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45551
- 條形碼:9787508645551 ; 978-7-5086-45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 本書特色
繼《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之后,蔣勛先生全面系統梳理中國文學脈絡,以美學視角詮釋從先秦到現代近三千年的中國文學之美。在本冊中,蔣勛先生憑借深厚的美學功底及對現實生活的敏銳洞察,以平實的語言將唐代至現代中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娓娓道來,以文學特有的意境,觀照當下人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大家重拾對美與生命的感動。 韓柳文章的質樸自然,《游園驚夢》的夢幻純真,《紅樓夢》的青春與孤獨,張愛玲的荒涼凄艷,沈從文的平和沖淡……千年的文學之美、詩意與情思,經由蔣勛先生細致入微的解讀,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韓愈與柳宗元——文起八代之衰,重回質樸情懷,突現一代知識分子風范 元曲與關漢卿——寫興亡之感慨,寫市井之人情,傳達來自民間的感動 《水滸傳》——來自民間的叛逆,用小說講真話,為歷史的細節留影 游園驚夢——書寫青春的渴望與閑愁,尋找生命中的溫暖和知己 唐寅徐渭張岱——明代文學的“伏流”,掙脫八股窠臼,書寫個人的“真氣”與“性情” 《紅樓夢》——中國文學的“期末考”,每個人都能在這不朽的青春王國之中找到自己 民國文學——張愛玲荒涼,魯迅熱切,沈從文沖淡,傳統繼承與外來移植雙重作用之下盛放的百花園 臺灣文學——從“亞細亞的孤兒”到“原鄉人”,再到“臺北人”,文學聯通情感,文學使人接近
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 內容簡介
文學,是一種救贖。文學之美時而浪漫溫暖,使人超然于簡單的生活之上,掙脫現實的糾葛;時而傷感落寞,通過對傷痛的悲憫,使人反觀內心深處,獲得靈魂的凈化。 繼《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之后,蔣勛先生全面系統梳理中國文學脈絡,以美學視角詮釋從先秦到現代近三千年的中國文學之美。 《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與《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蔣勛說文學:從<詩經>到陶淵明》同屬“中國文學之美”系列,縱向跨越一千余年的文學史,涉及散文、散曲、雜劇、小說等多種文體。韓愈、柳宗元的自然質樸,《牡丹亭》的浪漫天真,張岱、徐渭的灑脫不羈,《紅樓夢》的青春風華,民國文學的百態千姿……蔣勛先生一一細細解讀,將文學內在的力量呈現于世人面前,古典情懷與現代感悟彼此映照,不執文字,但問真心。
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 目錄
重建古文的傳統
《祭十二郎文》:言有窮而情不可終
《送李愿歸盤谷序》:隱士的生命空間
《柳子厚墓志銘》: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
《送孟東野序》:不平則鳴
《鈷潭記》:清淡山水后的激情
《捕蛇者說》:民間的聲音
第二講 元曲與關漢卿
散曲與雜劇
《天凈沙秋思》:生命的落寞與流浪
《天凈沙秋》:歲月時序,永遠如此
留白創造偉大的時刻
關漢卿:響珰珰一粒銅豌豆
《單刀會》: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竇娥冤》:感天動地的力量
第三講 《水滸傳》:小說與歷史
說書人在講 故事
“定稿”之前
說唱文學的傳統
生命的美學形態
不斷豐富的口傳文學
來自民間的叛逆
用小說講 真話
第四講 游園驚夢
寫情
生命中的溫暖和知己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青春的渴望與閑愁
第五講 唐寅、徐渭與張岱
唐寅:不損胸前一片天
徐渭:筆底明珠無處賣
生命的不同形狀
張岱:“真氣”與“深情”
文學的性情
第六講 《紅樓夢》:青春王國
文學史的期末考
此系身前身后事
“青春”是《紅樓夢》的美學基礎
如果有一首詩,寫出了生命的結局
大觀園:寫實與象征之間的世界
寶玉是一個*善良的人
生命中爆發的力量
劉姥姥的“顛覆”
晚清小說的社會意識
第七講 民國文學
重逢“海上花”
“吶喊”與“彷徨”
“邊城”來的人
按住時代脈搏的文學
第八講 臺灣文學
書寫*熟悉的地方
文學使人靠近
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 作者簡介
蔣勛,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臺灣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后負笈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回臺灣。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長。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著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并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推廣工作,他認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