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能源強度與經濟結構關系的數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13689
- 條形碼:9787550413689 ; 978-7-5504-136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能源強度與經濟結構關系的數量研究 本書特色
李潔、王波、彭定洪著的《中國能源強度與經濟結構關系的數量研究》首先界定能源強度和經濟結構的相關概念;然后檢驗各種經濟結構與能源強度之間數量關系的存在性:隨后建立中國能源強度影響因素綜合模型,研究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接著建立各地區能源強度的面板模型,研究各地區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的差異性影響;*后建立各地區能源強度對數面板模型,從經濟結構差異性角度探索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的計算方法。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1)中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存在性檢驗。 (2)基于通徑分析模型揭示了中國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的數量規律。 (3)基于固定影響不變斜率面板模型和變斜率面板模型研究了各地區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差異影響的數量規律。 (4)基于變系數對數面板模型,探索出一種計算中國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的方法。
中國能源強度與經濟結構關系的數量研究 內容簡介
目前結合中國及各地區實際,對經濟結構與能源強度數量規律的系統研究較少,尚未有文獻對在經濟結構約束下的中國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進行研究。本文主要用計量經濟學方法研究中國及各地區能源強度的特點,揭示各種經濟結構因素對中國及各地區能源強度影響的數量規律,探索計算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的方法。
中國能源強度與經濟結構關系的數量研究 目錄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相關文獻回顧
1.3.1 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總量關系的研究成果
1.3.2 中國經濟結構與能源強度關系的研究成果
1.3.3 節能潛力的研究成果
1.3.4 研究評述
1.4 本書的思路和基本結構
1.5 本書的主要創新
2 對能源強度的再認識
2.1 能源及能源強度的概念與理論綜述
2.1.1 能源與能源強度的概念
2.1.2 關于生活能源消費、生產能源消費與生產能源強度
2.1.3 關于能源及能源強度的理論綜述
2.2 辛國能源強度的特點
2.2.1 中國能源強度的走勢及特點
2.2.2 中國能源強度的國際比較
2.3 影響中國能源強度的因素分析
2.3.1 影響中國能源強度的主要因素
2.3.2 現階段中國能源及能源消費中的一些突出問題
3 與能源強度有關的經濟結構概念及其度量
3.1 能源強度研究中涉及的經濟結構概念
3.1.1 結構的基本涵義
3.1.2 有關能源研究的經濟結構綜述
3.1.3 本書對經濟結構的界定
3.2 本書研究中對經濟結構的度量
3.2.1 產業結構的度量
3.2.2 需求結構的度量
3.2.3 能源消費結構的度量
3.3 研究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影響的意義
4 產業結構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存在性檢驗
4.1 產業結構的基本概況及相關研究
4.1.1 扣國產業結構的基本特征
4.1.2 能源強度與產業結構關系的有關研究及述詞
4.2 三次產業結構與能源強度的數量關系檢驗
4.2.1 三次產業結構對能源強度影響的分解
4.2.2 工業增加值比重與能源強度的面板協整檢驗
4.3 高耗能行業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的檢驗
4.3.1 高耗能行業的界定
4.3.2 高耗能行業比重與能源強度的面板協整檢驗
4.4 本章小結
5 需求結構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的檢驗
5.1 需求結構的基本概況及相關研究
5.1.1 中國需求結構的基本特征
5.1.2 有關需求結構與能源強度關系的研究及述詞
5.2 投資率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的檢驗
5.2.1 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及加工
5.2.2 投資率與能源強度的協整檢驗
5.2.3 實證結論
5.3 本章小結
6 能源消費結構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的檢驗
6.1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基本情況和相關研究
6.1.1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特點
6.1.2 能源消費結構與能源強度關系的相關研究及述詞
6.2 煤炭消費比重與能源強度數量關系的檢驗
6.2.1 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及加工
6.2.2 煤炭消費比重與能源強度的協整檢驗
6.2.3 實證結論
6.3 本章小結
7 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數量規律的研究
7.1 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及加工
7.1.1 變量選取
7.1.2 數據來源及整理
7.2 通徑模型設定及影響路徑分析
7.2.1 通徑分析模型設定
7.2.2 影響路徑分析
7.3 變量問協整關系檢驗和模型估計
7.3.1 單位根檢驗
7.3.2 協整關系檢驗
7.3.3 模型估計
7.4 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的直接影響和問接影響分解
7.4.1 直接影響系數和殘余影響
7.4.2 間接影響系數
7.4.3 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和總影響
7.5 本章小結
8 地區經濟結構對能源強度差異影響數量規律的研究
8.1 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及加工
8.1.1 變量選取
8.1.2 數據來源及加工
8.2 地區能源強度不變斜率面板模型研究
8.2.1 面板單位根檢驗和面板協整檢驗
8.2.2 面板模型建模和估計
8.2.3 實證結論
8.3 地區能源強度的變斜率面板模型研究
8.3.1 模型設定
8.3.2 模型估計和檢驗
8.3.3 實證結論
8.4 本章小結
9 地區節能差異系數研究
9.1 地區能源強度概況和節能潛力的有關研究
9.1.1 地區能源消費概況
9.1.2 有關地區節能潛力的研究及述詞
9.2 地區經濟結構的差異性特征
9.2.1 地區經濟結構存在較大差異
9.2.2 地區經濟結構差異的原因分析 :
9.2.3 地區經濟結構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穩定性
9.3 基于變系數對數面板模型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
9.3.1 對數面板模型建模和估計
9.3.2 對數模型中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推導
9.3.3 各地區節能差異系數計算結果
9.3.4 地區節能差異系數結果驗證 :
9.4 本章小結
10 一些結論
10.1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
10.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實現節能目標的政策選擇
10.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致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