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智永真書千字文-精選放大法帖-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471803
- 條形碼:9787534471803 ; 978-7-5344-718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永真書千字文-精選放大法帖-五 本書特色
《精選放大法帖:智永真書千字文》真草二體,是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據載智永曾書《千宇文》八百本,散布江東諸寺,現傳世的有墨跡、刻本兩大類。紙本墨跡卷。冊裝。卷首已殘,僅存正文二百行,不避隋唐帝諱,又有數字與唐以來傳本不同,如“召”,后世本作“呂”等。據考此卷于唐代時即已傳入日本。原為谷鐵臣舊藏,故一稱“鐵臣本”。后歸小川為次郎。后有楊守敬、內藤虎等跋,多認為墨跡本為智永真跡,但清代楊守敬等疑為唐人臨本。石刻本。宋代薛嗣昌(薛紹彭弟)據長安崔氏藏真跡于大觀己丑(1109)刻石,今在陜西西安碑林。《金石萃編》載:帖共八石,石高八寸,寬二尺四寸,滿行十二字。其中避唐諱如“民”、“基”等字皆有缺筆,趙德甫斷為天寶以后人為之,見《語石》。此世稱“關中本”、“陜西本”。但原石已佚,現存碑林者為翻刻。故宮博物院有宋拓本,有題簽三:朱翼盒書二、王鐸書一。另松江(今上海松江區)學宮等處亦有翻刻本,而鎮江“寶墨軒本”則系由傳至清初之真跡上石,刻手為劉光暢,刻藝極精,書法極美,字體溫雅,但比“關中本”乏古意。此外還有“龍師起本”,缺首行十字,始于“龍師”云云,真跡傳入清顧文彬家,刻入《過云樓藏帖》,此本較上述各本更下,或疑為后人臨摹者。
智永真書千字文-精選放大法帖-五 內容簡介
《真草千字文》真草二體,是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據載智永曾書《千宇文》八百本,散布江東諸寺,現傳世的有墨跡、刻本兩大類。紙本墨跡卷。冊裝。卷首已殘,僅存正文二百行,不避隋唐帝諱,又有數字與唐以來傳本不同,如“召”,后世本作“呂”等。據考此卷于唐代時即已傳入日本。原為谷鐵臣舊藏,故一稱“鐵臣本”。后歸小川為次郎。后有楊守敬、內藤虎等跋,多認為墨跡本為智永真跡,但清代楊守敬等疑為唐人臨本。石刻本。宋代薛嗣昌(薛紹彭弟)據長安崔氏藏真跡于大觀己丑(1109)刻石,今在陜西西安碑林。《金石萃編》載:帖共八石,石高八寸,寬二尺四寸,滿行十二字。其中避唐諱如“民”、“基”等字皆有缺筆,趙德甫斷為天寶以后人為之,見《語石》。此世稱“關中本”、“陜西本”。但原石已佚,現存碑林者為翻刻。故宮博物院有宋拓本,有題簽三:朱翼盒書二、王鐸書一。另松江(今上海松江區)學宮等處亦有翻刻本,而鎮江“寶墨軒本”則系由傳至清初之真跡上石,刻手為劉光暢,刻藝極精,書法極美,字體溫雅,但比“關中本”乏古意。此外還有“龍師起本”,缺首行十字,始于“龍師”云云,真跡傳入清顧文彬家,刻入《過云樓藏帖》,此本較上述各本更下,或疑為后人臨摹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