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旱田多熟集約種植高效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14926
- 條形碼:9787511614926 ; 978-7-5116-149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旱田多熟集約種植高效模式 本書特色
劉建編著的《旱田多熟集約種植高效模式》突出長江下游沿江、沿海地區的區域特點,力求實用和可操作。全書按旱田多熟集約種植概述、玉米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棉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林果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和其他類型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等方面編寫,概述了多熟種植及其有關概念、多熟集約種植的主要功效和基本原則,介紹了玉米栽培特性與間套復種、棉花栽培特性與間套復種、主要林果作物(葡萄、銀杏和梨)的栽培特性與集約種植等要點,圍繞玉米田、棉田、林果田和其他類型田,精選了該區近幾年來創造的112種旱田(露地)多熟集約種植實例。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實例具有較強的區域特征,由于溫光資源、土壤類型、經濟條件、技術水平及市場等因素的影響,表現出茬口配置、品種選用、培管措施、產品產出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因而在具體的模式應用時必須做到因地制宜。此外,農作物的品種更新較快,生產上應注意及時選用新近育成并通過審(認)定的相同熟期類型的優良品種,以更好地發揮良種的增產增效作用。
旱田多熟集約種植高效模式 內容簡介
一、旱田多熟集約種植概述二、玉米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三、棉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四、林果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五、其它類型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旱田多熟集約種植高效模式 目錄
一、多熟種植及其有關概念
二、多熟集約種植的主要功效
三、多熟集約種植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玉米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一、玉米栽培特性與間套復種
二、蠶豆接茬玉米集約種植模式
三、蔬菜接茬玉米集約種植模式
四、草莓接茬玉米集約種植模式
五、小(大)麥接茬玉米集約種植模式
六、油菜接茬玉米集約種植與實例
七、西瓜玉米復種集約種植模式
八、玉米花生復種集約種植模式
九、藥材接茬玉米集約種植模式
第三章 棉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一、棉花栽培特性與間套復種
二、棉糧結合型集約種植模式
三、棉菜結合型集約種植模式
四、棉瓜(果)結合型集約種植模式
五、棉糧菜瓜等復合型集約種植模式
第四章 林果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一、主要林果作物的栽培特性與集約種植
二、葡萄園集約種植模式
三、銀杏園集約種植模式
四、梨園集約種植模式
第五章 其他類型田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一、蠶豆茬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二、麥茬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三、油菜茬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四、蔬菜茬多熟集約種植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旱田多熟集約種植高效模式 作者簡介
劉建,男,1965年生,江蘇如皋人。1984年畢業于江蘇省南通農業學校,后獲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耕作栽培、高效農業等領域的研究及農業技術推廣與科技服務工作,主持承擔了50多項科技項目,發表論文70多篇,獲省部級多項科技成果獎,F為《農業科技通訊》編委、江蘇省作物學會理事、南通市科協委員,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興農富民工程優秀科技專家”等稱號。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