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意大利與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07795
- 條形碼:9787213107795 ; 978-7-213-1077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意大利與中國 本書特色
提到意大利與中國的關系,中國人的腦海里必然會想起羅馬帝國的中國絲綢、元朝時來華的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明末來華的耶穌會士利瑪竇。然而,兩國的交往史絕不止此。白佐良和馬西尼兩位意大利學者的這部著作,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角度,闡述了兩千多年來的雙方交往史,特別是明末以來更加密切的聯系,包括在商貿、外交、科技、美術、宗教、文藝等多方面意大利對中國的影響,還有各式各樣曾經走訪意大利的中國教徒、外交官和學者的新奇見聞,以及他們對中國的影響。這本書既讓我們了解兩國友誼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期盼今后雙方的交往更加寬廣。
——榮新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本書綜合正史、志書、文集、游記等中西文**手史料,從比較、跨文明和全球史的視野,對意大利與中國兩千年文明互鑒的歷史,做了全景式系統的描述,是作者在中西關系史領域長期耕耘的成果結晶,已成為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領域的典范之作。全書融會貫通,雅俗共賞,行文深入淺出,敘事生動活潑,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力和駕馭史料的才能,無疑將為中西文明交流提供歷史借鑒。
——韓琦(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該著作不僅回顧整理了重要的史料,而且吸收了大量前所未見的中西文獻,論及許多不為人知卻別具一格的人物。讀來頗有趣味。……我們還能從書中獲取很多信息,涉及中國對意大利的文學影響、意大利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19世紀游歷歐洲和意大利的中國外交家和旅行者。
——謝和耐(法國著名漢學家、歷史學家)
這部作品的質量和連貫性堪稱高水平,并引用了現代漢學的*佳成果。它的敘事語言也十分生動活潑,這在學術著作中是罕見的。
——《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意大利與中國 內容簡介
中國和意大利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分別是中西方文化的搖籃,兩國間的交往也歲月綿長。這是一部全面探索意中關系史的名著,橫跨兩千多年,介紹了從古羅馬時期到1911年間中國和意大利交往的歷程,追溯了兩國關系目前的突出階段,呈現了兩國思想和文化交流中的代表人物,重點分析了兩國在彼此心目中形象的變遷,對兩國交往過程中*為突出和*有趣味的事件加以敘述,譜寫了西學東漸、中學西傳的動人篇章。
本書由享譽中外的有名漢學家白佐良、馬西尼通力合作寫成,充分展現了兩位作者的深厚漢學功底,他們在歷史“重建”的過程中,旁征博引大量的中西史料和證詞,娓娓講述了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相遇的過程和影響。
意大利與中國 目錄
中譯本新序/1
前言/1
**章 未曾謀面的羅馬人和中國人/1
1. “人離得愈遠愈受敬重”/1
2 他們不總是互相恭維/9
3 羅馬人和中國人從未兵戎相見?/12
4 正在消失的神話和還在流傳的神話/15
第二章 初次接觸: 意大利人、中國人和蒙古人/20
1. 蒙古“和平”時期之利/20
2 西西里島: 中國文人筆下的意大利**個地區/23
3 新奇而怪異的稱呼/25
4 蒙古時代在中國的意大利人: 商人/26
5 蒙古時期在中國的意大利人: 宗教人士/32
6 馬可·波羅/39
7 男人丑陋,女人漂亮,而且漂亮極了/45
8 若望·馬黎諾里的出使: 他的見聞/47
9 若望·馬黎諾里使團: 中國人見到的天馬/51
第三章 第二次接觸中的耶穌會士和中國士大夫/55
1 明朝: 中國民族主義的勝利/55
2 尼古拉: *后離開的一位/57
3 *早到的人: 若望·達恩波利/58
4 葡萄牙人的霸道,中國人的詛咒/64
5 耶穌會士的抵達/66
6 杰出的人物: 利瑪竇/67
7 *早的中國故事,以中國為背景的**篇小說/76
8 首次自費環球旅行/83
9 一代巨人/88
10 艾儒略和衛匡國/92
11 艾儒略向中國人介紹的意大利/99
12 中國文人眼中的意大利/101
第四章 第二次接觸中的教皇和中國皇帝/107
1. 清朝的黃金時代/107
2. 禮儀之爭/110
3 一個死在中國監獄的人/116
4 是維多里奧·里喬,不是維多里奧·利奇/119
5 歷史學家和學者: 巴爾托利和馬加洛蒂/123
6 漢學之曙光/127
7 又一位自費環球旅行者/130
8 郎世寧/135
9 在那不勒斯的中國人/141
10 **個訪問意大利的中國人及其敘述/147
11 在意大利的“中國勇士”,在中國的“好女兒”/151
12 不同意見的聲音: 維科、巴雷蒂……/157
13 阿爾菲耶里也……/163
第五章 被西方新列強拖著走的意大利: 商人與官員/166
1 新教傳教士/166
2 廣州貿易/167
3 “洋鬼子”/169
4 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172
5 地理著作中的意大利/177
第六章 中國發現歐洲和意大利: 外交人員和旅行者/183
1 西方技術和學習西方語言/183
2 從鴉片戰爭到1866年的意大利和中國/186
3 首批中國旅行者: 對技術的發現和對歐洲人的印象/189
4 首批到意大利的旅行者/198
第七章 從對技術的發現到羨慕歐洲體制/202
1 翻譯書籍和出版期刊/202
2 中國代表在西方/206
3 19世紀末,意大利在中國輿論界的形象/217
第八章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 意大利和中國在彼此文化中的形象/223
1 清帝國的滅亡/223
2 中國小說中的一個意大利人/224
3 對意大利和復興運動的興趣/228
4 中國在意大利/235
第九章 子不語/248
參考書目說明/263
白佐良小傳/268
人名譯名表/273
注釋/289
意大利與中國 作者簡介
白佐良(1923—2001),意大利外交官、著名漢學家,一生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畢生致力于中國文化研究,他在遠東三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利用深厚的漢語功底及其對歐洲歷史和語言的深刻了解,掌握了大量有關中意兩國交往史方面的一手資料,發表了大量有關中國文學史、中西史的論著,將許多的中國經典和通俗文學作品翻譯成意大利文,在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馬西尼(1960— ),羅馬孔子學院院長、著名漢學家,師從白佐良先生。他發表了大量有關普通語言學、中西史、對外漢語教學、意大利傳教士在華活動的論著,曾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中意友好貢獻獎”和“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