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不朽 內容簡介
三千年來出生于中國的文化巨人不過百人,而胡適先生是*后的一位,他但開風氣不為師,在現代中+國全面轉型的驚濤駭浪里,以一學成歸國之少年,振臂一呼,擎起新文學革命的大旗,一時風光無限。本書擇其散文隨筆之精要,內容包括學余叢話、卓然觀世、人性引領、流輩風采、人物故實、曲言箴群、我的信念、師友書情等八個部分,章現其治學、為人、處世的大師風范,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提供一面思考的鏡子。
不朽 目錄
讀書
為什么讀書
找書的快樂
論讀別字
讀《漢書》雜記
書院制史略
論詩偶記
詩與文的區別
談談“胡適之體”的詩
輯二 卓然觀世
麻將
歸國雜感
名教
“我的兒子”
孫行者與張君勱
整理國故與“打鬼”
信心與反省
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
“舊瓶不能裝新酒”嗎?
大眾語在那兒
南游雜憶·廣州
輯三 人性引領
貞操問題
女子問題
李超傳
人生問題
新生活
論家庭教育
徽州談
輯四 流輩風采
追憶曾孟樸先生
追想胡明復
追記太戈爾在中國
丁在君這個人
追悼志摩
輯五 人物故實
國府主席林森先生
高夢旦先生小傳
追念熊秉三先生
許怡蓀傳
記辜鴻銘
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傳
林琴南先生的白話詩
“老章又反叛了!”
宣統與胡適
輯六 曲言箴群
東洋車夫
差不多先生傳
我的車和我的車夫
一個問題
輯七 我的信念
不朽——我的宗教
我對于喪禮的改革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
大宇宙中談博愛
輯八 師友書情
《吳虞文錄》序
《蕙的風》序
《王小航先生文存》序
江紹原《喬答摩底死》序
《胡思永的遺詩》序
湯爾和譯《到田間去》的序
《上海小志》序
《師門五年記》序
編后記
不朽 節選
你知道中國*有名的人是誰? 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 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過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 大家的口頭,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 楚;有兩只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于氣味和口味都 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 密。 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 搖頭說:“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 他說是陜西。 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陜西。” 他說:“陜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后來他在一個錢鋪里做伙計;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會精細。 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柜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只 是笑嘻嘻地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 到火車站,遲了兩分鐘,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著眼,望著遠遠的火車上 的煤煙,搖搖頭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 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八點三十分開,同八點三十二分開,不是差 不多嗎?’’他一面說,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總不明白為什么火車不肯 等他兩分鐘。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醫生, 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牛醫王大夫 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 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 試看罷。”于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 病。不上一點鐘,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 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 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了這句格言,方才 絕氣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稱贊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 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 家給他取個死后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于是人 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了。P239 -240
不朽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