年了。一個在比利牛斯山長大的烏克蘭小伙子在‘巴黎之餅’當服務員。他六歲的時候父母移民到法國南部山上的一座小城市,他已經會烏克蘭語和俄羅斯語。他爸爸在那個小城開了一家經營書和古董的商店。他爸爸懂歷史,懂文化,對他的教育非常嚴格。一到法國沒有錢讓他上學,就自己教他,讓他背詩歌、念書。當他朗誦得不對時,爸爸就會發火,打他,把店里的書架推倒,讓他按字母順序排列整理。” 我聽他的故事,更加想看弗拉基米爾手上那本書。 “那跟‘巴黎之餅’有什么關系?” “到法國十年后,他的父母決定回烏克蘭,但是那個十六歲的小孩兒得了一種病……” 未來將成為醫生的我很好奇:“什么病?” “哈哈,他想成為一名作家,他不跟他們回去,他要去巴黎,跟大城市的人融合。他爸爸**次沒反對他想做的事,跟他說:‘你會餓死的,你也會變成一個真正的男人。你不成功就不要回烏克蘭找我們。’他媽媽哭了,小孩兒走了。歐洲文化之首在等他。” “這故事是真的假的?”我問。 “哈哈,小說沒有什么是假的,也沒有什么是真的。”他把那本書合上,繼續講,“傳說每一次一個作家在巴黎失去他的靈魂,天就會下雨,你聽過這個說法嗎?”我搖頭,“他到巴黎的時候下雨了,像臺風一樣。 他淋著雨,沒方向地走著。到了晚上,他坐在臺階上,雨落在他身上。 ‘巴黎之餅’的老板是一個俄羅斯人,老板的女兒看到他,讓他進去。他們發現對方有俄羅斯口音,講俄語,那個小姑娘請他喝熱湯。那個時候小伙子不知道,但是那一瞬間,他注定變成一個流浪者,永遠都在尋找他的靈魂。” “生活在于尋找。”我說。 “老板想把這家店變成知識分子的聚會點,但是‘巴黎之餅’沒有其他的咖啡館熱鬧,只有老板女兒做的餅比較有名,來的人都是學生、沒有名氣的音樂人和話劇編輯。小伙子知識豐富,老板很喜歡他,雇用他當服務員。” “雇用他……”我突然想起來了,“現在幾點?”我著急地問弗拉基米爾。 “七點多。” 我看自己的手表:“哦,對不起,我得走了。我非常喜歡聽你講故事……改天請繼續講。”我開始往塞納河跑,我忘了我約了那個叫語蘭的亞洲女孩兒。 “哈哈!”弗拉基米爾笑,“認識你很高興,你隨時來這邊看書。”他喊道。我已經跑出幾米遠了。 ……
照著想象去生活 作者簡介
摟大衛(David Garcia Lou),1986年出生于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天蝎座。當過冰球運動員,做過醫生。喜歡文學、歷史、音樂、電影。2010年從西班牙最好的醫學院畢業后,放下可以安享50年的醫生生活,來到中國尋找夢想。 從上海到大理,他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一把吉他,一支麥克風,他邊走邊唱著中文歌,環游了大半個中國。讀書,旅行,唱歌,做音樂,當演員,聽故事,寫作……比起做一個成功的人,摟大衛更傾向于讓自己“做一個有故事的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