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報告文學.散文-于敏文集-第六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41052
- 條形碼:9787106041052 ; 978-7-106-0410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報告文學.散文-于敏文集-第六卷 內容簡介
《于敏文集(第六卷 報告文學·散文)》是于敏文集的第六卷,包括報告文學(《老孟泰的故事》、《王秀蘭的姐妹們》等八篇)和動亂偷生記(《在北行的列車上》等共二十八篇)兩部分。全書語言生動、文字洗練,有很好的教育意義,體現了作者很高的文學修養和底蘊。
報告文學.散文-于敏文集-第六卷 目錄
老孟泰的故事
王秀蘭和姐妹們
她在叢中笑——記軋輥鋼錠模廠一女工
救死扶傷一新人
重擔誰來挑
邱禎祥的故事
生命在于創業
良師心慈母心
動亂偷生記
一、暴風雨的前奏
二、在北行的列車上
三、夏天的寒流
四、翠明莊“黑會”和《本末》的始末
五、**次戴高帽
六、“八二七”的荒誕
七、深淵邊上的自我保護
八、如此紅旗支部
九、一等于萬,點等于面
十、人生路上曲折多
十一、舐犢未必不丈夫
十二、拔牙和武斗
十三、表嫂和喬裝的醫生
十四、余波
十五、恐怖夜
十六、走為上計
十七、逍遙游
十八、歡樂的半個冬天
十九、嚴寒中的一絲暖意
二十、一件說不清的往事
二十一、浩浩蕩蕩的游斗
二十二、空前絕后的一封信
二十三、松花江上馳車行
二十四、牛棚百日
二十五、三波九折話《爐火》
二十六、牛變人
二十七、兩個笨蛋苦熬煎
二十八、人生之曲譜新章
報告文學.散文-于敏文集-第六卷 節選
《于敏文集(第六卷 報告文學·散文)》: 正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連續做了兩次大手術,一是食道癌,二是膀胱腫瘤,都很成功。這里只提提后一病例。去年黃文篇從福建回來,看見一個住院的老人,六十九歲,肚皮上插一根導尿管。患者整日漏尿,覺也沒法睡,非常痛苦,要求割治。這樣大的年紀,開刀實在是冒風險。不為他割治,心里卻又實在不安。黃文篇請示黨委以后,吸取**次大手術的經驗,又查找了中外各種資料,做了周密的準備,提出以直腸代膀胱的醫療方案,終于為患者解除了痛苦。老人早已痊愈出院,每五個小時便尿一次,可以正常生活了。 三次大手術的成功,在這個設備簡陋的醫院里引起極大的震動。前邊說過,某些高級大夫不情愿到小醫院,很怕英雄無用武之地。有些低級大夫也不情愿,以為沒有專家則無所師法。這樣的觀點從根本上動搖了。正如261醫院說的:“不怕醫院小,就怕志氣小;不怕條件差,就怕干部差;不怕困難多,就怕方向錯。”這是充滿革命氣概的哲學概括。 不安心的安心了,不團結的團結了。一位大夫激動地說:“條件不好也大有可為,我寧愿和黃主任一起干一輩子!”老大夫很喜歡同他合作,因為他一切想得周到,能體貼人。新大夫喜歡同他合作,因為他很放手。照黃文篇自己的說法,是放手不放眼睛,他常讓新大夫做主術,自己當助手,在旁邊指點和講解,只在必要的時候才插手。這是培養新人的好方法。 一心牽掛患者 黃文篇回家吃飯休息,心里總不落實。住院患者會有什么變化?急診室里是否又來了急癥患者?各科有沒有緊急的事情需要幫助?有時候看書,字里行間也似乎出現病人的面孔。只有泡在醫院里,他才如魚得水,心安理得。他已經養成一種習慣,要是工余散步,走著走著就到醫院來了。好像有一根牢固的線,一頭拴在病床上,一頭拴在他心上,一時一刻都在牽動他。每天上班下班,他總是繞一個彎,從急診室門前過一下。如果有急癥,他一定走進來看看,用著他就出謀劃策,或者插一手。說來似乎奇巧,他常常碰到服務的對象。 一天下班以后,他在閱覽室看報紙。聽說五官科有氣管切開,想這一定是急救手術,報紙也無心看了,急忙跑進手術室,看到一陣慌亂的景象。患者是個少年,呼吸已經堵塞三分鐘,憋得全身發紫了。原來他染上白喉,呼吸窒塞是由于“偽膜”脫落。年輕的大夫早已心慌意亂,再遲延一會兒,患者就難以挽救了。黃文篇連忙走上來,嘴對著嘴,吹落了偽膜,又連續吹了十多口氣,病人這才轉危為安。誰都知道,白喉是急性傳染病,而醫生的習慣是愛潔的。為什么他不避傳染,不嫌骯臟?患者的生命為重,個人的安全為輕,這種嘴對嘴的急救,黃文篇不只干過一次。這里要強調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提倡這種方法。一般地說,醫生都不愛插手別科的事,干好了似乎是搶功,干不好又落埋怨。黃文篇卻不是這樣想。各科只是技術上的分工,病人卻是有機的整體,為了醫療的利益,他從來是不避嫌疑的。 去年冬天他從福建回來,到家是下午六點。搭了五天五夜的火車,只覺得渾身發軟,歪在床上,可是心里那條線又在牽引他。信步來到醫院各處走走,看見手術室的燈是亮的。他想也許有什么要幫忙的吧?進了手術室,一眼看見一對鼓得像金魚似的眼睛。患者是一個七歲的小孩,不知怎么吞下一個手電筒的小燈泡,正好卡在氣管里,由于呼吸困難,憋得眼球凸出來了。這時氣管已經切開,不幸燈泡很滑,隨著呼吸一上一下,怎么也鉗不出來。醫生急得滿頭大汗,失去必要的鎮靜。黃文篇沉思片刻,急忙走上去,一下就拿出來了。沉著產生機智。他是趁燈泡因呼吸而上動的時候,靈巧地鉗住了它的。 這樣的事不可勝記。患者互相傳說:“一見黃主任就覺得自己的病有救了。”又說:“技術過硬,態度還好,碰上他就放心。”群眾信任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的人,這種感情是很自然的。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