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遼寧工業經濟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50629
- 條形碼:9787509750629 ; 978-7-5097-506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寧工業經濟史 本書特色
本書立足于歷史基礎、發展環境、思想觀念、資源賦存等路徑依賴因素,對于遼寧工業經濟發展的必然性進行系統的分析,開拓遼寧老工業基地問題研究的全新視野,有利于全方位地切實把握遼寧工業發展因素、動力和特征,辨析遼寧工業經濟體制和結構形成、發展、轉換的內在依據和歷史取向,破除現存的非歷史的、演繹性結論的影響,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經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理論和決策的科學依據。
遼寧工業經濟史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歷史基礎、發展環境、思想觀念、資源賦存等路徑依賴因素,對于遼寧工業經濟發展的必然性進行系統的分析,開拓遼寧老工業基地問題研究的全新視野,有利于全方位地切實把握遼寧工業發展因素、動力和特征,辨析遼寧工業經濟體制和結構形成、發展、轉換的內在依據和歷史取向,破除現存的非歷史的、演繹性結論的影響,為遼寧老工業基地經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理論和決策的科學依據。
遼寧工業經濟史 目錄
**篇 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演變過程中初興的遼寧工業(1840~1931年)
**章 遼寧近現代工業發展的區域環境與手工業基礎
**節 區域環境和行政歷史沿革
第二節 遠古至隋唐時期遼寧手工業的發展
第三節 遼金至清前期遼寧的手工業
第二章 遼寧近代工業的發端
**節 遼寧近現代礦冶產業的出現
第二節 輕工業的早期發展
第三節 營口開港及遼寧*初的進出口貿易
第四節 遼寧工業發端與外國資本進入
第三章 遼寧民族工業的興起
**節 遼寧近代官辦礦業的興起
第二節 率先發展的輕紡工業
第三節 機械與軍工產業的初步發展
第四節 工人隊伍的形成與生產環境
小結
第二篇 工業化初期畸形發展的工業經濟(1932~1949年)
第四章 日本軍國主義統治下重化工業“超前”發展
**節 日本軍國主義對遼寧工業企業的掠奪
第二節 設立經濟統制決策機構推行經濟統制體制
第三節 建立特殊會社體制管理工業
第四節 “滿鐵”對東北經濟的操縱
小結
第五章 殖民地工業經濟體制與畸形工業結構
**節 **次《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劃》及其實質
第二節 進一步加強軍國主義的經濟統制
第三節 民族輕工業的凋敝與日資壟斷的形成
第四節 “滿洲重工業株式會社”的成立及其使命
第五節 勞動統制進一步加強與工人的反抗斗爭
小結
第六章 全面經濟統制下的瘋狂掠奪與殖民工業經濟崩潰
**節 第二次《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劃》和實施《戰時緊急經濟方策要綱》
第二節 對能源和基礎原料的空前掠奪
第三節 機械工業軍工化
第七章 蘇軍的強拆與國共兩黨戰爭形勢下的遼寧工業
**節 蘇軍對東北日資工礦業的拆遷
第二節 國民黨接收后的遼寧工業
第三節 解放區經濟恢復
小結
第三篇 遼寧工業化的大發展與波折(1949~1977年)
第八章 “三年恢復”時期的遼寧工業經濟
**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綱領
第二節 遼寧工業經濟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第三節 遼寧工業的恢復與國營經濟的建立
第四節 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生產的恢復與改造
第五節 恢復時期遼寧工業的建設與發展
第六節 對恢復時期遼寧工業發展建設的幾點認識
第九章 “過渡”時期遼寧工業的改造及發展
**節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第二節 對個體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業的改造
第三節 “一五”計劃與高度集中的工業經濟管理體制的形成
第四節 “一五”計劃時期遼寧工業建設與發展所取得的成就
第五節 老工業基地形成時期的遼寧工業結構特征
第六節 “一五”時期遼寧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十章 “大躍進”時期的遼寧工業經濟
**節 工業生產建設的“大躍進”指導思想
第二節 遼寧工業生產建設的“大躍進”
第三節 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首次探索
第四節 以“鞍鋼憲法”為標志的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
第五節 工業生產建設成就與“大躍進”的教訓
第十一章 調整時期的遼寧工業經濟
**節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提出的背景
第二節 遼寧工業在調整中的總體發展情況
第三節 遼寧工業重點行業的調整
第四節 調整時期工業管理體制和企業管理方式的變化
第五節 調整時期遼寧工業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六節 調整時期遼寧工業發展成就與經驗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遼寧工業
**節 遼寧“三五”“四五”時期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第二節 遼寧工業發展過程與結構變化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遼寧主要工業行業的發展
第四節 遼寧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再探索
第五節 “文化大革命”期間遼寧工業發展的成就與問題
第四篇 老工業基地在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中走向振興(1978~2010年)
第十三章 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試行以“放權讓利”為特征的工業體制改革
**節 中共遼寧省委第五次代表大會與經濟發展戰略轉變
第二節 遼寧工業生產的恢復與調整
第三節 以擴大國有企業自主權為特征的工業經濟體制改革
第四節 工業生產建設的主要成就和經驗
第十四章 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與“東北現象”顯現
**節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確立市場取向改革目標
第二節 遼寧啟動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制訂第七個五年計劃
第三節 1985~1991年遼寧工業經濟運行與發展態勢
第四節 遼寧工業經濟體制改革
第五節 工業經濟效益下滑與“東北現象”顯現
第六節 1985~1991年工業經濟發展總體評價
第十五章 雙軌制條件下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反衰退抗爭
**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與雙軌制階段的發展方針
第二節 “八五”至“九五”期間遼寧工業經濟的發展
第三節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開展國企“三年改革脫困”
第四節 非國有工業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小結
第十六章 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遼寧工業經濟初步振興
**節 遼寧工業發展的背景及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提出
第二節 2002~2010年工業經濟運行狀況及特點
第三節 經濟體制改革與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第四節 遼寧工業經濟結構概況
第五節 經濟結構調整中國有及非國有工業的發展
小結
第十七章 遼寧老工業基地由衰退步入初步振興的歷程
**節 1978年迄今遼寧工業經濟運行態勢
第二節 遼寧工業經濟部門結構的演進與調整
第三節 工業企業組織結構(企業市場結構)
第四節 企業技術結構
第五節 工業經濟的所有制結構
第六節 30年來遼寧工業布局結構及其變化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遼寧工業經濟史 作者簡介
鮑振東,1955年生于喀左縣城,蒙古族,研究生學歷。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遼寧省黨史黨建重點學科帶頭人,遼寧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共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大連大學碩士生導師,大連理工大學、中國刑警學院、沈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李向平,1950年12月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977年畢業于遼寧大學。從l980年至今一直在遼寧社會科學院從事區域經濟理論和區域經濟問題研究,重點研究中國老工業基地振興問題。曾先后擔任遼寧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專家、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王寶民,男,1954年12月29日生于遼寧省昌圖縣。1982年畢業后分配至開原市計劃委員會工作,1987年調入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1999年調入遼寧社會科學院。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