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704310
- 條形碼:9787514704310 ; 978-7-5147-043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 本書特色
金波、丁華東、倪代川編著的《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精)》通過引入生態學思想,運用生態系統基本理論和思維方式,探討和分析新形勢下數字檔案館的建設與發展,以期通過系統研究使得生態學、信息學等學科理論在數字檔案館研究中得到融合運用,并促進數字檔案館實踐工作的開展,推動檔案學研究深化發展。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 內容簡介
金波、丁華東、倪代川編著的《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精)》通過引入生態學思想,運用生態系統基本理論和思維方式,探討和分析新形勢下數字檔案館的建設與發展,以期通過系統研究使得生態學、信息學等學科理論在數字檔案館研究中得到融合運用,并促進數字檔案館實踐工作的開展,推動檔案學研究深化發展。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 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路線
四、研究創新
第二章 數字檔案館概述
一、數字檔案館的形成
二、數字檔案館的特征及其功能
三、數字檔案館與傳統檔案館、數字圖書館的比較
四、數字檔案館建設現狀與思考
第三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位
一、生態位理論及其應用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位概念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位特征
四、數字檔案館種群關系
第四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
一、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概念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結構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特征
四、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功能
第五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形成與進化
一、數字檔案館種群的成長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發展沿革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進化的動力機制
四、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演化規律
第六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信息資源組織與建設
一、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信息資源概述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信息資源的組織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信息資源的建設
四、數字檔案信息資源的協調與競爭
第七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運行機制
一、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運行機理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運行模式與運行特征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運行中的信息開放與利用限制
四、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運行中的成本與效益
五、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運行中的權利維護與人文關懷
六、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運行中的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
第八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平衡與調控
一、生態平衡理論及其應用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失衡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平衡的調控
四、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保障機制
第九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健康與評價
一、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健康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評價目的與方法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第十章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培育與管理
一、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發展態勢
二、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培育
三、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管理
第十一章 總結與展望
一、研究回顧
二、研究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 作者簡介
金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主任、上海大學檔案事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檔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上海市檔案科技專家。1983年7月以來,一直在高校檔案學々業從事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檔案信息化、檔案保護技術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教育部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國家檔案局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設項目、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實施項目、上海市級學科建設項目等各類研究課題20余項;主持國家精品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重點課程。主編《電子文件管理學》(“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檔案保護技術學》(“面向2l世紀課程教材”)、《新世紀檔案學專業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等學術著作9部,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上海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上海大學教學名師獎、工寬誠育才獎、國家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等獎勵,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丁華東男,社會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直屬黨總支書記,上海大學檔案記憶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安徽省哲社規劃項目、國家級規劃教材、上海市精品課程等省部級以上課題7項。出版《檔案學理論范式研究》、《電子義件管理學》等學術著作5部,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在檔案學理論范式、檔案記憶理論、電子文件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定研究特色。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上海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多項獎勵。 倪代川男,在讀博十,上海大學圖書館、上海大學檔案事業發展研究巾心副研究館員,《檔案界》電子期刊主編,研究方向主要為信息資源利用服務、數字卡當案館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課題1項和上海市圖書館學會研究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4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參與研究的“信息共享空問實現機制與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入選2010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曾獲中國圖書館學會優秀論義一等獎、上海市圖書館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上海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獎等獎勵。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