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國寶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2084724
- 條形碼:9787202084724 ; 978-7-202-0847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寶的故事 本書特色
程方勇著的《國寶的故事》精心選配了百余幅彌足珍貴的圖片,包括挖掘現場的歷史鏡頭、國寶的展示照片以及示意解構圖,圖片的說明文字不僅介紹了國寶的基本情況與珍貴價值,還對其相關的背景資料做了提示,圖文契合。 書中還補充了文物小知識、國寶大事記等。此外,本書融入藝術理念,穩重大方的版式設計與精美簡潔的裝幀設計,將歷史文化與藝術完美結合。
國寶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北京人頭蓋骨、后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馬俑、《清明上河圖》等26件稀世國寶的傳奇故事, 介紹了它們的制作、流傳和發現過程, 全面地展現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及研究價值, 揭示了國寶所折射出的民族命運與歷史興衰。
國寶的故事 目錄
后母戊大方鼎
利簋
曾侯乙編鐘
秦始皇兵馬俑
金縷玉衣
長信宮燈
馬踏飛燕
《孫子兵法》竹簡
素紗禪衣
帛畫
《蘭亭序》
……
國寶的故事 節選
1977年9月底的一個上午,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東團坡,在不時響起的爆破聲中,傳來勞動工地特有的那種嘈雜的人聲。原來,當地的駐軍一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因為擴建廠房,聘請了當地的民工為他們開山炸石、平整土地。 在喧鬧的生產聲中,來自隨縣城郊公社團結大隊第八生產隊的梁升法,帶著自己的侄女也在一處埋頭挖土。與他同村的很多人也參加了這項挖土工作,一切如同平常一樣,沒有什么特別的兆頭出現。 在離地面大約二三米深的地方,梁升法的鋤頭好像碰著什么東西。他下意識地停了下來,用鋤頭緩緩地疏開略黏的泥土。慢慢地,大約20件青銅器顯現在他的眼前。他并不認得這些器物,仔細看看,覺得這些器物也不陌生,有的像家用的罐子,還有蓋蓋兒呢;有的像燒香的香爐,帶著幾只腳;還有的如燈座形狀,還帶有箭頭。用手掂掂,大的好像有幾公斤重呢,小的則很輕。可能是因為挖得小心的緣故吧,也可能是因為土質較松的緣故,總之這些看似家常用器的東西出土時基本上完好無損。 梁升法也沒有多想,放工后,就用自己的上衣將這些東西包成兩個大包,扛在肩上,隨著大家一起回家。東西很多,包又很大,重量也不輕,很是扎眼兒,果然,部隊的監工注意到了梁升法。監工員將所有的東西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有部隊的器物,也就放行了。 梁升法把東西背回了家,但是,他并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實“身份”。他只是告訴家人說不要輕易動它們。村子里本來就沒有什么秘密,老梁挖出了奇特的寶貝兒,一時間成為當天全村的*大新聞。 左鄰右舍紛至沓來,只是為了親眼看看究竟是些什么稀罕物件兒。這一看不打緊,有些略微懂得文物的人看出了門道。他們告訴梁升法:老梁,這些都是文物,非常值錢,你可發財了!而在老梁看來,既然是文物,個人就別藏了,*好都交給國家。 就這樣,他將自己挖出的這些青銅器全部交給了當地的部隊機關。但是,文物的事情還沒有引起部隊及當地文物部門的足夠重視。 與此同時,在東團坡山崗上,民工們還挖出了一片同地面顏色大相徑庭的“褐土”。軍隊分管基建的有關領導憑直覺意識到出現如此大面積的異常土層,地下可能有古代墓葬。于是,他立即向隨縣縣委作了匯報。 縣里派來一位做文化工作的同志看了看現場,那位同志可能不太懂考古,所以,土層問題并未引起他特別的重視。部隊施工仍然繼續進行。 到了1978年2月,一批墓地出現在大家面前。駐地部隊只是將這些墓地當作普通的墓地,開掘平整,民工們甚至開始用爆破式的方法開采墓地。 就在開挖的過程中,一些民工突然挖出了大量不規則的多邊形青石板。聯想到上次梁升法挖出的文物與那片非同尋常的“褐土”層,大家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地下可能真的有重要的古墓和文物存在。 當時,分管基建的負責人立即要求暫停爆破式開采,全部啟用人工開挖。再往下挖,民工們在褐土層下挖出了2米多長、1米見寬的長方形大石板。這次,管基建的負責人當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了情況。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