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672012
- 條形碼:9787531672012 ; 978-7-5316-720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本書特色
★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0-1811)被譽為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與“現代戲劇的促進人物。”他在十年內創作的全部八部戲劇以獨樹一幟的思考探索事物的深層原因,具有鮮明的現代性。 ★克萊斯特把現代危機寫進他的文學作品。他筆下的世界脆弱易碎而充滿裂痕,事物因具有多義性而撲朔迷離,無法探究。于是,他得出這個結論:世界上的矛盾難以解決。 ★本書以克萊斯特八部戲劇為研究對象,從現代性視角出發,在三階段的歷史發展觀、語言危機、認知危機和身份認同危機這幾個主要方面分析克萊斯特戲劇作品中的現代性要素。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內容簡介
★專著《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在國內德語文學研究界處于領先地位,其出版填補了中國沒有關于克萊斯特研究專著的空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中國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克氏作品翻譯問世,但研究卻相對貧乏,尤其是克氏戲劇作品更少人問津。 ★該論著從產生于西方啟蒙文化的“現代性”問題入手探討克氏的戲劇,在文學史和思想史層面進行觀點鮮明的精當分析,使讀者能夠全面了解克萊斯特的思想和戲劇。 ★該專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國的克萊斯特研究水平。 ★本專著首次采用有深刻而有廣度的新闡釋方法全面研究、解讀克萊斯特的戲劇,對豐富國內的克萊斯特研究成果具有深遠的開拓意義。 ★該專著視野開闊,研究方法系統,研究內容深入。 ★該專著成功地將紛繁復雜的克萊斯特戲劇及其散見其中的現代性內涵條理清晰地加以論述,并且結合歷史語境,令人信服地闡明了這類現代性的各種表象、功能和意義,有鑒于國內尚無類似的研究專著而言,其開創意義不言而喻。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目錄
**節 “現代性”概念及其歷史變遷概述
第二節 1800年前后歐洲的社會政治危機與克萊斯特作為具有現代危機意識的作家
第三節 克萊斯特戲劇現代性概述
第四節 克萊斯特書信的重要學術價值與特點
第五節 啟蒙哲學的道德完美學說對克萊斯特的影響——安東尼·沙夫茨伯里伯爵(第三)、克里斯蒂安·沃爾夫、克里斯多夫·馬丁·維蘭德、克里斯蒂安·恩斯特·武因施
第六節 克萊斯特經歷的“康德危機”
第七節 盧梭對克萊斯特世界觀的影響
第八節 對比克萊斯特與卡夫卡的現代性
第二章克萊斯特八部戲劇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節 悲劇《施羅芬施泰因一家》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二節 悲劇殘篇《羅伯特·居伊斯卡特》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三節 喜劇《破甕記》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四節 喜劇《安菲特律翁》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五節 悲劇《彭忒西勒亞》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六節 騎士劇《海爾布隆的小凱蒂》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七節 歷史劇《赫爾曼戰役》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八節 歷史劇《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的創作背景與主要劇情
第三章 克萊斯特戲劇在國內外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節 克萊斯特戲劇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萊斯特戲劇在德語文學中的接受與影響
二、 克萊斯特戲劇作品在民主德國的接受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克萊斯特戲劇作品在聯邦德國、瑞士和奧地利的接受
第二節 克萊斯特八部戲劇的接受與影響
一、 《施羅芬施泰因一家》的接受與影響
二、 《羅伯特·居伊斯卡特》的接受與影響
三、 《破甕記》的接受與影響
四、 《安菲特律翁》的接受與影響
五、 《彭忒西勒亞》的接受與影響
六、 《海爾布隆的小凱蒂》的接受與影響
七、 《赫爾曼戰役》的接受與影響
八、 《洪堡王子弗里德里!返慕邮芘c影響
第三節 克萊斯特戲劇在中國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四章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節 席勒、荷爾德林、諾瓦利斯、克萊斯特等作家的三階段歷史發展觀
一、 席勒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二、 荷爾德林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三、 諾瓦利斯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四、 克萊斯特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第二節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一、 《施羅芬施泰因一家》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二、 《羅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三、 《破甕記》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四、 《安菲特律翁》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五、 《彭忒西勒亞》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六、 《海爾布隆的小凱蒂》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七、 《赫爾曼戰役》中的三階段歷史發展模式
八、 《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分械娜A段歷史發展模式
第五章 克萊斯特的語言危機
**節 關于“語言危機”與“語言懷疑”概念
第二節 1800年左右德國文學中的語言危機概述
第三節 克萊斯特書信中表達的語言困境與語言懷疑
第四節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語言危機
一、 《施羅芬施泰因一家》中的語言危機
二、 《羅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語言危機
三、 喜劇《破甕記》中的語言危機
四、 《安菲特律翁》中的語言危機
五、 《彭忒西勒亞》中的語言危機
六、 《海爾布隆的小凱蒂》中的語言危機
七、 《赫爾曼戰役》中的語言危機
八、 《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分械恼Z言危機
第五節 昏厥和夢幻作為克萊斯特獨特的戲劇語言
第六章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認知危機
**節 認知危機概述
第二節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認知危機
一、 《施羅芬施泰因一家》中的認知危機
二、 《羅伯特·居伊斯卡特》中的認知危機
三、 《破甕記》中的認知危機
四、 《安菲特律翁》中的認知危機
五、 《彭忒西勒亞》中的認知危機
六、 《海爾布隆的小凱蒂》中的認知危機
七、 《赫爾曼戰役》中的認知危機
八、 《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分械恼J知危機
第七章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節 身份認同危機
第二節 克萊斯特戲劇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一、 喜劇《安菲特律翁》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一) 主神朱庇特的身份認同危機
(二) 阿爾克墨涅的身份認同危機
(三) 安菲特律翁的身份認同危機
(四) 索西阿斯的身份認同危機
二、 悲劇《彭忒西勒亞》中的身份認同危機
附錄 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生平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相關資料
克萊斯特是德國19世紀作家,以戲劇和小說創作聞名于世界文學史,歷來為文學研究之重鎮,其研究被稱為“克萊斯特學”。
上世紀20年代,國內已有克氏作品翻譯問世,但研究卻相對貧乏,尤其是克氏戲劇作品更少人問津。專著《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實堪稱篳路藍縷之作。該論著從產生于西方啟蒙文化的“現代性”問題入手探討克氏的戲劇。
該專著以克萊斯特一生中創作的八部戲劇為研究對象,從現代性視角出發,用三階段歷史發展觀、認知危機、語言危機意識和身份認同危機這四大基本模式,系統分析克氏戲劇中的現代性要素。
歷史哲學模式主要針對克萊斯特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探討的“原罪”這個基督教國家最原始的人類事件,目的是記載人類充滿危機的歷史。這個闡釋模式主要涉及克氏對長期統治歐洲精神史的三階段世界模式(自然、人、神)的價值重估,他強調,已經異化的現代人無法從充滿危機的歷史中逃脫出來。
認知理論模式針對克氏經歷“康德危機”后產生的認知危機,烘托陌生化的自我認知和令人恐懼的真實。語言危機意識模式分析克氏在戲劇中對語言的置疑,揭示語言的詭辯性對語言表達明確性的破壞,從而揭示人與人之間充滿猜疑、懷疑和誤解的關系。
身份認同危機部分著重分析作家通過演繹“雙重身份者”突出這一點:人物對獨一無二的、不可混淆的自我的信任變得可疑。
克氏沒有完全喪失對人類精神所抱的希望:人類精神雖面臨困臨困境,但未陷入絕境。以這種全新視角和全新闡釋方法進行的研究在國內的克萊斯特研究中尚屬首次。該論著在追蹤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也頗能發己所見,可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顯示出作者開闊的學術視野和較好的理論基礎。這部論著不僅是一種文學史的探討,在某種程度上稱之為思想史的考察,亦為不可。
《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使我們對克氏的思想和戲劇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專著觀點鮮明,條理清晰,分析精當,是一部啟人思考的專著,亦顯示作者在克氏研究上用力之勤,鉆研之深。
——人大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任國強教授
論克萊斯特戲劇的現代性 作者簡介
趙蕾蓮,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德國洪堡學者。 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獲得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語文學與文化。迄今出版專著兩部,在國內核心期刊(如《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學報》《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和《德國研究》等)以及境外出版的《文學之路》(Literaturstrae)上發表用中文和德文撰寫的學術論文30余篇,翻譯《尼采遺稿》和《弗里德里!つ岵膳c科茜瑪·瓦格納》以及《格林兄弟》《施蒂娜》《混亂與迷惘》等多部譯著。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F兼任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理事。多次赴德國進修、訪學(分別獲得德國歌德學院與中國國家教委合作項目資助以及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與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在中國北京與上海以及德國魏瑪、圖賓根和科尼希斯溫特(Knigswinter)參加由德國梯森基金會資助的“《文學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受“中、日、韓日耳曼協會”邀請,參加過在韓國首爾和日本金澤(Kanazawa)舉行的國際日耳曼學術研討會,并宣讀學術論文。 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弗里德里!ず蔂柕铝趾椭C觀研究”(2009年獲準立項),2011年起成為德國洪堡學者,在德國著名的“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的資助下從事科研項目研究。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