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網電空間與安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87994
- 條形碼:9787118087994 ; 978-7-118-0879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電空間與安全 本書特色
網電空間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從抽象到具體,從單純虛擬空間到物理、信息、認識、社會多維空間的智慧電磁系統,成為承載科學、經濟、藝術、文化的全新空間,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 周賢偉主編的《網電空間與安全》緊緊圍繞網電空間的定義、體系架構、網電空間的安全展開.全面介紹了網電空間的安全體制,從用戶角度全面解釋了網電空間的安全,反映了網電空間的安全研究現狀,內容全面。 本書可供從事信息安全研究的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軍事愛好者閱讀。
網電空間與安全 內容簡介
本書對網電空間安全管理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對網電空間攻擊類型、防御機制、恢復與重建等具體技術進行了細致分析。書中深刻闡述了網電空間對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意義,從信息安全威脅、安全防御戰略和安全管理等角度全面展示了網電空間信息安全領域的研究成果。此書主要內容有:網電空間的認識,網電空間的體系架構,網絡的演進,網電空間信息安全威脅,網電空間安全防御戰略,網電空間的安全管理,態勢感知,網電空間在軍事上的應用,網電空間的商業應用,網電空間其它方面的應用。 本書適用性廣泛,不僅適合作為在國防軍事領域研究人員學習、了解網電空間的參考讀物,還可作為相關領域尤其是高等院校信息、電子、通信和計算機等專業師生參考用書。
網電空間與安全 目錄
1.1 網電空間的概念和發展
1.2 網電空間的意義
1.3 網電空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1.4 網電空間存在的幾個問題
1.4.1 網電空間和虛擬現實
1.4.2 網電空間的幾個誤區
1.4.3 網電空間安全
1.4.4 網電空間知識產權和隱私權的法律問題
l.5 美軍對網電空間的研究
1.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網電空間的體系架構
2.1 網電空間的體系架構
2.2 虛擬技術和虛擬架構
2.2.1 發展前景
2.2.2 虛擬現實技術
2.2.3 架構設計原則
2.2.4 缺點和不足
2.2.5 虛擬架構的未來
2.3 數字化架構
2.3.1 數字架構
2.3.2 應用軟件
2.3.3 數字架構中的時空關系
2.4 流暢型架構
2.4.1 流暢型架構介紹
2.4.2 流暢型架構的表示形式
2.4.3 流暢型架構的組成
2.5 虛擬架構體系的演變
2.5.1 重要性質
2.5.2 發展歷史
2.5.3 系統的生成
2.5.4 工具
2.5.5 演化模式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網絡的演進
3.1 互聯網的重要性
3.2 互聯網的發展歷程
3.2.1 互聯網的起源
3.2.2 萬維網起源
3.2.3 互聯網上人數統計
3.2.4 網絡帶寬作用
3.2.5 互聯網協議起源
3.2.6 智慧網絡概覽
3.3 超文本概述
3.3.1 網電空間的導覽
3.3.2 超文本的含義
3.4 虛擬社區
3.4.1 網電城市構想
3.4.2 網電空間的軟件建設
3.4.3 多用戶體驗
3.4.4 “人居”簡介
3.5 網電城市化
3.5.1 虛擬城市
3.5.2 數字城市
3.5.3 智慧城市
3.6 網電空間無處不在
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網電空間信息安全威脅
4.1 網電空間攻擊影響
4.1.1 網電空間攻擊起因
4.1.2 可視化網絡攻擊
4.2 網電空間安全和保障
4.2.1 攻擊保護、預防和先發制人
4.2.2 自主攻擊檢測、警告和響應
4.2.3 檢測和消除內部威脅
4.3 網電空間攻擊分析
4.4 網電空間存在的安全漏洞
4.4.1 漏洞——圖結構
4.4.2 圖表類型的漏洞
4.4.3 網電空間攻擊恢復時間常數
4.5 主動網電空間攻擊模型
4.5.1 相關知識
4.5.2 主動網電攻擊模型
4.5.3 網電空間攻擊管理模型
4.5.4 行為控制器和攻擊損失評估器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網電空間安全防御戰略
5.1 網電空間安全防御面臨的問題
5.2 網電空間的免疫系統
5.2.1 先天免疫系統
5.2.2 自適應免疫系統
5.3 安全防御的國家戰略
5.3.1 概述
5.3.2 保障網電空間的國家戰略
5.3.3 美國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防御策略
5.3.4 網絡事件的影響
5.3.5 友好征服
5.3.6 tcp/ip安全
5.4 安全防御的實現
5.4.1 我們都是網電戰士
5.4.2 成功是建立在平衡的基礎上
5.4.3 有效平衡網絡的安全和訪問
5.5 安全防御的未來發展趨勢
5.5.1 新技術
5.5.2 云計算
5.5.3 信息管理
5.5.4 國際合作
5.5.5 封閉式小區
5.5.6 更多的預測
5.5.7 智慧安全
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網電空間的安全管理
6.1 網絡環境的安全
6.1.1 網電空間的參與者
6.1.2 網絡事故的類型
6.2 網電空間的攻擊類型
6.3 網絡安全技術
6.3.1 網電空間安全的技術措施
6.3.2 網絡安全技術的比較
6.4 網電空間信息安全保障技術
6.4.1 認證、授權和信任管理
6.4.2 訪問控制和權限管理
6.4.3 大規模網電態勢感知
6.4.4 自主的攻擊檢測、警告和響應
6.4.5 內部威脅的檢測和消除
6.4.6 檢測隱藏的信息和隱蔽信息流
6.4.7 恢復與重建
6.4.8 取證、追蹤和歸類
6.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態勢感知
7.1 態勢感知概述
7.2 態勢感知研究背景及現狀
7.3 態勢感知的研究范疇
7.4 網電空間態勢感知模型
7.4.1 態勢感知參考模型
7.4.2 態勢感知過程模型
7.4.3 態勢可視化
7.4.4 網電空間領域應用
7.4.5 性能和效力的衡量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網電空間法律維度
8.1 網電空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8.2 現有管轄網電攻擊的法律制度
8.2.1 國際網電攻擊法律的發展
8.2.2 國內網電攻擊法律的發展
8.3 網電攻擊法律的發展趨勢
8.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網電空間在軍事上的應用
9.1 網電空間領域
9.1.1 網電空間在軍事上的定義
9.1.2 網電空間“領域”的軍事含義
9.1.3 網電空間的互聯性
9.1.4 網電空間戰場的國際認可
9.2 網電空間戰場
9.2.1 網電空間中的攻擊
9.2.2 網電空間的物理基礎設施
9.2.3 網電空間的公私協作關系
9.2.4 網電空間的作戰武器
9.2.5 網電空間的戰術行動
9.2.6 網電空間戰場的漏洞
9.2.7 網電攻擊造成的影響
9.3 美國空軍與網電空間
9.3.1 美軍一個全新的軍種——網絡部隊
9.3.2 美軍成立新軍種所遭遇的問題
9.4 美軍設立聯合部隊網絡指揮官
9.5 小結
參考文獻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