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南僑回憶錄

包郵 南僑回憶錄

作者:陳嘉庚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4-05-01
所屬叢書: 中國現代自傳叢書
開本: 16開 頁數: 443
讀者評分:4.9分17條評論
本類榜單:傳記銷量榜
中 圖 價:¥22.8(3.4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本書正在團購: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南僑回憶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45555
  • 條形碼:9787542645555 ; 978-7-5426-4555-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僑回憶錄 本書特色

《南僑回憶錄》于1946年初版,1979年后多次再版。這是陳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難時所寫的回憶錄,他在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的情況下,憑著驚人的記憶力,以真誠質樸的筆調,詳盡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經歷,記錄了南洋華僑為襄助祖國抗戰而做出的貢獻,并陳述了他為發展教育和社會進步所進行的種種艱苦卓絕的奮斗。書中所記敘的事實,都是他親身經歷的歷史。身處南洋,心向中國,特別是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日子,他領導南洋僑界籌款,抵制日貨,并動員南洋僑界參與抗日運動。1940 年,率僑團返國,不辭舟車勞頓,奔走于南北各地慰勞考察,并訪問了共產黨治理的延安,認為延安“勤勞誠樸,忠勇奉公,務以利民福國為前提,并實行民主化,在收復區諸鄉村,推廣實施,與民眾辛苦協作,同仇敵愾,奠勝利維新之基礎”。他為抗戰奔走呼號,為勝利竭盡全力,所作所為,正印證了他“畢生以誠信勤儉辦教育,為社會服務”的崇高信念。

南僑回憶錄 內容簡介

陳嘉庚17歲渡海前往新加坡謀生,經營過米店,創建過菠蘿罐頭廠.一個難得的機遇他開始在菠蘿園套種樹膠,進而大面積種植,成為華僑中*大橡膠墾殖者,被稱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橡膠王國的四大開拓者之一.之后他開辦橡膠制品廠,生產橡膠鞋、輪胎和日用品。并在國內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國大埠設立分銷店,同時經營米廠、木材廠等三十多處,營業范圍遠及五大洲,資產約值黃金百萬兩。從一貧如洗的農家子弟,用三十多年的時間,迅速成為華僑首富,創造了一個不可復制的商業奇跡。
  陳嘉庚一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早在1906年,陳嘉庚曾與途徑新加坡的孫中山初次會面,后來又成為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會員,受孫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陳嘉庚熱情投身于民主革命,與孫中山共商制訂了黨旗方案,成為陳嘉庚政治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抗戰軍興,他發起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陳嘉庚被推舉為主席。他帶頭捐款購債獻物,精心籌劃組織,使南僑總會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便為祖國籌得約合4億余元國幣的款項。應國內之請代為招募3200余位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在新開辟的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急需的戰略物資。1940年,他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歷訪重慶、延安等地。特別是訪問延安之后,陳嘉庚正統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據實發表關于延安觀感的演講,盛贊陜甘寧邊區的新氣象。通過對國共兩黨轄區的訪問,陳嘉庚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生前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陳嘉庚飽含赤子之心,愛國愛家。他捐資辦學,在家鄉先后辦了廈門大學、廈門水產學校、集美中學、翔安一中、集美學村、翔安同民醫院等。

南僑回憶錄 目錄

南僑回憶錄 
南僑回憶錄弁言 
 一 印贈驗方新編 
 二 登報征求良方 
 三 世界書局代印醫書 
 四 自印醫書未遂 
 五 與滿清脫離 
 六 閩省光復與南洋華僑 
 七 創辦集美小學校 
 八 縣立小學校之腐化 
 九 閩垣師范學校 
 一○ 填池為校址 
 一一 籌賑天津水災 
 一二 創辦集美師范及中學 
 一三 師范生按縣分配 
 一四 集校**次更動 
 一五 集校第二次更動 
 一六 師范中學師資之困難 
 一七 集校第三次更動 
 一八 集校安定 
 一九 添辦水產航海學校 
 二○ 添辦農林學校 
 二一 添辦女師范幼稚師范及商科 
 二二 補助小學校 
 二三 反對廈門開彩票 
 二四 倡辦廈門大學 
 二五 演武場校址之經營 
 二六 廈大假集美開幕 
 二七 廈大校長更動 
 二八 廈大**次募捐無效 
 二九 廈大第二次募捐無效 
 三○ 廈大第三次募捐無效 
 三一 募捐理想之失敗 
 三二 集美廈大之支持 
 三三 廈大獻與政府 
 三四 參加捐辦星洲大學 
 三五 英政府自辦星洲大學 
 三六 南僑中學校之興設 
 三七 南洋各屬之華僑教育 
 三八 南洋教育之弊端 
 三九 濟案籌賑會 
 四○ 膠款訴訟案 
 四一 公時紀念像 
 四二 鴉片與黑奴 
 四三 馬來亞稻田與華僑 
 四四 伍朝樞遇刺 
 四五 國旗之意義 
 四六 決定擁護中央 
 四七 新加坡華僑中學新校舍之建筑 
 四八 許案與葉淵 
 四九 許案之結局 
 五○ 廣西與華僑 
 五一 改良華僑喪儀 
 五二 “九 一八”與南洋之抵制日貨 
 五三 閩南水災捐 
 五四 閩省禁止師范學校 
 五五 閩建設廳才難 
 五六 汪精衛小孩弄火 
 五七 對王正廷之勸告 
 五八 滿清衣冠之遺留 
 五九 婦女服裝應改善 
 六○ 跳舞營業之毒害 
 六一 南僑救鄉運動**次 
 六二 救鄉運動第二次 
 六三 救鄉運動第三次 
 六四 救鄉運動失敗之原因 
 六五 助款興集校 
 六六 回國就學須注意 
 六七 反對西南異動 
 六八 購機壽蔣會 
 六九 七七抗戰僑民大會 
 七○ 新加坡籌賑會成立 
 七一 閩僑宜多捐 
 七二 僑生與祖國 
 七三 馬來亞籌賑會議 
 七四 虛榮終失敗 
 七五 勸募救國公債 
 七六 閩代表來洋籌款 
 七七 籌備南僑總會 
 七八 南僑總會成立 
 七九 馮君明見 
 八○ 提案攻汪賊 
 八一 日本抗議荷屬義捐 
 八二 南僑總會任務 
 八三 閩省府來募公債 
 八四 武漢合唱團南來募捐 
 八五 華北漢奸來電 
 八六 補助宣傳抗敵之上海神州日報 
 八七 救濟罷工反日之鐵礦工人 
 八八 華僑大會堂與圖書館 
 八九 新加坡繼設水產航海學校 
 九○ 維持中英感情與抗戰 
 九一 設立救濟殘廢傷兵委員會 
 九二 華僑司機回國 
 九三 派員視察西南運輸 
 九四 供給軍需藥品 
 九五 同情英對德宣戰 
 九六 回教代表南來 
 九七 侯西反君對籌賑會之努力 
 九八 侯西反之出境 
 九九 宣布并質問 
 一○○ 組織回國慰勞團 
 一○一 妒忌圖破壞 
 一○二 余決意回國之故 
 一○三 慰勞代表抵星 
 一○四 慰勞團回國 
 一○五 面辭華民政務司 
 一○六 余起程赴仰光 
 一○七 自仰光飛重慶 
 一○八 嘉陵招待所 
 一○九 馮將軍來訪 
 一一○ 謁蔣委員長 
 一一一 教部陳部長 
 一一二 行政院孔院長 
 一一三 軍委會何部長 
 一一四 軍事政治部陳部長 
 一一五 參政會王秘書 
 一一六 參政員歡迎會 
 一一七 日本通戴考試院長 
 一一八 于監察院長 
 一一九 居司法院長 
 一二○ 王外交部長 
 一二一 張交通部長 
 一二二 翁經濟部長 
 一二三 白副總參謀 
 一二四 赴孫立法院長宴 
 一二五 赴朱部長宴 
 一二六 訪宋子文君 
 一二七 中共黨員來訪 
 一二八 訪謝內政部長 
 一二九 訪救濟會許會長 
 一三○ 訪邵力子君 
 一三一 與《中央日報》王經理談話 
 一三二 范長江君來訪 
 一三三 慰勞團遲到 
 一三四 孔宴慰勞團 
 一三五 各界歡迎會 
 一三六 蔣公宴慰勞團 
 一三七 中央政府宴慰勞團 
 一三八 林主席公宴 
 一三九 西南運輸會 
 一四○ 中共歡迎會 
 一四一 參觀工廠 
 一四二 參觀軍械廠 
 一四三 參觀合作社 
 一四四 慰勞團分三組 
 一四五 擴大煉藥廠 
 一四六 誠懇之盧區長 
 一四七 華僑投資問題 
 一四八 難童寒衣捐 
 一四九 黃炎培君談話 
 一五○ 慰勞團出發 
 一五一 鹿鐘麟君談話 
 一五二 重慶華僑日報 
 一五三 福建建設協會 
 一五四 嚴令禁應酬 
 一五五 廈集同學會 
 一五六 重慶嘉陵賓館 
 一五七 汽車用油多 
 一五八 無線電廣播 
 一五九 莊先生回洋 
 一六○ 丞相武侯祠 
 一六一 魚目欲混珠 
 一六二 蔣公問何往 
 一六三 四川省教育 
 一六四 成都市景況 
 一六五 灌縣觀水利 
 一六六 磷火稱神燈 
 一六七 乘機到蘭州 
 一六八 西北運輸難 
 一六九 傅主席談話 
 一七○ 古世界英雄之遺骨 
 一七一 戴笠之情報 
 一七二 蘭州舊街路 
 一七三 石田種麥 
 一七四 青海好精神 
 一七五 馬兵出抗戰 
 一七六 西寧佛寺和尚不清潔 
 一七七 蘭州各界歡迎會 
 一七八 西安途中古戰場 
 一七九 慰勞團不自由 
 一八○ 抗戰與建國之喻 
 一八一 秦王府歡迎會 
 一八二 終南山閱操 
 一八三 全國總城隍廟 
 一八四 南山訓練游擊隊 
 一八五 周文漢武陵 
 一八六 起程往延安 
 一八七 中部縣祭黃陵 
 一八八 洛川民眾投書 
 一八九 延安臨時歡迎會 
 一九○ 欲巧反拙 
 一九一 李秘書留醫院 
 一九二 延安城形勢 
 一九三 平等無階級 
 一九四 渝軍入延界 
 一九五 一生洗三次 
 一九六 西安事變條約 
 一九七 積極擴軍校 
 一九八 無苛捐什稅 
 一九九 兼用舊武器 
 二○○ 縣長民選 
 二○一 毛主席與壽科長 
 二○二 工業尚幼稚 
 二○三 黃塵常飛揚 
 二○四 不團結罪責 
 二○五 重慶與延安 
 二○六 所聞與所見 
 二○七 宜川途中千山萬嶺 
 二○八 閩人任總司令 
 二○九 大禹初治水處 
 二一○ 閻將軍名言 
 二一一 敵軍不及前 
 二一二 山西克難坡歡迎會 
 二一三 二省慶甘霖 
 二一四 金鎖關多匪 
 二一五 蔣公蒙難處 
 二一六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一七 衛朱尚好感 
 二一八 河南是故鄉 
 二一九 南洋為我國將來生命線 
 二二○ 衛立煌君之將略 
 二二一 洛陽石佛多無頭 
 二二二 河南農夫勤勞 
 二二三 臥龍崗午飯 
 二二四 難童為敵有 
 二二五 領袖作事偏 
 二二六 漢中亦喜雨 
 二二七 空軍人才兩乏 
 二二八 **慰勞團結束 
 二二九 四川更喜雨 
 二三○ 名聞中外之峨眉山 
 二三一 僧寺作旅舍 
 二三二 百聞不如一見 
 二三三 其愚不可及之進香者 
 二三四 和尚之居心 
 二三五 峨眉山上寒 
 二三六 樂西新公路 
 二三七 武漢學生被拘 
 二三八 參觀產鹽井 
 二三九 戰后住屋之改良 
 二四○ 由嘉飛重慶 
 二四一 滇緬路之封禁 
 二四二 愚拙的對英提案 
 二四三 為封禁滇緬路對華僑廣播 
 二四四 國共幸妥協 
 二四五 蘇記者來訪 
 二四六 西北之觀感 
 二四七 黨人大不滿 
 二四八 必先滅共黨 
 二四九 蔣委員長三問 
 二五○ 蘇借我巨款 
 二五一 登報聲明結束慰勞團 
 二五二 函答蔣公三事 
 二五三 軍火貨車損失數 
 二五四 滇緬路捐資亦無效 
 二五五 司機多禮節 
 二五六 西南運輸費 
 二五七 云南新鹽廠 
 二五八 探視蔣才品 
 二五九 大理觀石廠 
 二六○ 下關腐敗主任 
 二六一 運輸不統一之錯誤 
 二六二 前贈機工物領不足額 
 二六三 擒孟獲古跡 
 二六四 滇緬路*高處 
 二六五 云南多腫頸病 
 二六六 車路管理仍腐敗 
 二六七 一月內改善三事 
 二六八 安危及薪俸之比較 
 二六九 象鼻:龍主席之宴 
 二七○ 昆明之見聞 
 二七一 昆明各界聯合歡迎會 
 二七二 答昆明記者問 
 二七三 南洋新聞界 
 二七四 南洋華僑教育 
 二七五 國共可免破裂 
 二七六 回國之觀感 
 二七七 貴陽途中之二十四崎山 
 二七八 “八一三”過盤縣 
 二七九 貴陽地乏三里平 
 二八○ 吳主席費少希望大之妙喻 
 二八一 滇緬路開放 
 二八二 貴陽中國紅十字會 
 二八三 努力之精神 
 二八四 救傷遠勝前 
 二八五 勇為與畏縮 
 二八六 南僑補助救傷總站 
 二八七 離貴赴柳州 
 二八八 離柳來桂林 
 二八九 桂林問答 
 二九○ 剛直與諂懦 
 二九一 優缺不愿居 
 二九二 桂省征調壯丁數目 
 二九三 模范小學校 
 二九四 風景名不虛 
 二九五 衡陽之將來 
 二九六 湘水勝閩江 
 二九七 榮譽傷兵五萬余人 
 二九八 長沙成焦土 
 二九九 渝黨人通電 
 三○○ 行抵韶關 
 三○一 罷官作工業之名言 
 三○二 粵省食糧足 
 三○三 離粵至贛州 
 三○四 汪精衛跪像 
 三○五 省政界疑惑 
 三○六 熊君說共產 
 三○七 代電中央解釋 
 三○八 熊主席之人格 
 三○九 麻袋試制成功 
 三一○ 參政員王君之言 
 三一一 贛省三業有大希望 
 三一二 不居尊處優 
 三一三 上饒歡迎同情節約 
 三一四 離贛來浙江 
 三一五 敵軍受賄爭權 
 三一六 顧前不顧后之金華街路 
 三一七 人力車運貨代汽車 
 三一八 離浙轉入閩 
 三一九 黨人三計策 
 三二○ 歡喜到閩境 
 三二一 壯丁死逃無數目 
 三二二 代表來報閩省慘況 
 三二三 如是模范村 
 三二四 生男賀杉苗 
 三二五 裸體壯丁尸 
 三二六 廉米運福州 
 三二七 武夷山茶業之利 
 三二八 大紅袍名茶 
 三二九 武夷風景頡頏廣西 
 三三○ 觀止九曲江 
 三三一 做走狗防我 
 三三二 不快往邵武 
 三三三 定期視察滇緬路 
 三三四 古田賢縣長 
 三三五 告侯君發言須慎重 
 三三六 入晚到福州 
 三三七 閩政府制售賬簿 
 三三八 福州各界歡迎會 
 三三九 馬尾及鼓山 
 三四○ 義勇之記者 
 三四一 統運之貽害 
 三四二 苛政猛于虎 
 三四三 政治變營業 
 三四四 福清多新屋 
 三四五 華僑喜回家 
 三四六 外省籍駐防軍隊 
 三四七 莆田文化稱發達 
 三四八 繩縛壯丁隊 
 三四九 借口拘挑夫 
 三五○ 泉城米亦貴 
 三五一 統運造成悲慘 
 三五二 省內不應言 
 三五三 函電求陳儀 
 三五四 華僑反誤鄉親 
 三五五 劣政勿告余知 
 三五六 剛毅敢言之國民黨書記長 
 三五七 再上書陳儀 
 三五八 在安溪之集美學校 
 三五九 陳儀拒哀求 
 三六○ 劣紳鉆營 
 三六一 擬設同安初中校 
 三六二 縣長發大財 
 三六三 集美農林地非佳 
 三六四 十九年后回故鄉 
 三六五 海陸空炸擊集美 
 三六六 親查運輸工人 
 三六七 登高看故鄉 
 三六八 續辦角尾學校 
 三六九 蔣公電同意視察滇緬路 
 三七○ 柴米生命線 
 三七一 到處有耳目 
 三七二 復電陳儀再請撤銷統運 
 三七三 柴料何故昂貴 
 三七四 龍巖車路多彎曲 
 三七五 利令智昏 
 三七六 與陳儀三代表論統運之害 
 三七七 廈大有進步 
 三七八 陳儀無悔心 
 三七九 華僑外匯與抗戰之關系 
 三八○ 閩省捕禁省參議 
 三八一 謀沒收廈門大學 
 三八二 在大田之集美農林水產商業三校 
 三八三 田賦加十倍 
 三八四 應采出而反貢入 
 三八五 閩僑應多捐 
 三八六 樹膠之歷史 
 三八七 決意攻陳儀 
 三八八 太上主席 
 三八九 運輸專利 
 三九○ 省府設貿易公司 
 三九一 摧殘實業 
 三九二 省銀行之出入數目 
 三九三 軍米之補貼 
 三九四 設立公沽局致米騰貴 
 三九五 擅加田賦 
 三九六 虐待壯丁零星分散 
 三九七 摧殘教育 
 三九八 賤待參議員 
 三九九 縣區苛政 
 四○○ 官設旅運社 
 四○一 食鹽統制 
 四○二 黨政軍要人 
 四○三 無意改善 
 四○四 作惡心自虛 
 四○五 贛州同鄉會 
 四○六 電蔣公請弛田賦 
 四○七 泰和開會 
 四○八 再上蔣公電 
 四○九 汽車大王名言 
 四一○ 記者甚不平 
 四一一 軍政視察團 
 四一二 復上林蔣電 
 四一三 情理勢三事 
 四一四 吳主席優容參議員 
 四一五 視察滇緬路委員到昆明 
 四一六 請改善閩鹽政 
 四一七 辭行復獻議 
 四一八 敵機炸兩橋 
 四一九 功果橋無妨 
 四二○ 保山華中校 
 四二一 保山諸陋習 
 四二二 敵炸惠通橋 
 四二三 惠通橋之禁令 
 四二四 接蔣委員長復電 
 四二五 應改善之事 
 四二六 華僑機工非罪禁暗房 
 四二七 “華僑先鋒隊”貨車何處去? 
 四二八 游緬故京王宮 
 四二九 在仰光電蔣公報告路政事 
 四三○ 出國首次報告抗戰必勝 
 四三一 在仰光福建會館報告閩人慘狀 
 四三二 香港閩僑來電查閩事 
 四三三 赴馬來亞各地開會 
 四三四 招待與獻金 
 四三五 回抵新加坡答諸記者 
 四三六 要求禁開歡迎會 
 四三七 新加坡閩僑大會 
 四三八 運動終失敗 
 四三九 僑領請發電 
 四四○ 吳鐵城之活動 
 四四一 中正中學校 
 四四二 吳威脅校董 
 四四三 因救閩事生惡感 
 四四四 救閩更積極 
 四四五 請政府辦華僑師范 
 四四六 召開第二屆南僑大會及閩僑大會 
 四四七 教部阻設南洋師范 
 四四八 南僑愛國無黨派 
 四四九 驅逐出境電英使不負責 
 四五○ 辭第二屆南僑總會主席 
 四五一 南僑再開大會 
 四五二 狂謬之總領事 
 四五三 高總領事罪惡 
 四五四 省長可免罪 
 四五五 發言失資格 
 四五六 代表盜印章 
 四五七 假冒菲島電文 
 四五八 全場一致之南僑總會第二屆選舉 
 四五九 南洋閩僑大會開會 
 四六○ 成立閩僑總會 
 四六一 大會電仍不復 
 四六二 閩省垣失陷 
 四六三 陳儀禍閩證實 
 四六四 不聞問新四軍事 
 四六五 借故要求無效 
 四六六 為公為私可質天日 
 四六七 敵機散宣傳品 
 四六八 助港幣修年鑒 
 四六九 南洋教育黨化 
 四七○ 領袖何是非 
 四七一 *上級主動 
 四七二 掛羊頭賣狗肉 
 四七三 模仿歐美之效果 
 四七四 私人做袒護 
 四七五 南洋師范開幕 
 四七六 南洋戰事發生欣慰我國不孤 
 四七七 兩主力艦沉沒 
 四七八 通告合坡開防空壕 
 四七九 政府委任負責總動員 
 四八○ 接受負責三條件 
 四八一 釋放政治犯 
 四八二 祖國電三機關協助英政府 
 四八三 華僑抗敵后援會成立 
 四八四 舉定抗援會職員 
 四八五 *后義捐匯款數 
 四八六 菲律賓華僑與義捐 
 四八七 香港華僑與義捐 
 四八八 安南華僑與義捐 
 四八九 暹羅華僑與義捐 
 四九○ 緬甸華僑與義捐 
 四九一 蘇門答臘華僑與義捐 
 四九二 爪哇華僑與義捐 
 四九三 荷屬婆羅洲西里伯華僑與義捐 
 四九四 馬來亞華僑與義捐 
 四九五 英婆羅洲華僑與義捐 
 四九六 南洋各屬義捐總比較 
 四九七 星洲危急勸移財往祖國 
 四九八 勸告軍港工人 
 四九九 渝電保護領事回國不言僑領 
 五○○ 新加坡將放棄 
 五○一 離開新加坡 
 五○二 將往巨港轉爪哇 
 五○三 荷軍聞風逃 
 五○四 避來爪哇 
 五○五 芝朥汁登岸 
 五○六 敵軍入爪哇 
 五○七 居停好意 
 五○八 華僑被搶劫 
 五○九 敵在吧城大捕華僑 
 五一○ 移居梭羅埠 
 五一一 復移住瑪瑯埠 
 五一二 聞風屢遷移 
 五一三 回憶錄動筆 
 五一四 再移峇株 
 五一五 移居晦時園 
 五一六 敵陸軍與聯軍之比較 
 五一七 聯軍海空可勝敵 
 五一八 勝利可期附述志詩 
戰后補輯 
 一 敵寇投降之喜訊 
 二 吧城歡送會附答詞 
 三 回新加坡 
 四 日文書“華僑研究”中一段 老圃譯(《南洋商報》載) 
 五 南僑總會戰后通告**號 
 六 電印尼主席促進中印民族友誼 
 七 調查我僑損失 
 八 五百社團歡迎會答詞 
 九 重慶慶祝大會來電 
 一○ 出任調解勞資 
 一一 組織回國衛生觀察團 
 一二 編輯《大戰與南僑》 
 一三 福建會館振興教育 
 一四 我之華僑團結觀 
 一五 華僑損失調查之結果 
 一六 籌賑會之結束 
 一七 中國與安南 
 一八 南僑總會否認割棄外蒙 
 一九 住屋與衛生 
個人企業追記 
 一 未成人經過 
 二 母喪停柩 
 三 回梓葬慈親 
 四 廈市大火災 
 五 四次南來景象已大非 
 六 禍真不單行 
 七 氣數或當然 
 八 收束之結果 
 九 初步好機會 
 一○ 同業多庸常 
 一一 福山黃梨園 
 一二 創辦冰糖廠 
 一三 還欠志愿尚未遂 
 一四 黃梨園種樹膠 
 一五 參加恒美米廠 
 一六 順安債還清 
 一七 承購恒美米廠 
 一八 遭遇兩不幸 
 一九 樹膠園賣出 
 二○ 七年總核算 
 二一 在暹羅開黃梨廠 
 二二 后來居上 
 二三 第四次回梓 
 二四 第五次南來 
 二五 歐戰發生 
 二六 四年總核算 
 二七 租輪船四艘 
 二八 購置東豐船 
 二九 復購謙泰船 
 三○ 兩輪船沉沒 
 三一 四年又總算 
 三二 第五次回梓 
 三三 三公司俱失 
 三四 出入略相抵 
 三五 第六次南來 
 三六 四年再核算 
 三七 寧人負我 
 三八 擴充熟膠品制造廠 
 三九 氣數已造極 
 四○ 三年總核算 
 四一 工廠如師校 
 四二 膠利已失望 
 四三 抵制日貨遭火災 
 四四 三年再總算 
 四五 改作有限公司 
 四六 不景氣仍嚴重 
 四七 膠廠概停作 
 四八 好機會復失 
 四九 本公司收盤 
 五○ 犧牲非孟浪 
畏懼失敗才是可恥 
 一 追憶往事 
 二 實業及教育 
 三 華僑與祖國
展開全部

南僑回憶錄 作者簡介

陳嘉庚(1874-1961),又名甲庚,是20世紀中華民族卓越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東南亞最卓越的實業家、教育家與社會改革者。陳嘉庚先生不求名、不圖利,盡畢生之精力、傾全部之家財而興辦教育的精神,已成為一種強大的獻身教育的感召力和社會發展的推動力。
  建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僑聯主席.廈門大學、集美大學、集美中學、翔安一中、集美學村、翔安同民醫院等,均由陳嘉庚創辦。

商品評論(17條)
  • 主題:

    印刷不錯啊

    2024/7/31 13:05:17
  • 主題:

    陳嘉庚先生真是了不起的人。雖然關于每件事的回憶只有短短一二百字,但藏在背后的艱辛可想而知,興辦教育、實業、為抗戰籌款等,沒有一件事不是千頭萬緒,字里行間感受到他的胸懷和氣度。

    2024/7/4 10:09:15
  • 主題:非常榮幸能為這次購書體驗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這已經不知道n次在...

    非常榮幸能為這次購書體驗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這已經不知道n次在中圖購買書籍, 書籍便宜, 質量好, 物美價廉, 買的放心又開心, 這真是買書上癮的節奏啊, 根本無法停下來, 品類多, 而且齊全, 劃算, 方便, 快捷, 實惠, 包裝又好,沒有任何破損,簡直是愛書人的福音, 會一直支持下去,感謝中圖,讓我們讀書人便宜買好書。

    2023/12/29 14:58:16
    讀者:******(購買過本書)
  • 主題:中國現代自傳叢書

    嘉庚先生的回憶錄,很厚實。

    2023/10/23 21:33:54
    讀者:ala***(購買過本書)
  • 主題:是陳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難時所寫的回憶...

    是陳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難時所寫的回憶錄

    2023/10/21 13:25:16
    讀者:mao***(購買過本書)
  • 主題:一代華僑領袖的回憶錄

    書是小16開本,440多頁44萬字,紙張很輕,輕飄飄的,內容挺好,是陳嘉庚的回憶錄,字體大小合適,印刷也行,可以看一看。

    2023/10/18 10:45:06
  • 主題:

    厚厚一大本

    2023/9/29 14:36:52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書很好。印刷裝訂很好,大出版社有保證。

    2023/9/28 21:26:05
  • 主題:

    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的回憶錄,重點是有關抗戰時期的回憶,可以一窺當時海外華僑華人對抗戰的大力支持。

    2023/7/30 11:52:55
    讀者:xyh***(購買過本書)
  • 主題:

    三聯書店,大出版社,質量有保證,這套書很不錯

    2023/3/28 22:31:49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av在线观看 | 欧美狠狠干| 999久久狠狠免费精品 | 成人国产亚洲 | 免费无码高h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高潮流白浆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 白嫩美女直冒白浆 |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 h视频在线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www.色黄 | 香蕉久久久久久狠狠色 |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 91精品视频观看 |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 | 国产老肥熟一区二区三区 |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 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 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 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永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你懂的网址在线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四虎影视在线看免费 720p | 男人的天堂comwww | 亚洲自拍偷拍视频 | 成人a级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欧美 | 女邻居的大乳中文字幕 | 伊人网在线免费观看 |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np视频 |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 91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麻豆 | 亚洲v国产v欧美v久久久久久 | 日本午夜www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