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性學三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41628
- 條形碼:9787533941628 ; 978-7-5339-4162-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性學三論 本書特色
《性學三論》是心理學宗師弗洛伊德開性學先河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首度將精神分析法運用于性研究,通過梳理從幼兒期到青春期,尋常男女性沖動的萌芽和成長,發(fā)現(xiàn)并探討每個人性困惑中的關鍵心理因素。
這本弗洛伊德著作中罕有的直白、易讀的作品,于1905年首次出版,一經(jīng)問世就受到保守“禁欲主義”之抨擊,被斥為“大逆不道”。但作為一部真誠、造福于人的科學著作,其偉大并不會因此黯淡!在這之后的二十余年中,《性學三論》再版四次,直接啟蒙了整個現(xiàn)代西方社會對“性”的看法和認知,至今仍為全世界人提供參考和幫助。
本版特別收入《性學三論》實踐篇《愛情心理學》《文化的性道德與現(xiàn)代人的精神病》,深度解疑兩性生活中常見的性困擾及現(xiàn)代人精神壓抑的根源。
性學三論 內(nèi)容簡介
為什么彼此相愛卻提不起“性致”?
為什么家庭和睦卻總覺得壓抑?
為什么初戀的影子總也揮之不去?
為什么有些人只對比自己年齡大的異性有感覺?
這些問題都將在閱讀《性學三論》的過程中得到完美解答。
《性學三論》是心理學宗師弗洛伊德奠基之作,也是一部直白易讀、寫給所有成年人的“性啟蒙書”。
本版《性學三論》是迄今唯一德文漢譯本,全文無刪節(jié)。
中國社科院李銀河教授讀后稱贊:“譯者中文文筆洗練優(yōu)美,使人讀起來愛不釋手。如果有人想讀此書,我當然會推薦這個譯本。”隨后,她特地為本書撰寫長文導讀,為讀者釋疑。該篇導讀本版獨家收錄。
性學三論 目錄
作者自序
《性學三論》
每個人都有點“性變態(tài)”
孩子們的“性沖動”
青春期與“性成熟”
《性學三論的實踐》
愛情心理學
文明的性道德和現(xiàn)代人的精神病
性學三論 節(jié)選
《性學三論·李銀河導讀》(節(jié)選)
出版方囑我為這版弗洛伊德《性學三論》寫個導讀,為慎重起見,逐字逐句重讀了這個新譯本。感覺這個譯本很好讀,比以前讀過的版本好了許多。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過去版本多譯自英文,兩次迻譯,難免與原文疏離,讀起來磕磕絆絆,詞不達意。這一版直接譯自德文,好了很多。
二是譯者中文文筆洗練優(yōu)美,使人讀起來愛不釋手。如果有人想讀此書,我當然會推薦這個譯本。
弗洛伊德是性學開山鼻祖,早就名滿天下,我對他這本書的評價可以概括為三句話:
**句是,弗洛伊德這本書不僅在性學領域非常重要,而且在人類思想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句是,書中一些論點振聾發(fā)聵,完全原創(chuàng),且已成經(jīng)典。
第三句是,書中一些論點雖然已被證偽或遭質(zhì)疑,但是從了解性學理論發(fā)展史角度來看還是值得關注的。
一、對思想史的貢獻
弗洛伊德作為一代性學宗師,當然有其過人之處。他的思想著述不僅開性學之先河,而且對人類思想文化史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有人甚至拿他對人類思想的貢獻與馬克思相提并論,并非全是溢美之詞。僅舉幾例:
例一:對古人與今人在性欲上的區(qū)別的經(jīng)典概括。
弗洛伊德指出,古人與今人情欲生活的*大差別,是古人更重視性沖動本身,而今人更重視性對象。古人視沖動為圣物,認為它能夠神化相對低賤的對象;而今人則認為性沖動是低俗的,只有當其作用在某些對象身上時,才能為人們所寬宥。
這個概括既經(jīng)典又深刻。在古代社會(古希臘、古中國、古埃及等)人們根本沒有同性戀這個概念,人們會認為性欲就是一團不可分割的沖動,需要宣泄,至于它宣泄的對象是男是女完全不重要。這就是同性性行為在古希臘是普遍社會實踐,而中國皇帝多有男寵,民間也不以同性性交為罪惡的原因。
弗洛伊德之后,有大量對古希臘性規(guī)范的研究,明顯受到弗洛伊德這一立論的影響。
例二:升華理論即“性是美的本源”的觀點。
弗洛伊德的升華理論首次將人類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歸結(jié)為人類性欲這個源頭。該理論的要旨是:當原欲受阻時,那股沖動升華至精神領域,創(chuàng)造出藝術與美。
他形象地將性欲比喻為奔騰不息的河流:性欲這條河流依然在源源不斷地流淌,但其所有或是絕大部分的能量卻早已脫離了原來的性目標,被挪作他用。性沖動脫離原來的性目標,轉(zhuǎn)向新的目標的過程,被稱作升華作用。正是在這種升華作用的幫助下,我們的文化成就才得以實現(xiàn)。
弗洛伊德甚至說過如此極端的話:那些在藝術方面富有天賦的人,往往是高效、性變態(tài)和精神病的結(jié)合物。這話說得或許過了頭,但是它卻是升華理論的一個比較極端和具象的說法。
例三:性變態(tài)屬于人的正常表現(xiàn)的觀點。
弗洛伊德指出:性變態(tài)不僅分布十分廣泛,本身也算不上什么特別出格的事情,甚至根本就是正常體質(zhì)的一部分。
是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同性戀這樣的屬于少數(shù)人的異常性傾向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罪惡或病癥,相反,人為什么會愛異性、只與異性性交反倒是值得研究的事情,并不是自然而然天經(jīng)地義的。
例四:關于所有身體部位都能成為快感區(qū)的觀點。
弗洛伊德認為,所有的身體部位和內(nèi)臟器官都具有成為快感區(qū)的潛質(zhì)。后來,福柯也表達過類似觀點,比如快感非性化的觀點,即快感完全脫離生殖器官,通過身體其他部位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獲取。
例五:關于所有人都是雌雄同體的觀點。
弗洛伊德認為,從解剖學的角度看,一定程度的雌雄同體本身就是正常的。在每一個正常的男人或是女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異性器官的殘跡,他們要么成了多余的殘存器官,要么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承擔起了其他功能。按照這種觀點,一個人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不可能是徹頭徹尾的男性或是女性,而更像是兼具兩性特征、集主動性和被動性于一身的混合體。
這一理論不僅解釋了跨性別現(xiàn)象,雙性戀現(xiàn)象,也為男女平等找到了生理學的依據(jù)。
例六:關于禁欲有害的觀點。
弗洛伊德針對他所生活的時代和社會,抨擊了禁欲的種種弊端和負面后果,這在當時是很勇敢的,需要極大的道德勇氣。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經(jīng)驗表明,我們這個社會中的大多數(shù)人本身都不適應禁欲。
他還說:我不得不說,禁欲除了會誘發(fā)精神病,還有其他的惡果。
這是他作為一位杰出的精神分析師的經(jīng)驗之談。弗洛伊德竟將禁欲提到威脅民族生存的高度加以批判:對性行為的限制,會大大增加一個種族的生存焦慮感和死亡恐懼感,從而影響每個個體享受生活的能力,打消他們?yōu)槟硞目標英勇獻身的積極性。這一切都會直接表現(xiàn)在人們?nèi)遮厹p弱的生育愿望上,這可能直接導致一個民族在未來被除名。
于是我們不禁要問,我們?yōu)槲幕男缘赖伦龀隽巳绱硕酄奚@真的值得嗎?這一問極為冷靜,極為理性,是對那個禁欲時代的勇敢挑戰(zhàn)……
性學三論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年05月06日生于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省(今捷克東部)猶太商人家庭。
17歲考入維也納大學醫(yī)學院。25歲獲醫(yī)學博士學位,進入維也納綜合醫(yī)院工作,兩年后轉(zhuǎn)入精神科并擔任負責人。29歲赴巴黎學習、工作,系統(tǒng)深造精神病治療。此后十年,在實際治療和研究中創(chuàng)立并完善精神分析法。
44歲出版《夢的解析》。46歲受聘維也納大學教授。49歲出版《性學三論》,開現(xiàn)代性學研究之先河。54歲組織創(chuàng)立“國際精神分析協(xié)會”(IPA)。
67歲被診斷出患口腔癌,但并未因此停止工作。74歲獲“歌德獎”殊榮。80歲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38年,因納粹德國入侵奧地利,被迫輾轉(zhuǎn)遷居英國。
1939年9月23日,逝于英國倫敦,時年83歲。
譯者:徐胤
青年學者、翻譯家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在讀博士
專門從事“文學與精神分析”方向研究
- 主題:精神病癥本是內(nèi)心訴求的替代品,其力量源自人們的性沖動。
精神分析研究的結(jié)論,通過精神分析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精神病癥本是內(nèi)心訴求的替代品,其力量源自人們的性沖動。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山海經(jīng)
- >
經(jīng)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