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緬甸與東南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77999
- 條形碼:9787510077999 ; 978-7-5100-779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緬甸與東南亞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包括緬甸與東南亞的民族、歷史、文化、宗教、文學、與中國的交往關系等方面內容。為需要了解緬甸與東南亞的讀者提供了詳實、豐富的材料,并對促進中國與鄰邦的關系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緬甸與東南亞 內容簡介
《緬甸與東南亞》介紹了緬甸是東南亞十一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國家,它的地形像一只拖著一條尾巴的菱形風箏,北部、東北部與我國云南省、西藏自治區接壤,西北是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國,東南和東部與老撾、泰國相連,西南和南部則瀕臨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隔海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遙遙相望,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領土是東南亞各國中僅次于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國,且所處地域跨越了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物產豐富多樣;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佛教,佛教在其發祥地印度次大陸沒落后,緬甸逐步發展為南傳佛教(上座部教派)的傳播中心,并在中南半島和中國華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一帶拓展成上座部佛教文化圈;人口較多,在今日東南亞約5.3億人口中占11.5%,約有6200萬;它的文化是東南亞文化的典型代表,不僅早已深受印度文化、中國文化之影響,且在14世紀后又受到傳人這一地區的伊斯蘭文化、西方文化的影響,多兀、交匯、共生,這一東南亞文化的普遍特征在緬甸表現得非常突出。緬甸經歷了漫長曲折的歷史發展,早在公元初始前后,今日緬甸境內就出現了早期國家;進入9世紀后,先后建立起若干個中央集權王朝;16世紀開始,西方列強紛紛涉足緬甸,企圖在這里立足;19世紀,大英帝國終于通過三次侵緬戰爭鯨吞了緬甸,將其隸屬于英屬印度,緬甸成了殖民地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緬甸又淪為日本法西斯的占領地,遭受了雙重的戰禍,損失居東南亞各國之首;1948年初,終于獲得了獨立,但因為國內各派力量意見分歧,獨立不久即爆發了內戰,境內各族問以及主體民族緬族內部紛爭不斷,雖然多個集團先后執政,多屆政府更替,富饒強盛的緬甸竟一度跌落至全世界*貧困國家之列。2010年11月緬甸進行了大選,2011年2月組成民選新政府后,內政、外交政策都出現了重大改變,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緬甸與東南亞 目錄
略論孟族文化/22
驃人族屬探源/30
緬族源流考析 /41
多視角看《琉璃宮史》/48
彷徨—幻想—覺醒 二戰戰爭進程與緬甸民族意識的成熟/62
析60年來緬甸發展滯緩的因素 /73
古代東南亞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和特征 /88
析印度文化與古代東南亞 /109
羅摩故事與東南亞——印度文化對古代東南亞影響實例一瞥 /119
緬甸人的姓名 /128
東南亞文化中的印度宗教因素 /138
佛教文學的源與流——評南傳佛教地區佛教文學的發展/151
東南亞的佛教文學門/160
《清邁五十本生故事》在東南亞/169
評緬甸**部小說——《天堂之路》/178
緬甸詩歌/188
緬甸的實驗文學運動/192
附:關于實驗文學運動/201基的訪談錄/198
緬甸著名詩人劇作家吳邦雅 /201
“緬甸獨立斗爭的月志”——試評德欽哥都邁的詩歌創作/208
評緬甸當代著名作家敏杜溫 /218
從文化視角看中國與東南亞關系 /228
中國文化與東南亞文學 /238
中國文化與緬甸 /249
中國文學與緬甸文學 /253
中國與緬甸文學的關系/260
現代中緬教育方面的往來對兩國關系的影響 /271
析日緬關系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281
中國關于緬甸問題的研究/288
后 記 /295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