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989870
- 條形碼:9787505989870 ; 978-7-5059-898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長期致力于藝術基礎理論研究和藝術學學科建設,有關論文影響深廣。 本書收入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現在近30年有關藝術基礎理論和藝術學方面的主要論文,按內容分為六輯:一、藝術新狀態與新格局,描述新時期我國藝術格局所發生的深刻變化、藝術所呈現的新狀態;二、藝術本質與功能,是對藝術理論核心問題藝術本質與功能的新思考,包括對通律論這一藝術學根本道路以及藝術學方法論的探討;三、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學、藝術史哲學,是對構成藝術學的三大支柱即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史的元科學研究;第四、五、六輯分別集中探討了藝術學中三大重要分支學科:比較藝術學、藝術類型學和民族藝術學。本書所收論文上及20世紀80、90年代、下至21世紀00、10年代,見證了我國新時期藝術理論和藝術學的發展歷程,成為該時期我國藝術理論與藝術學所走過道路的一個縮影。
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到現在近30年有關藝術基礎理論和藝術學方面的主要論文, 所收論文上及20世紀80、90年代、下至21世紀00、10年代, 見證了我國新時期藝術理論和藝術學的發展歷程, 成為該時期我國藝術理論與藝術學所走過道路的一個縮影。
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目錄
**輯 藝術新狀態與新格局
開放的藝術
藝術格局新變的理論啟示
文學還是藝術的中心嗎
新時期美術思潮尋蹤
戲劇藝術對文學性的輕忽
更好的藝術,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第二輯 藝術本質與藝術功能
藝術本質論——從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看藝術的本質
再論從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看藝術的本質——兼與邵建同志商榷
也談超越他律與自律——一種“通律論”的設想
通律論的藝術學研究
藝術功能的獨立性與開放性
第三輯 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學、藝術史哲學
建設有中國特色藝術理論應做的幾項工作
藝術理論與中國當代
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史的整理與建構
《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主題史》導言
在精神生活語境中觀照藝術——藝術研究文化視角之我見
藝術學研究“田野方法”隨感
藝術理論應關注藝術語境研究——《藝術語境研究》序
藝術批評:藝術審美理想的調節機制
藝術批評的“接受”及其分類藝術批評的描述、解釋與規范——一種元批評學的構想
藝術史哲學初探
20世紀中國藝術史哲學研究
第四輯 比較藝術學
比較藝術學:藝術世界系統聯系之“橋”
比較藝術學的功能與視界
比較藝術學:現狀與課題
比較藝術學在今日藝術學學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藝術比較研究的嶄新收獲——幾種比較藝術學新著評介
第五輯 藝術類型學
什么是藝術類型學——藝術類型學研究之一
藝術的幾種主要分類——藝術類型學研究之二
藝術風格:作為類型學現象——藝術類型學研究之三
試論藝術的邏輯分類體系
藝術的自然分類體系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
藝術類型學視野中的攝影文學
《藝術類型學》簡介
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中的藝術類型學研究
第六輯 民族藝術學
民族藝術學試想/民族藝術學再談
“西方的”不等于“世界的”——關于“民族藝術”的一點思考
人類藝術基因庫與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中國20世紀學術視野中的“民族藝術”
代跋:加強藝術的基礎理論研究——藝術學家李心峰訪談(龐維天)
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相關資料
《中國藝術學文庫》編輯委員會
顧問
(按姓氏筆畫)
于潤洋王文章葉 朗
鄔書林張道一靳尚誼
總主編
仲呈祥
開放的藝術:走向通律論的藝術學 作者簡介
☆李心峰,本名李新風。1958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學位)委員會副主席。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圖書館常務副館長、館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藝術學、文藝學、日本美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主持完成并出版國家級課題《藝術類型學》(1998、2013)、《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主題史》(2006)、《中華藝術通史夏商周卷》(2006)、《日本近現代美學研究》(2014);出版專著《現代藝術學導論》(1995)、《元藝術學》(1997、2014);論文集《開放的藝術》(2014)、《藝術學論集》(2014);合著《文學概論新編》(1986,2000)、《美學概論》(2003,2013)、《戰后日本哲學思想概論》(1996;日文版,1999)、《藝術/葛藤的現場》(日文版,2002)、《中華藝術通史導論》(2010)、《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2006、2008、2013)、《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現狀與對策》(2012)等20余種;譯著《魯迅》([日]竹內好著,1986);主編譯文集《藝術類型學資料選編》(與陸梅林先生共同主編)、《國外現代藝術學新視界》;合譯多種;發表學術論文及評論200余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