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盛名之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52605
- 條形碼:9787532152605 ; 978-7-5321-526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盛名之下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有關“名氣”的歷史的著作。講述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如何趨之若鶩地追逐名聲,塑造名人,探討了名人崇拜背后的深層文化心態。作者分十二章闡述了名人崇拜與古代獻祭之間的關系、人們如何神化名人、如何運用民主手段毀掉名人、名人怎樣影響大眾等等論題。作者力求打通時空界限,將時下*為流行的真人秀明星運作模式和古希臘羅馬時期有關名人與名氣的歷史互作參照,試圖從文明的源頭探尋有關“成名”這件事背后的歷史文化內涵與人類原始的心理動機。作者有著深厚的古典學修養,行文中對各種典故信手拈來。同時,他的論述參考了文化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使其結論更具立足的根基。此外,作者的行文非常符合典型的英國式寫作風格,喜歡留一些意在言外的余地,將讀者引向更深的思考空間。
盛名之下 內容簡介
·以全新視角解讀明星效應背后的文化心態 ·流行文化與歷史積淀的完美結合 ·典型的英國式寫作,文風幽默雋永 ·在選秀節目大行其道的當下中國,頗有現實意義
盛名之下 目錄
**章 某種犧牲:
當布蘭妮剪發時,她在向我們傳達什么信息
第二章 像阿喀琉斯一樣曇花一現:
我們為什么拒絕英雄?
第三章 昨日之雪哪里去了:
名人正變得越來越不漂亮嗎?
第四章 同情惡魔:
天才更經常地出賣自己的靈魂嗎?
第五章 名伶與神性:
名人(有任何地方)像神嗎?
第六章 永恒的光輝:
早期基督徒發現不朽之法了嗎?
第七章 好想和你們一樣:
名人為何會影響我們?
第八章 如果你想驅逐杰德,趕緊投票吧:
民主如何為我們提供途徑,讓我們表達喜歡誰或不喜歡誰,或者兩者都不
第九章 我們都是獨特的人(是的,我們都是個體):
瑪麗亞·凱莉的氣息如何使我們分享某種特殊性
第十章 你使我變得完美:
名人效應如何提供關于名人的風向標,并且*終提供關于我們普通人的風向標
第十一章 太多信息:
我們對名人真正了解多少?
第十二章 陰影:
名人可曾掩蓋他們的名氣?
致謝
盛名之下 節選
《新視野人文叢書·盛名之下:古往今來的名人崇拜與我們生活》: 晚上7點鐘,加利福尼亞的塔扎納(Tarzana)夜幕降臨。這是個危險的時段,法國人稱之為“前有狗后有狼”(entre chien et loup),此時,世界呈現出它更加狂野的一面。愛絲特的美發沙龍晚上已經打烊,但布蘭妮·斯皮爾斯絲毫不理會這一套,她徑直走到門前,要求剪發。當愛絲特·托尼奧齊認出來客是大歌星時便開門迎客。布蘭妮·斯皮爾斯信步走入,披著黏糊糊的黑色長發,身后跟著幾個魁梧的保鏢。 在托尼奧齊夫人看來,布蘭妮一臉正經,她讓美發師給自己剃個光頭。美發師說*好不要這樣做,并提出了事后被她形容為“沒那么極端的方案”。她擔心被起訴,但表面上顯得滿不在乎,說道:“好了,別沖動了。”然而,“布蘭妮有備而來,”托尼奧齊說,“她進門之前,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剃光頭了。… 所以,下面發生的事情完全取決于布蘭妮·斯皮爾斯,托尼奧齊夫人甚至嘗試了“好警察式”的審問技巧,想讓她改變主意,例如談論小孩。但是,對布蘭妮來說,小孩一直是觸碰不得的話題。根據J.T.托尼奧齊的回憶,“她一把抓起剪刀,自己開始剃頭”。布蘭妮這么做的時候,一群人正聚集在門外往里張望。剃到一半時,她就像一個留著前短后長發型的尼姑,她轉向圍觀的人(有些人已經準備好了相機),臉上一直掛著微笑。 正是這個微笑讓許多人(包括愛絲特·托尼奧齊)相信,整個事件就是一次表演,一次宣傳作秀。若果真如此,那么布蘭妮是為了宣傳而宣傳,還是想向我們傳達什么信息?這讓其他人不禁開始思索關于光頭女性的文化歷史。帕特里克·巴克漢姆(Patrick Barkham)想起了圣女貞德的精神,麗莎·阿璧娜妮西(Lisa Appignanesi)回憶起戴洛瓦涅·德·梅麗古爾(Theroigne de Mericourt),后者是一個交際花,卻成為法國大革命狂熱的代表,她*后在瘋人院度過了余生,光著頭,就像是斷頭臺上的被處決者。巴克漢姆還提到古希臘奴隸的例子。 上述例子可以解釋布蘭妮·斯皮爾斯那晚的所作所為嗎?會不會看上去像是一時沖動,實際上卻是為了吸引公眾眼球,就像之前在性伙伴們的默許之下泄露了那些性愛錄像帶一樣呢?布蘭妮一直擅長類似不顧后果的伎倆,她甚至隱瞞了自己第二個孩子杰登的存在,希望“有一天能爆個猛料”。(難怪她不愿和發型師談論小孩子。) 光頭事件很可能是一次表演,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也許她的確需要剃頭,愛絲特·托尼奧齊就是這么想的,她指出,當時布蘭妮接上去的假發下面已經有“大約4英寸”的真發,“也許她真的厭倦了那些假發和自己頭發里的化學藥劑,也許她只是想有個新的開始,”她說,“只是頭發而已,還會長出來的。” ……
盛名之下 作者簡介
作者湯姆·佩恩生于1971年,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圣體學院古典學專業,曾有四年時間擔任《每日電訊報》的文學副主編,現在謝波恩學校教授英語和古典學。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