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半肖居問學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27319
- 條形碼:9787208127319 ; 978-7-208-127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肖居問學錄 本書特色
《半肖居問學錄》通過傳記、論文、著作編年的方式對王水照先生多年潛心唐宋文學特別是宋代文學研究的學術成就和薪火傳承,作了立體展示。《半肖居問學錄》主要分四部分,**部分收錄慶壽會當天的賀詞賀信;第二部分討論先生的治學思想,主要是慶壽會當天的主題報告;第三部分是同門記錄向先生問學、讀先生著作的回憶與感想;第四部分乃同門的一些論文,絕大部分在其他雜志發表過,收錄本集以示學術薪火相傳之意。后兩欄的文章大抵以入門先后為次。
半肖居問學錄 內容簡介
本文集主要分四部分, **部分收錄慶壽會當天的賀詞賀信 ; 第二部分討論先生的治學思想 ; 第三部分是同門記錄向先生問學、讀先生著作的回憶與感想 ; 第四部分乃同門的一些論文。
半肖居問學錄 目錄
壽慶會議致辭 “三好”老師——在王水照先生八十壽誕慶祝會上的致辭 學術承傳的意義——祝賀王水照先生八十大壽 塑造中文系的學術品格——王水照老師祝壽學術會講詞 王水照先生慶壽會賀信 人格魅力與學術境界——在王水照先生八十壽誕慶祝會上的發言 半肖居先生與宋代地域文學研究——在先生八十壽誕慶祝會上的發言治學思想研討 王水照先生的宋代文學研究 王先生與文章學研究 從《秦婦吟》研究看王水照先生的早期學術經歷與治學方法 王水照先生的學術歷程與學術思想述略 出乎其外,人乎其內——王水照先生的詞學研究師門問學憶舊 半肖居問學散記 閱讀老師 永存心底的溫馨記憶 禮物 先生圓我名校夢 廣大而精微——王水照師印象記 師恩瑣憶 暉光日新,以酬師恩——敬賀水照師八秩華誕 王門求學記 燕園的回憶 師門三年小記 霜松郁郁有春溫——我的老師王水照先生 王門求學瑣記 王門問學小記 半肖居求學瑣憶 讀王先生書 問學王門瑣憶 先生的“文章” 王水照先生的學術課堂學術論文獻禮 宋末元初的文學語言——晚唐體的走向 元祐更化初《同文館唱和詩》考論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三世”之文說 打造新世紀宋代文學研究的學術空間——評《新宋學》(**輯) 宋代禪僧詩研究引論 論歐、蘇文人集團對“文統”建設的貢獻 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蘇軾“烏臺詩案”所涉詩文分析 “六一風神”稱謂的確切來源及其闡釋 韓國“中國詞文學研究”評述 從“氣盛言宜”到“以氣使詞”——從“養氣”說論辛棄疾對韓愈的文學認同 宋元之際的理學詩風及其反撥 宋代舉子赴考的旅費問題 南宋詩僧法平事跡考述 歷史的天空——略論賈似道及其與劉克莊的關系 論心學對南宋詩歌理論的影響與豐富 錢鍾書論蘇門弟子詩——由《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說起 江湖派、江湖體及其他 論蘇軾詩學思想與書法理論的互通與互補 《宋詩選注》不選《正氣歌》之原因 淺析宋詞崇雅的原因 紀昀《瀛奎律髓》“折衷”論辨析 從“唐韻”到“宋調”:江西詩派對中國美學傳統的改變 與一個時代的對話——錢鍾書《談藝錄》的陸游批評成就 關于中國古代詩歌中的作品計數單位——以蘇軾《竹枝歌》九章和歷代“和陶詩”為中心 論清代女性題壁詩 蘇軾制誥批答的文學性略論 斟酌乎雅俗之際——從林逋、魏野詩名之浮沉看北宋前期詩風之變遷 為林琴南辯誣——“方姚卒不之踣”探析 與其是反傳統,毋寧是反正統——“五四”反思 《古詩十九首》何以情真、味長、氣勝?——《古詩十九首》風格管見。
蘇軾“傳神論”文本釋說 西方中國學研究期刊述略 庶民文化與北宋“道”“勢”關系的演化 南宋中后期士人分化與詩壇新變 宋代程文互通與“破體為文” 試論歐陽修詞與詩之關系 從神仙成為花卉:“水仙”的概念脈絡與修辭系譜之流變 云臥曉瑩及其筆記《羅湖野錄》《云臥紀譚》 胡懷琛文章學理論初探 陸游的科舉 詞學研究的他山之石——以村上哲見北宋詞研究為例從王水照先生問學名錄編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