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美人醉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0835384
- 條形碼:9787510835384 ; 978-7-5108-3538-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人醉 本書特色
沿著歷史脈絡(luò)一路向前,撿拾時光之花,引出關(guān)于古代女性常用的閨房物品。每一件私物,都由詩詞串聯(lián)和表現(xiàn),融入情感、詩詞背景和解析、風(fēng)俗和傳奇故事,體味古代深閨女子們別樣的生活情態(tài)和生活用品,走近她們的美與心碎。
美人醉 內(nèi)容簡介
◆古詩詞中寫到女子之物的,*是繾綣纏綿,韻味無窮,背后更留有無數(shù)傳奇故事,古典才女月滿天心以優(yōu)美洗練的文字,傾心解讀這些詩詞中的美與哀愁。
◆胭脂、步搖、手帕、披帛……古詩詞中的每件閨房私物都藏有一段歷史,一場情事,以詩詞作線,講述傳奇,訴說流傳千年的感動。
◆跟隨*美的古詩詞,尋找歷代關(guān)于女人的故事,于唯美中融入民族文化,于文化中感受唯美,讓喧囂和浮躁中的現(xiàn)代女性,感受一種悠閑靜謐時光。
◆全彩精美插圖,清新典雅。
美人醉 目錄
002 胭脂--即使憂傷也華麗
011 黛·眉--遠(yuǎn)山含新翠
020 梳--一彎風(fēng)情誰收
027 釵--風(fēng)骨不堪折
036 步搖--一步一風(fēng)情
043 手鐲--游走在玉臂上的一抹溫潤
050 玉佩--分外涼
057 髻--萬縷千絲總關(guān)情
067 披帛--美人肩上落云霞
第二部分 雅意
076 琴--一空靈的憂傷
085 棋--我們都逃不出命運的棋秤
094 書--紙筆之間有乾坤
102 畫--水墨丹青繪相思
110 繡--小絲縷中的大境界
119 舞--花開
128 秋千--一生幾許春衫薄
136 燈會--年年元月在,歲歲不饒人
144 踏青--萬紫千紅同爭春
第三部分 生活
152 扇--閑與閑情
160 手帕--橫也思來豎也思
168 裙--將年華旋轉(zhuǎn)成花
176 枕--也曾香艷也空涼
184 嫁衣--灼灼其華
193 香--有你為伴,不懼流光
202 鞋--我踏三世,尋你而來
210 鏡--鏡面不隨人面老
219 美人榻--心閑時光懶
美人醉 節(jié)選
胭脂——即使憂傷也華麗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唐后主·李煜《烏夜啼》
一
歷來記述胭脂的詩詞就多,卻只有李煜這一首《烏夜啼》*為凄美,絕望。他沒有寫美人勻面,沒有寫胭脂香甜,他寫的人,在滿眼艷麗如胭脂的桃花雨中,獨自流淚。
《烏夜啼》又名《相見歡》,寫于李煜降宋之后,所以通篇傷感,如訴如泣。
眼前桃花謝,急雨來,留不下春光美,留不下桃花紅,攔不住天地忽風(fēng)雨,撼不動宿命無情傷。
桃花再美,亦不過是春光一瞬,一場風(fēng)一場雨,都會輕易將其吹落,桃花艷而美,自古就備受文人推崇,無數(shù)歌頌。但,美而無力,也似李煜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命運給了他詩情的美好,卻又將他牢牢控制,這美好,只是供后人欣賞,他甚至無力維持。于是,花瓣飄落一地,艷紅如胭脂,凄婉的美對應(yīng)著絕望。
桃花艷麗,落紅滿地恰如美人面上胭脂,十分貼切形象,畫面呼之欲出——桃花瓣如雨紛紛落下,似乎寫實,又借題喻己。但花本無淚,人卻傷悲。
想想李煜此時的人生狀態(tài),低頭在大宋趙家的眼皮子底下討生活,家國不存,唯一留在身邊的愛人小周后,亦是在無可奈何中,委身宋太宗。
李煜投降大宋,一是勢薄,二是幻想,這幻想就是,交出江山,交出權(quán)力,從金鑾寶座上走下來,接近地氣兒,過一種他很早就向往的生活,寫詩,彈琴,談情愛。再不必為天下計,再不必遭罵名,他只做他喜歡的詩,在民間做一個白衣公子,書香四溢,紅袖添香。當(dāng)天真遇到現(xiàn)實,對于李煜來說,要多殘忍,就有多殘忍。
事實是,他丟了家國之后,又丟了自由和*后的夢想,*后,他連*愛的女人都丟了。
宋太宗趙光義為人陰狠毒辣,安撫李煜,不過是給天下人演一出戲——看看,我大宋對前朝之君有多么寬厚,不但不殺他,還晉封。但是私下里,趙光義對李煜非常不屑,經(jīng)常派人羞辱,還有一個原因,他看上了小周后,小周后有傾城美色,李煜卻無縛雞之力。趙光義隔三差五將小周后接進(jìn)皇宮里非禮,還命畫師在側(cè)畫了許多強(qiáng)幸春宮圖。小周后不堪折磨,回來必痛哭,大罵李煜無能護(hù)妻讓自己遭辱。李煜痛而愧,心如凌遲,*后的幻想被打破,此時,作為階下囚,他已經(jīng)是無可奈何,除了每日喝悶酒,做詩詞,并無良策。
失去江山,失去優(yōu)渥,失去華麗,失去愛人,這時光,步步緊逼,致使毫無退路,就像這一樹桃紅,被風(fēng)雨匆匆吹落,留一地幽恨。
李煜雖然貴為天子,卻只具備文人天真,他一生追求飄逸如仙的生活和愛情,卻不知,當(dāng)喪失了自由、尊嚴(yán)之后的浪漫和詩情,便全都失去了依傍,只能剩一地胭脂淚,美麗,卻并不美好。
胭脂是女性的象征,也是*早的化妝品,李煜借用,平添了幾許凄婉。
二
李煜留下一句胭脂淚,一去千年,胭脂的故事卻依然繼續(xù),從未停歇。
《點絳唇》詞牌,便取自江淹的詩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女子梳妝畢,胭脂點唇是*后一道工序,也是*亮麗的一抹風(fēng)景,雪肌映紅唇,嬌艷如花。
杜甫《曲江對雨》也寫胭脂: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對雨胭脂濕,水荇牽風(fēng)翠帶長。
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
何時重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
寺廟荒蕪,美人不在,空氣中似乎還有胭脂的味道和色彩隱約,其實這胭脂也指桃花,桃花和胭脂因其形象很難分開。
據(jù)說胭脂從商紂時期就有了,是燕地婦女采用盛開紅藍(lán)花葉汁凝結(jié)為脂而成,將花草揉碎了錘煉出紅色的汁液,紅藍(lán)花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淘去黃色后,即成鮮艷的胭脂,所以胭脂*早叫燕脂,女子以艷紅胭脂飾唇、面。丹霞一抹添紅暈,朱唇微啟笑殷殷。就像滿目秋霜中突然探出了一枝楓葉,將平淡化成絕美。有些突兀,但是突兀得那么霸道和自然。
也有說法是說胭脂原產(chǎn)于中國西北匈奴地區(qū)的焉支山,匈奴貴族婦女用來飾面。在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此行,帶回了大量異族文化,其中就有胭脂。胭脂的出現(xiàn)是女子之樂,男子之眼福。胭脂色飽滿的雙唇,給臉頰和神采無限增色。
所以漢代之后,女子多以胭脂飾面飾唇,愈發(fā)注重胭脂帶來的好氣色,女子便也成了紅妝。
明清之前,胭脂和口脂是分開的,到了明清,才融為一體。
胭脂*早分為面脂和口脂兩種,面脂是飾面的,口脂才可涂唇。
《齊民要術(shù)》記錄了合面胭脂的做法:用牛髓、溫酒浸丁香、藿香,煎煮,加入青蒿發(fā)色,然后再以棉布過濾,將汁液裝入瓷瓶,等待凝固。保存方法是:以熟朱和之,青油裹之。可保存,用很久。煮熟的
朱砂和了,顏色自然嬌艷無比,映襯著閨中女兒的容顏也是甜的。
*早的面脂是防凍、滋潤臉頰和嘴唇的,所以唐代,胭脂成了生活的必需品,甚至節(jié)日里,皇帝也會給大臣們賞賜上好的面脂。杜甫有一首《臘日》便是記錄此情景: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口脂面藥,說明當(dāng)時的面脂其實更多是用來做藥的,是一種防凍油脂。面脂到口脂到胭脂,經(jīng)歷了一個緩慢的過程。
山西大同十里鋪遼墓壁畫所繪婦女,亦是雙頰全涂紅粉。可見,胭脂自從進(jìn)入中原,便成了永久流行色。
《紅樓夢》里的胭脂還要精致些,其中曾講到寶玉送給了平兒一盒紫茉莉花脂,也不是成張的,卻是用一個白玉盒子盛著,如玫瑰膏子一樣。寶玉笑道:鋪子里賣的胭脂不干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xì)簪子挑上一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里,就夠拍臉的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可見,此時胭脂是可兼做口紅和腮紅的,作用也完全脫離了擦臉面脂的藥性,成了單純的化妝品。作為化妝品的胭脂,不單純是顏色鮮艷,也是有香氣的。
晏幾道《菩薩蠻》:
嬌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細(xì)畫彎彎月。花月鏡邊情,淺妝勻未成。佳期應(yīng)有在,試倚秋千待。滿地落英紅,萬條楊柳風(fēng)。
寫女子肌膚如雪,甜香陣陣,眉毛彎彎的,妝容淡淡的,胭脂艷艷的,身體軟軟的,還真是撩人心扉。
后來,胭脂占據(jù)了女性化妝史上的絕佳位置,衍生出了諸如胭脂餅、胭脂粉、胭脂膏、胭脂紙、胭脂綿等。具體又有各種名目和顏色之分。諸如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淡心紅、萬金紅、圣檀心、露珠兒、洛兒殷、小朱龍、媚花奴……參差有別,濃淡有差,不但用來飾面和嘴唇,還用來畫畫,清代鄭板橋一首《和學(xué)使者于殿元枉贈之作》便寫過:
十載揚(yáng)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zé)o顏色,賣與東風(fēng)不合時。
可見,胭脂還有顏料的作用,用來畫畫。
三
在東方女子的美容史上,胭脂大浪淘沙,是不可替代的永久時尚品。上官婉兒的紅梅妝,楊貴妃的額飾,唐代豐腴,漢代飄逸,多少關(guān)于美的時尚與習(xí)慣疏忽過眼,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胭脂,得以代代流傳,一直是女子閨房之*愛。女子做女兒的時候,要講究桃花滿面胭脂美;出嫁的時候,更是人面紅妝新,嫁妝箱子里,一盒*新鮮的上好胭脂,必不可少;女子出嫁后要講究妝容整齊,臉色健康,臉色蠟黃或蒼白,疑有病容,是要被婆家嫌棄的。
胭脂是古代女子的紅妝新淚,是女子臉上永遠(yuǎn)的云霞旖旎,是才子筆下的彩色世界:斜風(fēng)細(xì)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脂淚。
女子愛胭脂,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十二少送了如花一小盒胭脂,就將一個鮮活女子的人生,絲絲扣在了這方寸間。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男人越發(fā)剛猛,女子愈發(fā)秀美,號角與胭脂,剛?cè)嵯鄬Γ缦耷逦E幼⒅赝獗砻赖臍v史源遠(yuǎn)流長,男人關(guān)于掠奪和占用的野心無限膨脹,于是,暈染胭脂的女人逐漸淪為了男人的附屬品,專注取悅男人幾千年,在以色取悅的過程中,胭脂的作用不可小覷。
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fēng),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楊貴妃因為每日用了太多胭脂,竟然連汗水也變成了紅色。說得有些夸張,也可能是汗水將厚厚的胭脂打下來,成了紅汗,但是可以說明的是貴妃是非常喜歡胭脂的,女子美妝三分悅己,七分醉人,她與玄宗,琴瑟和諧,以為白頭,沒想到兵禍突起,這個愛胭脂、癡愛情的女人,到底,做了戰(zhàn)爭的犧牲品,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一縷芳魂仍有胭脂余香。
和*愛的人一起研制胭脂膏子,是世間*艷麗的浪漫。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李清照的這句詞,洞悉了恩愛情愁。
……
美人醉 作者簡介
月滿天心,70年代末女子,上學(xué)甚少,讀書頗多,浪跡十年,終是幼稚,生活白癡,幻想達(dá)人。閑讀紅樓為趣,倦聆古箏怡情。文風(fēng)無定,時嗔?xí)r喜,煙火與婉約并進(jìn),犀利伴溫柔同行。2008年開始創(chuàng)作,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離》《一輪圓月耀天心》《長相思不相忘》《總有一首詩,讓你相信地老天荒》《以你之姓,冠我之名》《千年煙月在》等。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