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耕研問學-祝帥書法作品及文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50957
- 條形碼:9787503950957 ; 978-7-5039-509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耕研問學-祝帥書法作品及文獻 內容簡介
《耕硯問學:祝帥書法作品及文獻》精選書法家祝帥的作品一百余幅。全書共分三個部分**部分是作者的學術論文與隨筆、雜感。第二部分是作者近年來的各種書法體創作探索性作品,*后是作者歷年來師友對其的點評與指導,全書概括性的帶領讀者了解作者的藝術歷程與創作之路。 在《耕硯問學:祝帥書法作品及文獻》的*后還有作者對自己藝術簡歷與創作文法目錄和年歷表,對相關讀者有幫助輔導作用。
耕研問學-祝帥書法作品及文獻 目錄
變革與轉型——2011年中國書法發展述評
當代書風何以趨同?
展廳時代:把當代創作導向何方?
專業化給書法帶來什么?
書法研究與當代文化生態
當代書法何以不能“技進乎道”?
當代篆刻創新的三個基點
我看“女性書法”
中國書法“走出去”的層次與愿景
中國書法:由“量”及“質”的海外傳播
中國現代書法的歷史格局與當代走向
學書當溯源
當皇帝愛上書法
S城的一件小事
繁簡體轉換:當代藝術古籍整理之痛
行書漫談
讀邱振中《書法》
怎樣進入“愉快的書法”?——讀邱振中教授新著《愉快的書法:進入書法的24個練習》
怎樣敘述中國當代書法史?——讀李一、劉宗超新著《新中國書法六十年》
知人論世學造精微——讀祁小春博士新著《王羲之<十七帖>匯考》
為學日益為藝日新——序“為藝日新——中央美院博士書畫十八人展”
缺乏格局與氣度的當代書法
當代書法為何廉價?
師友集評
在歷史和含蘊的隱微處一《祝帥書法作品集》前言 邱振中
探書法之奧寫文化情懷一品評祝帥書法 李一
文質彬彬君子風一祝帥其文其書其人印象 白銳
學養,穿越書寫的極限一祝帥書法論 邱正倫
性靈豁暢筆墨渾然一讀祝帥書法近作 路洪明
兼收并蓄文采精華一祝帥書藝絮語 楊簡茹
博學融通自出機杼一觀祝帥君書法 劉德龍
學藝相長再敘蘭亭——“祁小春、白銳、祝帥書法作品辰”前言 王晶
文共藝趣雅生墨象一陰澍雨、祝帥其人其藝印象 于洋
欣干所遇一“祝帥、陰澍雨書畫作品展”前言 吳洪
全國第九屆書學討論會祝帥一等獎論文點評
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頒獎詞——祝帥
宗緒升對話祝帥博士——《青少年書法報》書法博士系列訪談
藝事綜覽
祝帥書法論文目錄(截至2014午7月)
祝帥藝術簡歷(截至2014年7月)
后記
作者小傳十七帖>
耕研問學-祝帥書法作品及文獻 節選
行書作為正書演化而來的一種字體,在字形結構規律和方法上與楷書并無明顯的區別,書寫動作更快。行書的筆法、章法比楷書更自然、隨意,與草書相比又具備更加明顯的識別性,因此是日常書寫中*為實用的一種字體。盡管如此,書法史上行書的字形也多有約定俗成的寫法,學習行書字形宜從熟讀、背記歷代經典法帖入手,而不可根據楷書字形想當然地白行編造。 行書筆法與楷書相比更加復雜,早期優秀的行書范本多是中鋒、側鋒并用,書寫時筆毫轉換自如而又不失控制,但并沒有唐代楷書興起后的那種明顯的提按。今人學習行書多從唐楷起步,容易沾染上提按的習慣,這與書法史上早期行書的優秀范本并不一致。因此建議在學習行書的同時,宜多從秦漢魏晉之際墨跡入手,對于文書、簡牘、帛書等字體筆法都要細心領會,而不要單純依賴唐代楷書的筆法。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行書學習與創作也是一樣。因此,有必要在這里介紹-下行書創作的常用工具與使用方法。 用筆:毛筆的選用與個人書寫習慣密切相關,并無一定的標準與規范。相對而言,常見毛筆中,狼毫硬而韌,羊毫軟而柔,兩種毛筆各自適宜表現不同的風格與質感。筆者本人創作行書時喜用狼毫。 “筆放是草”,毛筆不宜長期保存,宜即買即用。選擇狼毫筆時,以純狼毫*佳,如筆毫全部出于同一只黃鼠狼則更佳,兼毫次之。筆桿以粗細適中、把持合手為宜。筆者行書作品多以萊州廣生筆莊、江西農耕筆莊、北京徐大成等筆莊出品的狼毫或兼毫毛筆創作,較易于表現線條的張力與彈性。 用墨:一般而言,使用研磨的墨要優于使用成品墨汁。墨汁含膠量大,粘稠度較高,但使用方便,墨汁與水的比例可根據個人書寫習慣調配,喜好濃墨或在萬年紅、金箔等材質上書寫時,還可選用中濃或超濃墨液。墨汁的品牌很多,筆者推薦使用“蒼鞏室”墨汁進行創作,利于表現接近研磨墨液的效果。在練習中,則可選用濃淡適宜的“紅星”墨液。但成品墨汁很難自然表現出墨色的濃淡變化。相對而言,使用墨條研磨的墨液顆粒層次豐富,濃淡變化自然,是書法創作的首選。 墨條如果保存得當,可以久放。初學者選用墨條,可以上海墨廠的“鐵齋翁”、“魯迅詩”、“萬壽無疆”等油煙101、102級墨條作為入門。近年來,筆者本人創作作品時多采用磨墨機研磨,所用墨條多采上海曹素功以及微州胡開文的油煙,淡墨作品偶爾也選用松煙。磨墨機速度過于均勻,故為產生墨色變化,通常墨好后還需要手研片刻。條件具備的,*好全部自行手工研磨。手工研磨時可使用水滴器皿,少量多次將水徐徐注入硯中。硯以石質顆粒適中、發墨性佳者為首選,水質宜采用常溫山泉水或礦泉水,而不宜使用內有漂白劑的城市自來水,更不宜用熱水、茶水等。研磨后的墨條,宜擦干、密封保存。北方城市干燥,墨條久置斷裂者,可使用專用的接墨膠粘合,不影響使用。 研磨好的墨液宜盡快使用,冬季*多放置兩三天,夏季一兩天,否則即有異味。但研磨好的墨液如放置一兩天后使用,往往呈現水墨分離的“宿墨”效果,在現代書法創作中具有特殊的表現力。 用紙:宣紙以產地安徽宣稱命名。從制作工藝來區分,宣紙有生、熟之分,越生的宣紙滲水性能越高,越熟的宣紙滲水性能越低。行書創作時可根據不同的理想效果選用,一般以半生熟的宣紙為宜。根據檀皮的有無及其含量的多少,宣紙又可分為特種凈皮、凈皮、棉料和皮紙等種類,書法創作一般選用特種凈皮和凈皮宣紙。初學者應學會分辨宣紙的正反面,使用正面進行創作。 宣紙利于久存。如保存得當,經年的宣紙往往沒有新紙的燥氣,色澤也漸趨自然,書寫更為流暢。有條件的書法愛好者,可以提前多量購買宣紙保存使用。凈皮、特凈皮宣紙,以檀皮多、顆粒細膩、滲化自然者為佳。 ……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