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品特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2265
- 條形碼:9787100092265 ; 978-7-100-0922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特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內首部大型、權威、全面的品特研究專著,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 書中以獨創形式解析了“品特戲劇”五大主題:“威脅的喜劇”、國民性批判、性與性別問題、“記憶的戲劇”、“政治戲劇”,以及“品特戲劇”四大藝術:真實與幻想、悲劇性與喜劇性、舞臺時空變化、獨創性的語言。五大主題是具有哲學意味的現代人類體驗,構成了“品特戲劇”的思想基石;四大藝術在人物、風格、結構與語言等戲劇要素上有所創新,使這些戲劇成為“品特式的”;而思想上的獨立性與藝術上的獨創性相輔相成,是貫穿品特創作的一條主線。 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不僅填補了國內對品特進行全面性研究這一領域的空白,而且可以成為其他學者進一步研究品特的基礎。
品特研究 內容簡介
1.哈羅德品特是20世紀英國戲劇的復興者、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品特式的”這個詞已經列入《牛津詞典》。本書是國內**部對品特戲劇進行全面研究的專著,作者提出“品特戲劇”的五大主題、四大藝術皆為獨創。該書不僅填補了國內研究品特在專題化方面的空白,而且可以成為其他學者進一步研究品特的基礎。 2.作者華明在國內品特研究領域具有權威性。華明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讀中央戲劇學院期間,就將品特研究作為博士論文主題,比起國內大多數研究者(2005年品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才受到國內廣泛關注),華明是較早關注并研究品特戲劇的專家;2010年,華明成為品特獲諾貝爾文學獎《歸于塵土》的中文版譯者;2012年,《品特研究》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品特研究 目錄
**章 品特生平與思想、創作分期與藝術傳統
**節 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創作分期與藝術傳統
第二章 空間中的恐懼——“威脅的喜劇”
**節 “房間(房屋)一家庭”的破滅:《房間》、《微痛》
第二節 “房間(地下室)一組織”內部的戰爭:《送菜升降機》
第三節 家庭與組織的對立:《生日晚會》
第四節 恐懼:現代空間意識
第三章 國民性批判——現實主義家庭戲劇之一
**節 下層的悲劇性、喜劇性與鬧劇色彩:《看門人》
第二節 上層的虛榮與衰亡:《無人之境》
第三節 國民性一民族性批判
第四章 性與性別問題——現實主義家庭戲劇之二
**節 陽物中心主義的瓦解:《一夜外出》、《夜校》、《時裝展會》、《茶會》
第二節 女性的崛起:《情人》、《回家》、《地下室》、《背叛》
第三節 女性主義色彩
第五章 對時間的沉思——“記憶的戲劇”
**節 時間與記憶:《風景》、《沉默》、《往日》、《獨白》
第二節 時間與死亡:《無人之境》、《月光》、《歸于塵土》
第三節 向死而生:現代時間意識
第六章 對于權力與暴力的批判——“政治戲劇”
**節 “餐桌戲劇”:《確切》、《聚會時刻》、《慶典》
第二節 “迫害戲劇”:《送行酒》、《山地語言》、《新世界秩序》
第三節 歸于塵土:《歸于塵土》
第四節 批判專制暴力,超越民主話語
第七章 戲劇藝術
**節 真實與幻想結合的情境
第二節 悲劇性與喜劇性結合的風格
第三節 舞臺時間與空間的創新
第四節 獨創性的戲劇語言
結論
引用文獻
附錄一 品特年表
附錄二 品特著作
附錄三 品特作品獲獎
附錄四 品特榮譽.獲獎
附錄五 品特榮譽學位
索引
后記 顯示部分信息
品特研究 作者簡介
華明,男,1949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央戲劇學院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美國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從事影視、戲劇、文學研究,通曉英語、日語。參與國家社科項目《二十世紀西方戲劇》和教育部重大項目《當代西方文藝思潮評析》。著有《崩潰的劇場——西方先鋒派戲劇》等3部專著,《荒誕派戲劇》、《歸于塵土》和《與眾不同》等10部譯著。本書《品特研究》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