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25986
- 條形碼:9787122225986 ; 978-7-122-2259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本書特色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系統地介紹了大氣污染的產生、擴散及管理控制方面的思想、理論和技術,重點論述大氣污染控制的技術原理、裝置及設計計算,并強調管理在大氣污染控制方面的作用,同時引入了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方面的基礎內容。書中還簡要介紹了當今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注意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全書力求做到系統全面、層次分明。每章節均給出了內容提要,有利于讀者學習領會。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主要作為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材,也可供環境保護的管理人員、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相關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內容簡介
1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 進一步強調對同學工程思維能力和基本技能和創新的訓練 3 通過技術發展沿革的介紹,解析大氣污染控制技術進步的動力和途徑 4 理論結合實際,重點突出案例解析 5 濃墨重彩講述當前社會熱點pm2.5的解析與控制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目錄
1.1大氣及潔凈大氣的組成1
1.2大氣污染及大氣污染物1
1.2.1大氣污染1
1.2.2大氣污染物2
1.2.3大氣污染的衡量方式3
1.3大氣污染源4
1.4大氣污染類型和現狀5
1.4.1大氣污染的類型5
1.4.2國內外大氣污染狀況5
1.5大氣污染的影響6
1.5.1對人體健康的影響7
1.5.2對植物的傷害9
1.5.3對器物和材料的傷害9
1.5.4對大氣能見度的影響9
1.5.5全球性和區域性影響10
1.6大氣污染物的轉化與歸宿13
1.7大氣污染的控制15
習題15
第2章污染氣象學原理與大氣擴散16
2.1大氣層及氣象要素16
2.1.1大氣層結構16
2.1.2氣象要素17
2.2大氣熱力過程與豎向運動18
2.2.1低層大氣的加熱和冷卻18
2.2.2氣溫的絕熱變化18
2.2.3大氣豎向溫度分布與靜力穩定度18
2.2.4逆溫19
2.2.5大氣穩定度與煙流擴散21
2.3大氣的水平運動21
2.3.1水平方向的作用力21
2.3.2近地層風速輪廓線22
2.4局地氣象特征23
2.4.1城市氣象特征23
2.4.2山區氣象特征24
2.4.3水陸交界處的影響25
2.5大氣擴散模式25
2.5.1無限空間點源擴散模式25
2.5.2高架點源擴散模式26
2.5.3地面點源擴散模式27
2.5.4線源擴散模式27
2.5.5面源擴散模式28
2.6污染物濃度估算29
2.6.1煙流高度計算29
2.6.2擴散參數確定30
習題33
第3章污染物動力學基礎35
3.1顆粒的受力與運動35
3.1.1顆粒在流體中的運動阻力35
3.1.2拋射運動37
3.1.3重力沉降39
3.1.4慣性碰撞42
3.1.5離心力沉降42
3.2顆粒的擴散43
3.2.1布朗運動與擴散43
3.2.2紊流擴散44
3.3顆粒的凝并44
3.3.1布朗運動與凝并44
3.3.2凝并速率與影響因素45
3.4顆粒的電泳、熱泳、光泳和擴散泳46
3.4.1電泳47
3.4.2熱泳47
3.4.3光泳48
3.4.4擴散泳48
3.5顆粒的附著與反彈49
3.5.1顆粒的附著與去除49
3.5.2顆粒的反彈50
3.6分子擴散和反應51
3.6.1自由空間分子擴散51
3.6.2擴散反應方程52
3.7多孔固體中的擴散54
3.7.1主體擴散54
3.7.2微孔擴散54
3.7.3表面擴散55
3.8污染物的相轉變56
3.8.1相界面上的氣液平衡56
3.8.2成核過程57
3.8.3蒸發過程58
習題59
第4章污染源的控制60
4.1污染源及其控制思想60
4.1.1污染源的種類與特性60
4.1.2污染排放量估算61
4.1.3大氣污染源控制的基本方法62
4.2燃燒過程的污染控制63
4.2.1燃料64
4.2.2燃燒過程和燃燒方式66
4.2.3煙氣體積及污染物排放量計算68
4.2.4不完全燃燒產物的發生和控制72
4.2.5氮氧化物的發生與控制73
4.2.6硫氧化物的發生與控制78
4.2.7飛灰的形成和控制80
4.2.8汞的形成與排放81
4.3生產過程污染散發的控制82
4.3.1局部空氣污染的控制方法82
4.3.2局部排氣82
4.3.3全面換氣90
習題91
第5章大氣質量管理93
5.1空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控制路線93
5.2空氣質量管理系統94
5.3空氣質量管理的法規標準體系95
5.3.1制定空氣污染管理控制政策、法規的原則方法95
5.3.2我國的空氣質量控制法規標準體系99
5.4大氣環境規劃101
5.4.1大氣環境規劃的內容101
5.4.2大氣環境規劃的方法102
5.5空氣質量模型概述104
5.6區域及城市空氣質量報告及預報105
5.6.1空氣質量報告105
5.6.2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和預警107
第6章顆粒污染物的凈化108
6.1顆粒物的性質108
6.1.1顆粒物的主要性質108
6.1.2顆粒物的粒度110
6.2顆粒物凈化條件及裝置類型117
6.2.1顆粒物與載氣分離的條件117
6.2.2顆粒物分離方法和裝置118
6.3顆粒物捕集設備的性能118
6.3.1效率118
6.3.2阻力121
6.4顆粒物的機械分離122
6.4.1重力沉降室122
6.4.2慣性除塵器124
6.4.3旋風除塵器126
6.5靜電沉積134
6.5.1靜電沉積的原理134
6.5.2電除塵器的類型和構造144
6.5.3電除塵器的設計計算和應用148
6.6過濾160
6.6.1過濾機理和濾層特性160
6.6.2過濾設備的種類163
6.6.3袋式除塵器165
6.6.4電袋除塵器172
6.7濕式除塵器173
6.7.1濕式除塵的原理和特點173
6.7.2濕式除塵器的類型和性能175
習題182
第7章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185
7.1氣態污染物凈化的特點185
7.2冷凝186
7.2.1冷凝分離的原理186
7.2.2冷卻方式和冷凝設備187
7.2.3冷凝系統設計188
7.3燃燒188
7.3.1燃燒的基本原理188
7.3.2燃燒裝置189
7.3.3熱回收裝置190
7.3.4燃燒法凈化大氣污染物技術發展趨勢191
7.4吸收法凈化氣態污染物191
7.4.1吸收過程的基本原理192
7.4.2吸收速率193
7.4.3吸收傳質計算198
7.4.4吸收劑和吸收設備206
7.5吸附209
7.5.1吸附原理209
7.5.2吸附傳質計算214
7.5.3吸附劑和吸附設備220
7.5.4吸附器設計計算227
7.6催化轉化231
7.6.1催化反應原理232
7.6.2催化劑和反應器237
7.6.3氣固催化反應器設計計算241
7.7氣體生物凈化247
7.7.1氣體生物凈化原理247
7.7.2氣體生物凈化理論基礎249
7.7.3氣體生物凈化過程因素分析252
7.7.4生物凈化應用256
7.8氣態污染物控制新技術257
7.8.1常溫氧化技術258
7.8.2膜分離技術261
7.8.3等離子凈化技術264
習題267
第8章主要大氣污染物凈化工藝270
8.1煙氣脫硫脫硝技術270
8.1.1煙氣脫硫270
8.1.2煙氣脫硝284
8.1.3煙氣污染物協同脫除技術概要287
8.2城市垃圾焚燒煙氣凈化287
8.2.1城市垃圾焚燒尾氣特性287
8.2.2生活垃圾焚燒煙氣的控制技術290
8.3氣態揮發性有機物控制293
8.3.1氣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污染概述293
8.3.2氣態vocs的凈化方法概要294
8.4機動車污染控制298
8.4.1機動車污染的來源299
8.4.2機動車排放標準300
8.4.3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301
習題309
第9章廢氣凈化系統的設計、施工和運轉312
9.1凈化系統設計的基本程序312
9.1.1基礎調查312
9.1.2技術設計313
9.1.3成果表達314
9.1.4后期工作314
9.2凈化過程的預處理和后處理314
9.2.1廢氣的預處理314
9.2.2污染物的后處理316
9.3凈化設備選型317
9.3.1微粒污染物凈化設備的選型317
9.3.2氣態污染物凈化設備的選型319
9.4排氣筒設計321
9.4.1排氣筒高度的計算321
9.4.2提高排氣擴散效果的措施324
9.5管道設計324
9.5.1管道的材料和構造324
9.5.2管道系統的安排324
9.5.3防爆、保溫、防腐蝕和防磨損措施326
9.6管道計算和風機選用328
9.6.1管內氣體流動和壓強分布328
9.6.2管道計算328
9.6.3風機選用334
9.7凈化系統的施工安裝和運轉管理343
9.7.1施工安裝343
9.7.2運轉管理343
習題345
第10章室內空氣污染控制346
10.1室內空氣污染與室內空氣品質346
10.1.1室內空氣污染及特征346
10.1.2室內空氣品質347
10.2室內空氣污染物及污染來源347
10.2.1室內空氣污染物347
10.2.2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348
10.3室內空氣污染及控制歷程概況349
10.4常見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性質和影響350
10.4.1甲醛350
10.4.2氡及其子體351
10.4.3 vocs352
10.4.4氨354
10.5通風與室內空氣質量355
10.5.1室內空氣質量與室外空氣質量的關系355
10.5.2通風換氣作用356
10.5.3通風換氣中的一些基本概念357
10.6室內空氣污染源的控制357
10.7室內空氣污染凈化控制技術概要358
綜合思考題360
附錄361
附錄1空氣的重要物性361
附錄2空氣的物理參數(101325pa)362
附錄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各項污染物的濃度限值(摘自gb 3095—2012)364
附錄4排氣柜工作口氣速364
附錄5鍍槽表面控制風速365
附錄6各種粉塵的爆炸濃度下限365
附錄7幾種可燃氣體或蒸氣的特性366
附錄8圓斷面風管統一規格366
附錄9局部阻力系數367
附錄10常用風機的性能范圍369
參考文獻371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作者簡介
羌寧,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1985年華東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91年華東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獲碩士學位,1999年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獲博士學位。1985~1988年北京中國原子能研究院從事輻射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1999在德國威斯巴登應用科技大學合作進行VOCs氣體的冷凝和催化燃燒實驗。 現為同濟大學教授,主要從事空氣污染控制方面的教學、科研和開發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氣體VOCS凈化及回收技術,惡臭氣體控制技術,NOX氣體凈化技術,具有重要影響的氣體污染源的有組織、無組織排放因子研究等。 近年來主持和參加的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固定化生物凈化揮發性氣態有機污染物機理研究”; 上海水務局項目“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生物脫臭工藝技術及關鍵設備的開發研究”;上海環保局項目“上海大氣十五規劃研究之中小燃煤鍋爐改造與污染控制實施方案研究”;上海環保局美國通用汽車聯合項目“上海市大氣中微小顆粒物(PM2.5)污染特征及控制對策研究”。上海蘇州河綜合整治建設有限公司項目“市政污水設施惡臭管理控制對策研究”;寶鋼股份公司的“電廠鍋爐燃料品質與配比對污染物排放影響及相互關系的研究”、“生物法凈化含苯氣體現場試驗中試研究”等。目前正在進行電除塵入口均流技術研究,強化吸收凈化憎水性揮發性有機物,上海吳淞工業區污染源調查等課題的研究。 近年來發表論文“氣體生物滴濾池載體性能比較實驗研究”、“生物滴濾池法凈化甲苯廢氣研究”、“生物洗滌法治理含苯酚廢氣的研究”、“苯系混合氣體生物滴濾器非穩態工況性能研究”等十多篇;出版論著教材《城市空氣質量管理與控制》、《環境工程專業英語》兩部;。獲國家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1項。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