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414040
- 條形碼:9787547414040 ; 978-7-5474-14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本書特色
《雁塔圣教序》又稱《慈恩寺圣教序》,唐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立。共二石,均在陜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分立于塔門之東、西兩龕之內。東龕內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楷書,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共八百二十一字,文左行;西龕內后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撰文,褚遂良楷書,二十行,行四十字,共六百四十二字,文右行。前者題額為隸書,后者題額為篆書。 所謂『圣教』,即指唐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教經典。唐玄奘于公元六二八年『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偷渡前往印度,經過十七年的重重磨難,帶著六百五十七部佛經,于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回到長安。唐太宗對此極為重視,安排他住進長安弘福寺翻譯這些佛經。貞觀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為這些譯經作序,這就是著名的《圣教序》。 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字登善,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中書令;高宗時,任吏部尚書、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稱褚河南。褚遂良工書法,初學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幷稱『初唐四大家』。傳世碑刻有《孟法師碑》《雁塔圣教序》等。 《雁塔圣教序》為褚遂良五十八歲時書,是褚遂良楷書的典型代表作品。此作運筆方圓兼施,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變化多端,富有隸書筆意。字的結體,宜長則長,宜寬則寬,隨字布勢,舒展靈動,給人以『佳人舒廣袖,羅漢舞長拳』的美感。整幅作品以弧形線條居多,即使是短線條,也有一詠三嘆的情調。弧線的大量使用,使原本筆直、堅挺的基本筆畫增加了柔和委婉的韻律。唐人張懷瓘評此書云:『美人嬋娟,似不輕于羅綺,鉛華綽約,甚有余態。』清人秦文錦評此碑曰:『褚登善書,貌如羅綺嬋娟,神態銅柯鐵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絲。萬文韶能將轉折微妙處一一傳出,摩勒之精,為有唐各碑之冠。』 在傳世的《雁塔圣教序》拓本中,現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清初拓本堪稱精良。此拓原由清代徐梧生、楊嘯谷相繼收藏,后為日本高島菊次郎購得,藏之槐安居,后贈與東京國立博物館。此拓內有王樹枂、寶熙題簽,拓中及拓末有楊嘯谷校對旁注,后有李家駒、楊鐘羲題跋。現以此為底本影印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學習借鑒。 二○一四年十一月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中國歷代名帖, 利用上好底本, 原色逼真, 精編精印, 權威釋文, 是書法愛好者學習和臨摹的經典范本, 本書是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目錄
“中國書法經典”書目
石鼓文
泰山刻石
石門頌
乙瑛碑
禮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張遷碑
晉唐五代名家墨跡選
晉唐小楷選集
王羲之王獻之尺牘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蘭亭序
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
爨寶子碑
龍門四品
鄭文公碑
張猛龍碑
董美人墓志銘
智永真草千字文
歐陽詢化度寺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孫過庭書譜
張旭古詩四帖
顏真卿多寶塔碑
顏真卿祭侄文稿
顏真卿顏勤禮碑
懷素自敘帖
柳公權玄秘塔碑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米芾蜀素帖
趙孟頫洛神賦
趙孟頫三門記
趙孟頫妙嚴寺記
文征明西苑詩
董其昌濬路馬湖記
王鐸贈湯若望詩翰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