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精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01748
- 條形碼:9787555201748 ; 978-7-5552-017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精解 本書特色
《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精解》一書由李德修的小兒推拿手法、疾病治療及臨床病案分析整理而成,從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等基礎知識入手,由淺入深,后對李老推拿手法臨床運用中的四診、五行生克、清補法運用等中醫理論依據做了全面分析;對于臨床疾病,根據八綱辨證,分出主次,又根據五行生克原則選擇*佳穴位,抓住治療關健。在每項疾病后附有病案分析,使得整個推拿手法的臨床應用有理有據。全書共八章內容,分別從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基礎知識、四診特點、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特點、基本手法、穴位考訂、疾病治療及病案解析,以及臟腑推拿手法和其病案解析等方面,全面介紹了李老博大精深的醫學思想。體現了后人對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的傳承和發展。
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精解 內容簡介
徐謙光自1877年完成了《推拿三字經》,創建了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后李德修繼承和發展了清代徐謙光推拿流派的學術思想,將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發揚光大,在新老交替中一直傳承著李德修的推拿手法。1958年山東省衛生廳確定李德修為山東省繼承搶救老年中醫。2011年,《李德修小兒推拿秘笈》被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字經派小兒推拿歷經100多年而長盛不衰,除了較其他流派有好的療效外,還因為其在中醫理論基礎上形成了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掌握病情,根據八綱辨證,做全面分析,分出主次,抓住治療的關鍵,選擇*恰當的穴位治療而戰勝疾病。這一過程需要中醫理論來辨寒熱虛實表里,又要根據五行生克原則選擇*佳穴位。三字經派小兒推拿之所以有特色,就是與其他流派相比具有獨創性,主要表現為善用獨穴、五臟辨證、五行取穴、取穴少而每穴操作時間長、具有便于掌握與操作的特定穴、療效確切重復性強、創造了推某穴代替某方劑的獨特風格。本派多采用推、拿、揉、搗、分、合、運、掐8種手法,療效顯著。
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精解 目錄
一、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
1. 生理特點 002
2. 病理特點 003
二、小兒疾病病因特點
1. 外感六淫邪氣 004
2. 先天稟賦不足 005
3. 后天喂養失宜 005
4. 時毒疫疬 005
三、小兒推拿注意事項
1. 推拿時間 006
2. 滑潤劑 006
3. 其他 006
四、陰陽五行理論
1. 陰陽理論 007
2. 五行理論 008
五、五行生克原理
1. 五行的正常調節機制 009
2. 五行的異常調節機制 011
六、辨證治療清補法的運用 014
第二章 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的特點
一、取用穴位少 018
二、強調用“獨穴” 019
三、推拿時間充足 020
四、推拿手法簡單 020
第三章 李德修四診特點
一、望診
1. 望神 022
2. 望色 022
3. 望形態 023
4. 望鼻 024
5. 望目 024
6. 望囟門 024
7. 望指紋 024
8. 察二便 025
9. 察舌 025
二、聞診
1. 聞聲 026
2. 聞氣味 026
三、問診
1. 問一般情況 027
2. 問個人史 027
3. 問病情 027
四、切診 029
第四章 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基本手法
推 032
拿 032
揉 032
搗 033
分 033
合 033
運 034
掐 034
其他 034
第五章 三字經派穴位考訂及操作手法
一、陽掌穴位(手掌面穴位)
大腸穴 036
胃穴 036
心穴 037
肺穴 037
肝穴 038
膽穴 038
脾穴 039
內勞宮 039
利小便穴 040
五經穴 041
八卦 041
大四橫紋 042
小天心 042
分陰陽 043
合陰陽 043
腎穴 044
小橫紋 044
膻中穴 044
天門入虎口 045
虎口入天門 045
板門 040
三焦穴 045
運水入土 046
運土入水 046
后溪穴 046
六腑 047
天河水 047
三關 048
二、陰掌穴位(掌背穴位)
五指節 048
外勞宮 049
一窩風 049
陽池 049
二人上馬 050
列缺 050
三、頭面穴位
百會 051
囟門 051
天庭 051
印堂 052
黃蜂入洞 052
洗皂 052
第六章 臟腑點穴法
一、穴位介紹 054
二、操作手法 057
三、常見疾病辨證治法
厭食癥 064
泄瀉 065
嘔吐 066
便秘 066
痢疾 067
疳積 067
感冒 068
咳嗽 068
咳喘 069
腸梗阻 069
黃疸 071
腎炎 071
遺尿 071
尿頻 072
腹痛 072
兒童多動癥 073
癲癇 074
第七章 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治療
感 冒
一般感冒 076
感冒夾痰 078
感冒夾驚 079
病案舉例 082
感冒驗方 082
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 083
慢性支氣管炎 085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085
感冒夾滯 080
感冒寒熱往來 081
病案舉例 087
小兒支氣管炎驗方 087
肺 炎
肺炎 088
病案舉例 090
肺炎驗方 090
鼻 炎
鼻炎 091
病案舉例 093
鼻部保健按摩法 093
鼻炎的預防調護 093
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 094
單純性口腔炎
單純性口腔炎 095
口 瘡
口瘡 096
病案舉例 097
哮 喘
哮喘 098
病案舉例 100
脘腹痛
氣郁腹痛 101
食積腹痛 102
寒性腹痛 103
熱性腹痛 104
腸套疊腹痛 105
蛔蟲腹痛 106
瘀血腹痛 107
虛寒腹痛 107
病案舉例 108
中藥貼敷治療 109
嘔 吐
傷食嘔吐 110
胃熱嘔吐 111
陰虛嘔吐 112
夾驚嘔吐 113
胃寒嘔吐 114
病案舉例 115
呃 逆
呃逆 116
呃逆驗方 117
厭 食
厭食 118
病案舉例 119
疳積
疳積(小兒營養不良) 120
病案舉例 122
疳積的預防 122
疳積驗方 122
自汗、盜汗
自汗、盜汗 123
小兒盜汗的護理 124
遺 尿
遺尿 125
病案舉例 126
中藥貼敷治療 127
脫 肛
脫肛 128
病案舉例 130
小兒脫肛的護理 130
便 秘
便秘 131
病案舉例 133
便秘驗方 133
腹 瀉
脾虛瀉 134
寒瀉 135
傷食瀉 136
熱瀉 138
病案舉例 140
腹瀉驗方 140
痢 疾
慢性痢疾 141
急性痢疾—— 白痢 142
急性痢疾—— 赤痢 143
病案舉例 145
急驚風
急驚風 146
病案舉例 148
慢驚風
慢驚風 149
病案舉例 152
中藥貼敷治療 152
驚風變證
驚風前仆 153
胎風 154
洗浴受驚 156
驚風后遺癥
目睛不正 157
余風未盡 157
余熱不清 158
耳聾 158
痰多 159
下肢失靈 159
音啞 160
四肢拘攣 161
余邪成癇 163
癲癇
癲癇(羊癇風) 165
水 痘
水痘 167
病案舉例 168
痄 腮
痄腮(腮腺炎) 169
病案舉例 171
痄腮外治驗方 171
麻 疹
一般疹子 172
黑疹子 174
白疹子 175
麻疹后腹瀉 176
麻疹后咳喘 177
麻疹逆證
逆證陰證 178
逆證陽證 182
邪毒入血 182
邪閉不出 184
麻疹變證
麻疹倒回 185
麻疹肺炎 187
病案舉例 188
麻疹驗方 188
頓 咳
頓咳(百日咳) 189
頓咳驗方 191
夜啼癥
夜啼癥(哭夜) 192
病案舉例 193
夜啼驗方 193
夜驚癥
夜驚癥 194
夜驚癥的生活調理 195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 196
病案舉例 197
新生兒吐乳
新生兒吐乳 198
病案舉例 199
囟門閉合晚
囟門閉合晚 200
寶寶囟門的保護 201
腦發育不全
腦發育不全 202
病案舉例 203
腦發育不全患兒的調護 203
疝氣
疝氣 204
病案舉例 205
鞘膜積液
鞘膜積液 206
第八章 小兒保健和居家調養
一、益氣健脾推拿法 208
二、益氣補肺推拿法 209
三、益氣補腎推拿法 210
四、安神益智推拿法 211
五、食養
脾胃之養 212
氣血之養 213
筋骨之養 214
附錄一:《小兒推拿三字經》原文注釋 215
附錄二:辨證取穴簡表 239
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精解 作者簡介
李先曉,李德修孫女,《李德修小兒推拿秘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德修小兒推拿秘笈》主編。國際綠色產業協會醫療衛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委員。曾受邀做客青島衛視《民生開講》欄目,連續傳授李德修三字經推拿技術五期,深得觀眾喜愛和贊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