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459682
- 條形碼:9787111459682 ; 978-7-111-4596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 本書特色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根據《高等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和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的教學需要,結合傳感網的*新發展及其應用現狀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傳感網的概述,通信協議,數據管理技術,拓撲控制、能量管理、時間同步、節點定位等傳感網關鍵技術,應用開發技術和基于tinyos的傳感網實驗。本書側重介紹傳感網的基本概念和關鍵技術,力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概念準確、圖文并茂。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主要針對以下讀者群體:①普通高等院校學習傳感網課程的本科生,涉及物聯網工程、計算機、電子、通信和自動化等信息技術類專業;②開設傳感網課程的高職高專生;③普通高等院校的碩士生、博士生,可將其作為了解傳感網的入門參考;④工程技術開發人員,可將本書作為參考書。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高等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和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的教學需要,結合傳感網的*新發展及其應用現狀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傳感網的概述,通信協議,數據管理技術,拓撲控制、能量管理、時間同步、節點定位等傳感網關鍵技術,應用開發技術和基于TinyOS的傳感網實驗。本書側重介紹傳感網的基本概念和關鍵技術,力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概念準確、圖文并茂。 本書主要針對以下讀者群體:①普通高等院校學習傳感網課程的本科生,涉及物聯網工程、計算機、電子、通信和自動化等信息技術類專業;②開設傳感網課程的高職高專生;③普通高等院校的碩士生、博士生,可將其作為了解傳感網的入門參考;④工程技術開發人員,可將本書作為參考書。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 目錄
教學建議
第1章 緒論
1.1 傳感網的起源與發展
1.2 傳感網的體系結構
1.2.1 傳感器節點體系結構
1.2.2 傳感網的網絡結構
1.3 傳感網的核心技術
1.4 傳感網的主要特點
1.5 傳感網的應用
1.5.1 軍事應用
1.5.2 環境監測
1.5.3 醫療衛生
1.5.4 智能家居
1.5.5 其他方面
1.6 傳感網與物聯網的關系
1.7 本章小結與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1
參考文獻
第2章 傳感網通信協議
2.1 物理層的協議設計
2.1.1 ieee 802.15.4物理層標準
2.1.2 868/915 mhz頻段物理層
2.1.3 2.4 ghz物理層描述
2.1.4 各頻段通用規范
2.2 mac層協議
2.2.1 傳感網mac協議設計原則
2.2.2 ieee 802.15.4 mac
2.2.3 s-mac
2.2.4 b-mac
2.2.5 ri-mac
2.2.6 實例:tinyos mac層協議分析
2.3 路由協議
2.3.1 路由協議簡介
2.3.2 分發協議
2.3.3 匯聚協議
2.4 傳輸層
2.4.1 傳輸層的挑戰
2.4.2 可靠多段傳輸協議(rmst)
2.4.3 慢存入快取出協議(psfq)
2.4.4 擁塞檢測和避免協議(coda)
2.4.5 可靠的事件傳輸協議(esrt)
2.5 6lowpan標準
2.5.1 6lowpan簡介
2.5.2 6lowpan協議棧體系結構
2.5.3 6lowpan適配層
2.5.4 6lowpan路由協議
2.5.5 6lowpan傳輸層
2.6 zigbee標準
2.7 本章小結與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2
參考文獻
第3章 傳感網數據管理
3.1 概述
3.1.1 傳感網數據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
3.1.2 傳感網數據管理系統的數據模型
3.2 數據管理技術
3.2.1 數據查詢
3.2.2 數據索引
3.2.3 網絡數據聚合
3.3 實例:tinydb系統
3.3.1 tinydb系統簡介
3.3.2 tinydb的系統結構
3.3.3 tinydb系統組成
3.3.4 查詢語言
3.3.5 tinydb系統仿真
3.4 本章小結與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3
參考文獻
第4章 傳感網關鍵技術
4.1 命名與尋址
4.1.1 基本原理
4.1.2 地址管理
4.1.3 地址分配
4.1.4 基于內容和地理位置尋址
4.2 拓撲控制
4.2.1 概述
4.2.2 功率控制
4.2.3 層次拓撲
4.3 能量管理
4.3.1 概述
4.3.2 能耗優化策略
4.4 時間同步
4.4.1 概述
4.4.2 事件同步
4.4.3 局部同步
4.4.4 全網同步
4.5 節點定位
4.5.1 概述
4.5.2 節點位置的基本計算方法
4.5.3 測距定位
4.5.4 非測距定位
4.6 本章小結與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4
參考文獻
第5章 傳感網應用
5.1 概述
5.2 傳感網應用設計基本原理
5.2.1 設計因素
5.2.2 架構設計
5.2.3 硬件設計
5.2.4 軟件設計
5.3 應用開發、部署與維護技術
5.3.1 開發技術
5.3.2 部署技術
5.3.3 維護技術
5.4 環境監測類案例:精準農業應用
5.4.1 概述
5.4.2 系統架構
5.4.3 軟硬件介紹
5.5 事件檢測類案例:反狙擊系統
5.5.1 概述
5.5.2 系統架構
5.5.3 軟硬件介紹
5.6 目標追蹤類案例:警戒網
5.6.1 概述
5.6.2 系統架構
5.6.3 軟硬件介紹
5.7 案例分析:金門大橋震動監測
5.7.1 應用需求
5.7.2 系統架構
5.7.3 硬件設計
5.7.4 軟件設計
5.8 光纖傳感技術
5.8.1 光纖傳感器
5.8.2 光纖傳感系統組成
5.8.3 光纖傳感技術的應用
5.9 本章小結與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5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tinyos的傳感網應用開發
6.1 典型的無線傳感網開發套件
6.1.1 mica系列節點
6.1.2 mica系列處理器/射頻板
6.1.3 mica系列傳感器板
6.1.4 編程調試接口板
6.1.5 國內外其他典型的無線傳感網節點
6.2 nesc語言基礎
6.2.1 簡介
6.2.2 術語
6.2.3 接口(interface)
6.2.4 組件(component)
6.2.5 模塊(module)
6.2.6 配件(configuration)
6.2.7 應用程序樣例
6.3 tinyos操作系統
6.3.1 組件模型
6.3.2 事件驅動的并發執行模型
6.3.3 通信模型
6.4 tinyos開發環境搭建
6.4.1 創建ubuntu虛擬機
6.4.2 安裝java編譯運行環境
6.4.3 安裝**工具
6.4.4 下載并編譯安裝nesc編譯器
6.4.5 下載并安裝tinyos
6.4.6 下載并安裝avr交叉編譯工具鏈
6.4.7 測試tinyos開發環境
6.5 簡單無線傳輸
6.5.1 blinktoradio依賴的其他組件
6.5.2 blinktoradio的執行過程
6.5.3 內存所有權
6.6 簡單數據分發
6.6.1 數據分發依賴的組件
6.6.2 數據分發例程
6.7 簡單數據匯聚
6.7.1 數據匯聚依賴的組件
6.7.2 數據匯聚例程
6.8 tinyos仿真平臺——tossim
6.8.1 tossim簡介
6.8.2 仿真庫的編譯
6.8.3 仿真腳本的編寫
6.8.4 仿真例子
6.8.5 高級功能簡介
6.9 本章小結與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6
參考文獻
附錄 《傳感網原理與技術》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