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吟誦與詩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290539
- 條形碼:9787560290539 ; 978-7-5602-905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吟誦與詩教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針對傳統“詩教”的研究專著,同時又是一本“吟誦”傳統文言詩詞的自學教程。導神氣于“聲音”,讓心靈因之而“活潑”。如果說,傳統的文言詩詞也是一種“聲音的存在”,那么“吟”和“誦”便是她如影響相隨的學法、教法。本書的特色即在于:把“吟誦”作為傳統“詩教”研究的切入點,通過古法“吟誦”的教與學,讓古老的文言詩詞入耳入心,由此來探索和推進傳統“詩文化”的當代承傳。本書作者深信:古老的“吟誦”能夠給當代國人提供一種“快樂”,在“吟誦”的快樂當中受教,以及了解和體驗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語的真實含義
吟誦與詩教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針對傳統“詩教”的研究專著, 同時又是一本“吟誦”傳統文言詩詞的自學教程。通過古法“吟誦”的教與學, 讓古老的文言詩詞入耳入心, 由此來探索和推進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導神氣于“聲音”, 讓心靈因之而“活潑”。如果說, 傳統的文言詩詞也是一種“聲音的存在
吟誦與詩教 目錄
**編 相識**章 吟誦的“傳統”本相**節 尋覓丟失的“古調”第二節 “吟誦”名稱的辨識第三節 《詩》教傳統的吟誦第四節 “文學”傳統的吟誦第二章 吟誦的傳統“功用”**節 論中國詩的文化性格第二節 中國傳統的詩“功用”第三節 吟誦的“根本”之用第四節 嘉瑩老人的吟誦童年第三章 傳統“吟誦”的歷史**節 先秦兩漢的吟誦第二節 魏晉六朝時期的吟誦第三節 隋唐時期的吟誦第四節 宋元明清時期的吟誦第四章 傳統“吟誦”的現狀**節 近現代吟誦的沉寂第二節 當代吟誦的復興第三節 臺灣校園吟唱的經驗第四節 吟誦傳承的諸多問題第二編 知音**章 調諧知“韻律”**節 “韻”和押韻第二節 韻書和押韻的關系第三節 詞體的押韻問題第四節 體認作品里“韻”第二章 品讀知“平仄”**節 平仄、調平仄第二節 理解“平仄”規則第三節 “四聲”的讀法第四節 詞體的知識與聲律第三章 動聽知“節奏”**節 音樂與詩的“節奏”第二節 中國詩的節奏:頓與句讀第三節 比較詞與詩的節奏第四節 吟誦節奏的把握第四章 動心知“聲辭”**節 “聲辭”的藝術第二節 聲辭的“響度”第三節 響度與詩情的關系第四節 聲音與意義的關系第三編 實踐**章 “熟誦”的領受**節 “熟誦”的規則與做法第二節 杜甫“夔州”律詩的熟誦第三節 李白“敘情”長詩的熟誦第四節 王維“輞川”組詩的熟誦第五節 李商隱“無題”詩的熟誦第二章 “吟詠”的習得**節 吟詠的基本規則和做法第二節 “好吟調”的標準和做法第三節 出調的預備:讀對字音第四節 出調的預備:觀聽識唱第五節 吟詠與吟唱的分體練習第三章 “綜合”的方法**節 “組合”的學法第二節 吟誦的展示活動第三節 板書設計的練習第四節 賞讀的多元視角(上)第五節 賞讀的多元視角(下)第四章 教學的“探討”**節 熟誦自可“出調”第二節 “基本調”的研討第三節 選擇性“主題”吟誦第四節 追問傳統的“閱讀”第五節 古今“閱讀”的差異
附錄一、名家“吟調”簡譜選錄二、常見古詩詞文人聲學標注
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