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086718
- 條形碼:9787229086718 ; 978-7-229-08671-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本書特色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作為陳寅恪、吳宓先生的弟子,季羨林先生承接上一輩師長的衣缽,晚年不遺余力地捍衛(wèi)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的貢獻、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東西方文化各自在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論斷。 本書文字是作者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相結合的精華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過本書的閱讀,讀者將從先生的體悟與沉思里,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東方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語境中,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強化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內容簡介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深厚滋養(yǎng)。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是一代學術大師季羨林先生關于國學和傳統(tǒng)文化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的文章選錄與發(fā)言整理,是季羨林先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彩解讀、對東方文化內涵的精辟分析、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理性論述和對四大文化體系的深刻總結。 在跨入21世紀后不久,季羨林先生就開始思考、提出“大國學”,明確提出:“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傳統(tǒng)文化就是國學”。季羨林先生的“大國學”是和他本人超過一個甲子的成就輝煌的專業(yè)學術研究密切相關的,絕非鑿空立說。面對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全球占主導的西方文化是否會逐步讓位于東方文化?季羨林先生對以上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這本《風物長宜放眼量》中給以解答。 本書再現了季羨林先生作為一代“學術大師”的思想足跡,先生娓娓道來,沒有一般學術文章的艱深難懂,卻又處處充滿真知灼見、論述高屋建瓴。無論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愛好者、大眾讀者還是傳統(tǒng)文化的專業(yè)研究者,《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都是值得一讀的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精要讀本。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目錄
編者的話
**輯 國學漫談 2
國學應該是“大國學” 2
國學漫談 3
論書院 5
作詩與參禪 8
從中國文化特點談王國維之死 18
推薦十種書 19
第二輯 民胞物與,天人合一 21
中國文化的內涵 21
略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特點 23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 25
“天人合一”新解 34
關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41
第三輯 要拿來,更要送去 54
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化 54
拿來和送去 56
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 57
從哲學角度看中餐與西餐 58
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59
第四輯 西方不亮東方亮 63
東方文化 63
東方文化與國學 66
議論東西方文化的意義 69
西方不亮東方亮 71
第五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77
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 77
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 78
東學西漸與“東化” 81
東方文化拯救人類 85
風物長宜放眼量-季羨林談傳統(tǒng)文化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6~2009.7.11),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季羨林全集》(30卷)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