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11418
- 條形碼:9787516611418 ; 978-7-5166-114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 本書特色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整篇著作的理論陳述富有條理,視角新穎獨特。著作研究的主題是戴乃迭的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結合對戴乃迭代表譯作的分析,對戴乃迭文化身份的特點作了深入的探索。王惠萍指出,從宏觀角度看,戴乃迭具備雙重民族文化身份,在翻譯活動中主要體現為雜合性、協商性、流動性的特點。而從微觀角度看,戴乃迭又具備女性文化身份,這與她的雙重民族文化身份是交相輝映的,戴乃迭在譯介新時期女性作家作品時,充分關注了中國女性的現狀,凸顯了作品的女性主題。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 內容簡介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詳細梳理了現代翻譯理論和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發展,在論述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對翻譯學科影響的基礎上,深入闡釋了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幾個重要概念:翻譯、權力、譯者主體性、文化身份和異化翻譯,體現了對西方翻譯理論嫻熟的運用。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 目錄
**章緒論
1.1研究緣起與背景
1.2研究意義與目標
1.3研究方法與創新
1.4研究內容與框架
1.5本章小結
第二章研究基礎
2.1翻譯研究學科的發展
2.1.1翻譯研究學科的奠定
2.1.2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
2.2后殖民翻譯理論的形成
2.2.1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發展
2.2.2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發展
2.2.3翻譯研究的權力轉向
2.3后殖民翻譯理論的重要概念
2.3.1翻譯
2.3.2權力
2.3.3譯者主體性
2.3.4文化身份
2.3.5異化翻譯
2.4戴乃迭譯介活動的相關研究
2.4.1相關期刊論文和碩博士論文
2.4.2相關著作
2.5本章小結
第三章戴乃迭譯介活動綜述
3.1戴乃迭生平簡介
3.1.1童年的記憶
3.1.2重圓中國夢
3.1.3多舛人生路
3.1.4永恒的微笑
3.2戴乃迭譯介活動的不同階段
3.2.1 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嘗試奠基期
3.2.2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發展成長期
3.2.3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挫折停滯期
3.2.4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成熟高產期
3.3戴乃迭獨立譯介的主要作品介紹
3.3.1現代文學作品
3.3.2當代文學作品
3.4戴乃迭譯介作品的接受效果
3.4.1專業人士的評價
3.4.2普通讀者的評價
3.5本章小結
第四章戴乃迭的雙重民族文化身份與其譯介活動
4.1戴乃迭的雙重民族文化身份
4.1.1中國——一生的眷戀
4.1.2英國——不變的故土
4.1_3“我有兩個祖國”
4.2戴乃迭的翻譯風格——以《邊城》英譯為例
4.2.1戴乃迭的翻譯觀
4.2.2《邊城》四個英譯本語料庫簡介
4.2.3《邊城》四個英譯本語料庫統計結果
4.2.4《邊城》四個英譯本的實例對比分析
……
第五章戴乃迭的女性文化身份與其譯介活動
第六章結論
附錄1論文圖表索引
附錄2戴乃迭翻譯作品目錄
附錄3戴乃迭著述目錄
附錄4與赫曼斯教授的談話摘錄
參考文獻
后 記
后殖民視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與譯介活動研究 作者簡介
王惠萍,女,1973年7月生于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現任教于上海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從事翻譯與文化研究。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應著名翻譯學者MonaBaker之邀,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習一年。近年來,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權力與操縱——也談林紓的翻譯》《東方學與中國文化身份建構》《女性主義視角下的戴乃迭譯介活動研究——對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的譯介》等多篇學術論文,并主持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譯者的文化身份與譯者的職責——20世紀外籍代表譯者英譯中文著作之策略研究”(批準號:11YJC740101)。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