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15-上海傳媒發展報告-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2015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69485
- 條形碼:9787509769485 ; 978-7-5097-694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5-上海傳媒發展報告-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2015版 本書特色
本書以“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為主題,分析2014年傳媒格局,解讀傳媒政策,關注在媒體新革命的大背景下,媒體創新轉型、探索突破的現狀與未來。全書聚焦于“融合中創新”這個核心議題,探討在機制、資本、結構、技術等諸多矛盾糾結下媒體如何突出重圍,融合平臺、內容、受眾、技術等資源協同創新突破,開拓傳媒新格局。
2015-上海傳媒發展報告-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2015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為主題,分析2014年傳媒格局,解讀傳媒政策,關注在媒體新革命的大背景下,媒體創新轉型、探索突破的現狀與未來。全書聚焦于“融合中創新”這個核心議題,探討在機制、資本、結構、技術等諸多矛盾糾結下媒體如何突出重圍,融合平臺、內容、受眾、技術等資源協同創新突破,開拓傳媒新格局。
2015-上海傳媒發展報告-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2015版 目錄
b.1 媒體新革命:融合中創新
一 2014媒體融合態勢
二 上海傳媒:主流媒體新起航
三 融合之道:問題與對策
bⅱ 熱點聚焦:上海報業集團改革一周年
b.2 上海報業集團媒體融合發展報告
b.3 2014年上海三大報影響力分析報告
b.4 上海報業集團報業結構調整、報系改革研究報告
b iii 新興媒體創新與實踐
b.5 如何當好黨報的“自貿區”
——以新媒體閱讀產品“上海觀察”為例
b.6 我心澎湃,僅能如昨?
——“澎湃新聞”的發展之道
b.7 社交媒體環境下上海質監“博網聯動”研究
b.8 互聯網公司的“傳統”轉向:網絡專欄產品研究
——以騰訊《大家》為例
b.9 大眾驅動的新聞創新:新聞眾籌的理念與實踐
b.10 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的媒介擔當
——以“圣賢教育改變命運”為例
b.11 網絡時代的語言:流行語的傳播研究
b.12 “90后”群體的自我表述與社會認知
bⅳ 電視媒體突破與探索
b.13 廣播電視行業外資市場準人評估調研報告
b.14 2014中國電視媒體發展年度觀察與分析
b.15 社會化新媒體環境中傳統電視的戰略轉型
b.16 組織慣性視角下的媒介組織變革
——以芒果tv和上海文廣為例的研究
b.17 大數據驅動電視媒體變革的觀察與思考.
b.18 央視大數據新聞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b.19 傳統電視的消逝?歷史視野下的有線電視數字化轉換
b v 傳統媒體轉型與變革
b.20 “下個路口見”:中國離職新聞人的告別話語研究
b.21 我國數字出版業的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探析
b.22 雙重重構:美國新聞業的深度數字化(2013~2014年)
b.23 后記
abstract
contents
2015-上海傳媒發展報告-媒體格局突破與創新-2015版 作者簡介
強熒,男,1957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上海,高級記者,二級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上海市第八次黨代會代表,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作協會員,上海市領軍人才。1995年獲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1998年獲“中國報刊之星”稱號,2001年獲上海第三屆“范長江新聞獎”,數十次獲中國新聞獎和上海新聞獎。新聞從業30余年,新聞類著書12本。曾經長江漂流,摩托西行,走過沙漠,找過野人,攀登雪山,穿越絲路,申奧遠征,闖過南極,去過北極。堅持筆觸扎根于民眾之中,親身體驗出租車司機、巡警、殯葬工、賣報人、保險推銷員等普通勞動者生活,發表系列體驗式報道。1994年,強熒新聞作品義拍,所得捐贈給上海市記協,創立“強熒風險新聞獎”,定期表彰一批敢冒風險采訪的新聞記者。2003年,在南緯72度56分30秒、東經75度16分39秒發現外星隕石,成為中國發現南極隕石第15人,國家極地辦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命名這塊隕石為“強熒GRV021604”。 焦雨虹,女,江蘇人,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文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理論,媒介與傳播,文化產業。世界華文文學協會會員。廣州市作協會員。參與多個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并撰寫研究報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相關學術著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