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0984
- 條形碼:9787108050984 ; 978-7-108-05098-4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 本書特色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作者薩特)一書是根據(jù)gallimard書店法文1981年版翻譯的。薩特在法國是一位比較特別的哲學家,他的哲學受到德國哲學深刻的影響,比一般法國哲學家的哲學著作要艱澀得多。因此,《存在與虛無》在法國人看來也是一本相當難讀的書。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前三部分是要解決現(xiàn)象學本體論的基本觀點問題:薩特確定了存在的范疇,確定了自為的存在的結構與特性及其存在規(guī)律。在這個基礎上,后面兩部分主要探討自為的存在與其他的自為的存在、與自在即與處境的具體關系,從而論證了人的自由,并且*終以現(xiàn)象學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倫理意義,這也是“現(xiàn)象學本體論”的落腳點。 本書出版于1943年,此書的出版宣告了作為哲學家的薩特的誕生,他開始運用自己獨立的思想觀點和哲學詞語述說他對世界的理解。全書分四個部分:**部分論述虛無問題;第二部分論述自為的存在;第三部分論述為他人;第四部分論述擁有、作為和存在。 這部著作的確具有獨特價值,它是自黑格爾以來新的精神現(xiàn)象學。薩特終于找到了解決自己根本難題的哲學,那不是任何一種現(xiàn)成的哲學思想,而是他自己經(jīng)過十年探索得出來的。 他的哲學主要思想來源,從傳統(tǒng)來講,一個是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一個是笛卡爾的理性哲學。而更多的是他自己對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關于自由和偶然性的思想,也關涉到他同女人的關系、愛情、性欲、肉體、……他把這一切都揉和在一起,以一種哲學體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 目錄
一、現(xiàn)象的觀念
二、存在的現(xiàn)象和現(xiàn)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體論證明
六 自在的存在
**卷 虛無的問題
**章 否定的起源
一、考問
二、否定
三、虛無的辯證法概念
四、虛無的現(xiàn)象學概念
五、虛無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一、自欺和說謊
二、自欺的行為
三、自欺的“相信’
第二卷 自為的存在
**章 自為的直接結構
一、面對自我的在場
二、自為的人為性
三、自為和價值的存在
四、自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自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時間性
一、三維時間的現(xiàn)象學
二、時間性的本體論
三、原始的時間性和心理的時間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一、作為自為與自在關系類型的認識
二、作為否定的規(guī)定
四、世界的時間
五、認識
第三卷 為他
**章 他人的存在
一、難題
二、唯我論的障礙
三、胡塞爾,黑格爾,海德格爾
四、注視
第二章 身體
一、作為自為的存在的身體:人為性
二、為他的身體
三、身體的本體論第三維
第三章 與他人的具體關系
一、對待他人的**種態(tài)度:愛、語言、受虐色情狂
二、對待他人的第二種態(tài)度:冷漠、情欲、憎恨、性
虐待狂
三、“共在”(mitsein)和“我們’
第四卷 擁有、作為和存在
**章 存在與作為:自由
一、行動的首要條件便是自由
二、自由和人為性:處境
三、自由與責任
第二章 作為和擁有
一、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二、作為和擁有:占有
三、論揭示了存在的性質
結論
一、自在和自為:形而上學概要
二、道德的前景
附錄:譯后記
修訂版說明
薩特生平、著作年表
主要術語譯名對照表(法―漢)
存在與虛無-修訂譯本 作者簡介
讓·保羅·薩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國作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19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哲學,后任中學哲學教師。1933年在柏林法蘭西學院哲學系學習。二戰(zhàn)爆發(fā)被應征入伍。1940年被德軍俘虜,次年獲釋,后參加法國地下抵抗運動。 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優(yōu)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薩特是法國戰(zhàn)后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學著作有《想象》、《存在與虛無》、《辯證理性批判》和《方法論若干問題》。這些著作已成為二十世紀資產(chǎn)階級哲學思想發(fā)展變化的重要思想資料。 薩特把深刻的哲理帶進了小說和戲劇創(chuàng)作,他的中篇《惡心》,早已被承認為法國當代文學名著。他的戲劇創(chuàng)作成就高于小說,一生創(chuàng)作9個劇本,其中《蒼蠅》、《間隔》等。《恭順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劇,揭露美國種族主義者對黑人的迫害,并對反種族歧視的普通人民的覺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劇體現(xiàn)了他主張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思想。 1955年,薩特和終身伴侶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訪問中國。1964年,乳墊文學院決定授予薩特諾貝爾文學獎金,被薩特謝絕,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給予的榮譽。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說《惡心》和劇本《蒼蠅》、《問隔》、《恭順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