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攝影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09524
- 條形碼:9787565709524 ; 978-7-5657-095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攝影設計 本書特色
劉芨杉、肖瑱所著的《攝影設計》著力探究攝影形態的多向性,凸顯學生的個性化風格和攝影的特異性,強調攝影人的工作方式。強化平面語言和視覺符號語匯,關注當代藝術思潮,提高對藝術的敏感性,拓展創作思維空間。攝影信息數字化的出現是高科技發展的趨勢,也是與時俱進的結果。信息數字化不但為攝影的鏡頭語言帶來了新的發展趨勢,同時在傳播方式上,攝影也因數字化而獲得新的生命力。該書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攝影創作中的運用。
攝影設計 內容簡介
攝影,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攝影的誕生,使人們記錄影像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科技的持續發展,使影像創作載體日益完善,阻礙攝影創作的技術問題被一~解決,攝影藝術表現的方法變得愈發多樣,人們觀看影像和消費影像的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攝影影像創作由單純記錄轉向揭示以及思考、表現社會深層問題和體現人文關懷。進入數字時代后,攝影創作表現的突破主要體現在對攝影文化和觀念的研究,攝影影像創作不再是對現實的描摹,而是運用數字技術對影像進行再創作。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是通過構思、創新,視覺化、藝術化、形象化的創造過程,以及對于各個創作形態完成與表現的手段。同時,本書著力探究攝影形態的多向性,凸顯學生的個性化風格和攝影的特異性,強調攝影人的工作方式。強化平面語言和視覺符號語匯,關注當代藝術思潮,提高對藝術的敏感性,拓展創作思維空間。攝影信息數字化的出現是高科技發展的趨勢,也是與時俱進的結果。信息數字化不但為攝影的鏡頭語言帶來了新的發展趨勢,同時在傳播方式上,攝影也因數字化而獲得新的生命力。該書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攝影創作中的運用,使學生將平面構成設計、圖形設計、圖形創意的基本原理運用到攝影創作當中。
攝影設計 目錄
**節 攝影
第二節 設計
第三節 攝影設計的產生及其交互性
第四節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攝影設計的審美意識與創意
**節 意識與審美意識
第二節 攝影設計的審美意識
第三節 創意的特性
第四節 創意的形成
第五節 攝影設計創意的過程
第六節 案例分析
第三章 攝影設計的形式構成
**節 形式語言
第二節 攝影設計圖形思維
第三節 攝影設計的形式表現
第四節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攝影設計的視覺語言
**節 攝影設計的角度
第二節 攝影設計的方位
第三節 攝影設計的空間
第四節 攝影設計的色彩與光線
第五節 案例分析
第五章 攝影設計構圖與分鏡頭設計
**節 主體和陪體
第二節 空間環境設計
第三節 取景與布局設計
第四節 構圖設計的法則
第五節 分鏡頭構圖設計的形式與流程
第六節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攝影設計的應用
**節 攝影設計的類型
第二節 攝影設計創作實例分析
第七章 攝影設計綜合課題訓練:命題創作實踐
參考書目
攝影設計 作者簡介
劉芨杉 畢業于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獲藝術碩士學位,曾任南京鐘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現任教于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攝影學院,教授。中國包裝協會主任委員,美國B·W學院訪問藝術家。 繪畫、設計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并獲獎;主辦個人畫展數次,出版個人畫集4本、獨著1部,主編教材4部,其中《實用裝飾繪畫》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優秀教材二等獎。 肖瑱 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獲工業設計專業碩士學位,現任職于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助教。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