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余光中美學評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11273
- 條形碼:9787550711273 ; 978-7-5507-1127-3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余光中美學評析 本書特色
本書論析的是詩、繪畫、翻譯、語言、文化地理,往往更涉及其間的關系。有不少段落如果當散文甚至美文來讀,也許更好。例如《邊緣,中心,跨界》的第四大段,或是《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和《捕光捉影緣底事》的全文,如果收入我的散文集中,該也不致顯得唐突。正常的論文照理不可以“感情用事”,應該做到cerebral ;我的評論不守幫規,時常出軌,演為figurative,但是后面仍是有知性支撐的,要說的道理還是傳過去了。另一項出軌,便是不列批注,不附書目,正文之后沒有“隨扈”,欠缺正式論文的格局。其實多加批注,詳列書目雖然是學術論文的“基本功”,并不是什么難事。一篇評論真正可貴的是有洞見,與根據這些洞見得來的評斷甚至評價。 艾略特不但是二十世紀的大詩人,更是影響深遠的批評大家。他的許多評論文章都沒有這些批注或書目,但憑了他的高瞻遠矚,憑了他恢宏的文學史甚至文化史觀,憑了他清明的分析與暢達的文筆,他的見解往往深入淺出,令人折服。更重要的是:他雖然不用系統嚴密的理論,更少乞援于繁瑣的術語,但身為重要詩人,僅憑當行本色的創作經驗,說話自然就有權威,至少比一般純學者更有權利。十八世紀的約翰生博士也是如此,短短一段文章,比較朱艾敦與頗普的長短得失,字斟句酌,說理透徹,比喻鮮活,評價精準,一席話勝過百頁的論文。所以能夠如此,除了他博學深思之外,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在詩、散文、小說三方面都有貢獻,因此創作之道能窺其虛實,手既能高,眼必不低。何況一篇評論如果高明得能夠傳后,應該不愁沒有人來批注: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劉勰的《文心雕龍》,都是顯例。 余光中 二○一四年七月于高雄
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余光中美學評析 內容簡介
本書的文字優美,文章均為中國內地首次出版,精裝印制,是一本難得的佳作。
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余光中美學評析 目錄
舉杯向天笑 1
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 11
捕光捉影緣底事 20
讀者,學者,作者 29
成語和格言 45
邊緣,中心,跨界 64
離心與向心:眾圓同心 80
論詩絕句的聯想 92
創作與翻譯 105
翻譯之教育與反教育 131
虛實之間見功夫 149
翻譯之為文體 165
文法與詩意 179
葉慈少作兩首 185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余光中美學評析 作者簡介
余光中,臺灣詩人、作家。祖籍福建泉州,1928年生于南京,1947年考入金陵大學外語系,1948年隨父母遷至香港,次年赴臺,就讀于臺灣大學外文系,后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后,歷任多所知名大學教授。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多次獲文學大獎,被譽為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之一。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