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9202
- 條形碼:9787100099202 ; 978-7-100-09920-2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 本書特色
本書為吳承明先生數十年的來的理論結晶,研究了歷史上各個時期經濟運行,及運行的機制和績效的經濟史。由于作者認為經濟史首先是在史學的范疇中,故以歷史篇為全書上篇,分四章展開中西歷史觀的比較。本書下篇為方法論,分章闡述經濟學上重要的理論,總結出“歷史-經濟-制度-社會-文化思想”的中國經濟史學研究思路。本書為中國經濟史研究的經典之作。
經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 內容簡介
從歷史的角度入手,展開中西方經濟史比較并總結方法論,對中國經濟學研究有啟示作用。
經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 目錄
**章 引子:經濟史學小史
**節(jié) 西方經濟史學
第二節(jié) 中國經濟史學
第二章 古代中國與西方的歷史觀
**節(jié) 什么是歷史觀
第二節(jié) 古代中國的歷史觀
一、儒家、道家、法家的歷史觀
二、儒、道、法的融合和“黃老之術”
三、司馬遷的歷史觀
四、班固的歷史觀
五、漢至唐的歷史觀
第三節(jié) 古代西方的歷史觀
第三章 理性化時期的中西歷史觀
**節(jié) 西方理性化時期的歷史觀
一、理性主義的興起
二、啟蒙運動
三、歷史哲學
第二節(jié) 宋儒理學和宋代歷史觀
一、北宋的歷史觀
二、宋儒的宇宙觀和認識論
三、宋儒的人際理學
四、南宋的歷史觀
第三節(jié) 明儒理學和明清歷史觀
一、心學的興起
二、16世紀的反傳統(tǒng)思潮
三、17世紀的啟蒙思潮
四、明清的歷史觀
第四章 理性主義的反思和歷史觀的轉變
**節(jié) 西方對現代化的反思
第二節(jié) 西方歷史觀的轉變
下篇 方法論
第五章 方法論和歷史實證主義
**節(jié) 經濟史的研究方法
一、世界觀意義的方法
二、認識論意義的方法——邏輯思維
三、認識論意義的方法——非邏輯思維
第二節(jié) 中國的實證主義史學
第三節(jié) 西方的實證主義史學
第六章 經濟學理論與經濟史研究
**節(jié) 在經濟史研究中一切經濟學理論都應視為方法論
第二節(jié) 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經濟史研究
第七章 社會學理論與經濟史研究
第八章 計量分析與經濟史研究
第九章 區(qū)域研究與比較研究
第十章 結束語
經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 作者簡介
吳承明 1917年1月生,河北省灤縣人。1934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經濟系。194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史學系。1946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東吳大學教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客座教授。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兼任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史學會會長、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特約顧問。主要著作:《帝國主義在舊中國的投資》(1955年)、《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1985年)、《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與許滌新共同主編,三卷本,1985年、1990年、1993年)等。主要論文:《論廣義政治經濟學》、《論歷史主義》、《論二元經濟》、《經濟史學的理論與方法》等。2006年8月,被授予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