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84877
- 條形碼:9787203084877 ; 978-7-203-0848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 本書特色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由陳明遠和金岷彬著,作者提出,在木—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之間,應該實事求是地增加一個“陶器時代Pottery Age”。陶器是火技術(熱力加工)的產物,而火技術直到今天仍然是社會生產力中*重要的領域。制陶業的火技術遠比木石工具的打制技術、磨制技術(冷加工)更復雜更高級,而且是后世青銅技術的基礎,沒有陶器技術就沒有青銅器時代。野蠻氏族社會高級階段的*主要標志,是陶器的制作與廣泛使用。人類史前史的陶器時代,早在中石器時期就開始形成,而陶器一直跟青銅器同時使用,甚至延伸到鐵器時代,時間跨度遠遠超越出新石器時期。陶器時代分期的根據是:制作陶器的方法和設備;陶器本身的特點。陶器時代可分為七個時期:其中**至第三期是舊陶器時期,第四至第七期是新陶器時期。**期:萌芽期(與中石器時期交叉),第二期:出現陶窯,第三期:流行彩陶,第四期:(新陶器早期)普及陶車,第五期(新陶器中期)黑陶和白陶,第六期(新陶器晚期)硬陶興盛,第七期(陶瓷器早期)。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 內容簡介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由陳明遠和金岷彬著:19世紀中葉,國際歷史和考古學術界掀起一場革命,以丹麥學者湯姆森(Thomsen,C.J.1788—1865)為代表的歐洲歷史考古學家們,提出“三分期學說”,把“史前史”分為三個時代: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從而奠定了歐洲史前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如今,我國陳明遠等學者對“三分期學說”提出了挑戰,依據考古發掘和歷史文獻把史前史三分期修正為木一石器時代、陶器時代、青銅時代。這是三十年來我國歷史學界、考古學界一系列探討的延續和深化。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適合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研究者閱讀。
歷史觀的新突破-史前史三分期學說的重大修正 目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