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昆曲演唱理論叢書-全4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46055
- 條形碼:9787108046055 ; 978-7-108-0460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昆曲演唱理論叢書-全4冊 本書特色
《曲律》僅以千字篇幅,條例清晰、簡潔扼要地闡述了昆曲演唱表演之津梁。涉獵呼吸、發聲、吐字、四聲、行腔、板眼、曲趣等諸多聲樂理論。昆曲演員向來奉《曲律》為必學之經典。作者魏良輔在昆曲藝術發展進程中,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明嘉靖、隆慶年間,由他主導吸取北曲和海鹽腔、弋陽腔之精華,進行一系列改革創新,形成細膩、婉約的昆曲新腔。 《方諸館曲律》由明代戲曲作家、曲論家王驥德所著。內容涉及戲曲源流、音樂、聲韻、曲詞特點、作法,并對元、明不少戲曲作家作品加以品評。作者在書中**次對南北曲的創作進行了分門別類、比較詳盡的探討。 明代戲曲聲律家沈寵綏所著《度曲須知》一書將南北曲之源流、格調、字母、發音、歸韻諸種方法,一一辨析其故,使度曲者有規則可循。故清初學者李光地盛贊他“有功于詞曲”。因其書系作者度曲實踐經驗之積累,故此后至今昆劇演員常用為唱曲之依據。 《樂府傳聲》為清初戲曲音樂家徐大椿所著,他總結了明代曲家魏良輔、沈寵綏等人的經驗,又有所發展和創造。所論包括字音、發聲及口形、樂曲情感的處理、演唱的一般基本知識等詞曲唱法中的主要環節。
昆曲演唱理論叢書-全4冊 內容簡介
昆曲演唱藝術博大精深,其所蘊含有美學思想與藝術原理現代人多不易了解.詞樂曲唱是一種經過上千年實踐的藝術,昆曲演唱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演唱理論也是為演唱服務的,古人對昆曲總結性的經典讀物,雖然精簡,但對大多數讀者而言,仍有閱讀困難,所以這套叢書是在古人著述的基礎上,對原文作盡可能的詳盡注釋,使昆曲的專業人士與愛好者,能夠以為借鑒,并通過藝術實踐檢驗這些理論的正確性.這些經典,對當今昆曲的傳承和發展,無疑有一定的幫助.
昆曲演唱理論叢書-全4冊 目錄
王驥德《方諸館曲律》
沈寵綏《度曲須知》
徐大椿《樂府傳聲》
昆曲演唱理論叢書-全4冊 作者簡介
古兆申(1945---),筆名古蒼梧。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早年活躍文壇,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及赴法國進修現代文學。曾任臺灣《漢聲雜志》主編、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學術總監。 近年致力于昆曲研究及推廣,曾任香港大學昆曲研究項目研究員,為浙江昆劇團改編《牡丹亭〉〉,《暗箭記〉〉及為上海昆劇團改編《蝴蝶夢〉〉,著有昆曲美學論文多種。 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講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