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08634
- 條形碼:9787517108634 ; 978-7-5171-086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本書特色
程恩富主編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共分為六章,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六個方面,詳細論述了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新發展。比如在經濟領域,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的馬克思主義新觀點;對周邊外交,提出了“親、誠、惠、容”的新理念,對做好新形勢下我國周邊外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文化思想領域,提出了“中國夢”的概念,成為凝聚民心的全民族思想共識;在社會思想方面,提出了“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新論斷,初步形成了系統完備的反映社會呼聲、社會訴求、社會期盼的社會理論。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科學論斷,強調了“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哲學理論;在黨建領域,緊緊圍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歷史使命,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方面提出了許多新觀點。如作風建設上,提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觀點。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建等領域,運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和理論三方面都具有新的拓展和創新,從而呈現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按照經濟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社會思想、生態思想和黨建思想六個層面進行分章。具有如下特色:一是系統性,系統闡述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新發展;二是準確性,準確闡發有關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和舉措:三是探討性,探討各個領域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的新問題和新對策。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歷史和現實相結合,宣傳與探討相結合,適合廣大黨員、學校師生和關心國內外大事的讀者閱讀,也適合干部和黨團員的教育和培訓使用。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目錄
**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新發展
**節 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與混合所有制
一、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總體思路
二、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
三、推進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第二節 完善多種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與縮小貧富差距
一、堅持按勞主體型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二、初次分配改革思想
三、廣義再分配思想
四、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五、改進產權配置
第三節 完善雙重調節體系:市場決定性作用與政府作用
一、對經濟發展調節方式的探索
二、雙重調節的科學內涵
三、構建完善的市場體系
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第四節 完善開放型體系:總體思路與戰略舉措
一、構建自主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要性
二、構建自主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總體思路
三、構建自主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舉措
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必須處理好的幾對關系
第五節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加快科技創新與運用的體制改革步伐
三、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四、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
第二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思想新發展
**節 政治特征:黨領、民權與法治三者統一
一、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三統一”
二、進一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第二節 四大制度:人大、政黨、區治與群治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基本制度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
四、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礎工程
第三節 國家治理:推進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
一、國家治理思想深刻總結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實踐
二、國家治理思想深刻總結了新中國的豐富經驗
三、國家治理思想科學闡明了“建設什么樣的國家”
四、國家治理思想科學闡明了“如何建設國家”
第三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新發展
**節 文化強國與軟實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一、文化強國與軟實力建設時不我待
二、文化強國與軟實力戰略創新
三、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第二節 文化傳播體系:以核心價值觀念為主旋律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歷史演變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面臨新挑戰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思想創新
第三節 文化產權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結構
一、建國以來文化產權制度的歷史演變
二、我國文化產權制度的現狀與問題
三、文化產權制度思想創新
第四節 文化開放體系:以民族文化為主體的格局
一、文化開放體系的歷史演變與經驗總結
二、文化生態環境變化對于文化開放體系的新挑戰
三、文化開放體系建設思想創新
第五節 文化調節機制:黨政與市場的雙重作用
一、建國以來文化調節機制的形成與發展
二、當前文化調節機制的特點與不足
三、文化調節機制思想創新
第四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想新發展
**節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與可持續發展
一、促進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
二、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二節 完善公共服務制度:以城鄉一體化為基本目標
一、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制度
二、健全就業創業體制機制
三、完善基本醫療服務制度
四、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五、完善公共財政制度
第三節 完善群眾權益制度: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一、改善勞動就業權保障機制
二、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
三、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
第四節 保障和改善民生:目標任務、工作思路與原則要求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標任務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則要求
第五節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充滿活力且和諧有序
一、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二、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三、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
四、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第五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新發展
**節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涵
一、生態決定文明興衰
二、清醒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
三、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第二節 健全國土空間開發:科學規劃空間載體
一、我國國土空間的特點
二、我國國土開發利用的突出問題
三、我國國土空間開發的趨勢
四、加快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第三節 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國策
一、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
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資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
三、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發展生產力
四、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第四節 制度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障
一、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問題
二、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三、健全法律法規、創新體制機制
第六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新發展
**節 黨的思想建設:高舉旗幟、堅定信念
一、堅定信念、補好精神上的“鈣”
二、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
三、中國革命史是*好的營養劑
第二節 黨的組織建設: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一、管好干部,從嚴治吏
二、推動基層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三、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四、用好黨內政治生活的“四大法寶”
第三節 黨的作風建設:以為民、務實、清廉為目標
一、領導帶頭
二、建立長效機制
三、從小抓起
四、抓住突出問題
五、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第四節 黨的反腐倡廉建設: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一、關鍵在經常抓、長期抓
二、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三、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五、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六、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第五節 黨的制度建設:以法治方式管黨治黨
一、學習黨章,遵守黨章
二、依憲治國,依法執政
三、嚴明黨的紀律
四、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
后記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節選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人民群眾通過廣泛的、真實的、普遍的、平等的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履行治理國家的職責。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具有實質的平等性,能夠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要求。在2013年1月結束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中,中國城鄉居民選舉消除了4比1的差異,真正實現“同票同權”。在不超過3000人的全國人大代表名額中,按照人口數分配的代表名額為2000名。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和2010年年底公安部公布的戶籍人口數加權平均,決定(草案)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人口數計算的名額數,按城鄉約每除了按人口數分配,全國人大代表名額中還將留出一定的地區基本名額數和其他應選名額數,保證人人平等、地區平等、民族平等,這些都體現了2010年審議通過的《選舉法》修正案中的主要精神。 第二,人民群眾通過廣泛的、直接的、普遍的、平等的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參與地方事務的管理 從1979年把人大代表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以來,全國范圍內已經進行過9次鄉級人大換屆選舉和8次縣級人大換屆選舉。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第9次縣級和第10次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涉及選民9億左右,鄉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涉及選民有6億多。這次全國縣鄉人大換屆選舉涉及鄉級政權35400多個,縣級政權2800多個,將選舉產生縣鄉兩級人大代表200多萬人,并由新的一屆縣鄉人大產生本級人民政府。縣級人大還將產生本級人大常委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一億多流動人口的民主權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全國各地第10次縣級和第11次鄉級人大換屆選舉陸續展開,將選舉產生縣鄉兩級人大代表200多萬人,涉及縣級政權2000多個、鄉級政權3萬多個。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天津、山西、吉林、黑龍江、江西、湖北、廣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市已依法選出縣鄉兩級人大代表。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作者簡介
程恩富,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全球學術團體世界政治經濟學會會長,俄羅斯彼得堡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10多所高校的榮譽和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外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在海內外報刊發表400多篇文章。獨著和合著20多本書,30多次獲全國或上海各種論著獎。2004年5月在胡錦濤總書記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講課。先后赴美、英、德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在日本、越南、俄羅斯等國頗有影響。被中日等權威報刊認為是“我國第四代經濟學家的代表之”、“中國最有創見的經濟學家”。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