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802206
- 條形碼:9787553802206 ; 978-7-5538-022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冊) 本書特色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編著者胡樸安(1878—1947),原名韞玉,字樸安,安徽涇縣人,著名文獻學家,尤精文字、訓詁。一生著述頗豐,除本書外,還著有《中國文字學史》《中國訓詁學史》《周易古史觀》《校讎學》《詩經學》《文字學ABC))等。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共20卷。書中對各地方志和古今筆記、刊物中所載風俗進行了匯編。上編10卷,摘自歷代的史志、筆記,下編亦分為10卷,摘自近代的報刊、雜著。兩編既互相聯系成一整體,又各自獨立成篇,由古及近,以近代為主。將散見于浩繁的卷帙之中有關風俗民情資料摘鈔整理,匯集成冊。尤其是下編,搜羅更加宏豐,饒有興味,對于人們了解和研究中國近代社會大有裨益。本書是胡樸安先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編成的一部有廣泛用途的全國風俗百科全書,至今為中外文化學術界,特別是民俗學研究者看重。張熾章先生、錢爽先生高度贊譽本書,“它的出現標志了我國風俗志的編纂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冊) 內容簡介
《中華全國風俗志(套裝上下冊)》分為上下兩編,共20卷。書中對各地方志和古今筆記、刊物中所載風俗進行了匯編。上編10卷,摘自歷代的史志、筆記,下編亦分為10卷,摘自近代的報刊、雜著。兩編既互相聯系成一整體,又各自獨立成篇,由古及近,以近代為主。將散見于浩繁的卷帙之中有關風俗民情資料摘鈔整理,匯集成冊。尤其是下編,搜羅更加宏豐,饒有興味,對于人們了解和研究中國近代社會大有裨益。《中華全國風俗志(套裝上下冊)》是胡樸安先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編成的一部有廣泛用途的全國風俗百科全書,至今為中外文化學術界,特別是民俗學研究者看重。張熾章先生、錢爽先生高度贊譽《中華全國風俗志(套裝上下冊)》,“它的出現標志了我國風俗志的編纂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冊) 目錄
張序
上篇
卷一
順天
總志(六則)
山東
濟南(十六則)
歷城縣 章丘縣 鄒平縣 淄川縣 長山縣 新城縣
齊河縣 齊東縣 濟陽縣 禹城縣 臨邑縣 長清縣
陵縣 德州 德平縣 平原縣
兗州(十四則)
滋陽縣 曲阜縣 寧陽縣 鄒縣 泗水縣 滕縣 嶧縣
金鄉縣 魚臺縣 濟寧州 嘉祥縣 汶上縣 陽谷縣 壽張縣
東昌(十四則)
聊城縣 堂邑縣 博平縣 荏平縣 莘縣 清平縣 冠縣
臨清州 館陶縣 邱縣 恩縣 高唐州 夏津縣 武城縣
青州(十二則)
益都縣 臨淄縣 博興縣 高苑縣 樂安縣 壽光縣
昌樂縣 臨朐縣 安丘縣 諸城縣 博山縣
登州(十一則)
蓬萊縣 黃縣 福山縣 棲霞縣 招遠縣 萊陽縣
寧海州 文登縣 海陽縣 榮成縣
萊州(八則)
掖縣 平度州 濰縣 昌邑縣 膠州 高密縣 即墨縣
武定(十一則)
惠民縣 青城縣 陽信縣 海豐縣 樂陵縣 商河縣
濱州 利津縣 沾化縣 蒲臺縣
沂州(八則)
蘭山縣 郯城縣 費縣 莒州 蒙陰縣 沂水縣 日照縣
泰安(八則)
泰安縣 肥城縣 新泰縣 萊蕪縣 東平州 東阿縣 平陰縣
曹州(十二則)
菏澤縣 單縣 城武縣 巨野縣 鄆城縣 曹縣 定陶縣
濮州 范縣 觀城縣 朝城縣
山西
總志(三十則)
方言(附)
農家月令(附)
太原(三十九則)
平陽(三十七則)
……
下篇
后記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冊) 節選
山西 總志 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其澤藪曰揚紆,其川漳,其浸汾潞,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恒山,其澤藪曰昭馀祁,其川摩池嘔夷,其浸淶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蓄宜五擾,其谷宜五種(鄭康成注:五擾,馬、牛、羊、犬、豕;五種,黍、稷、菽、麥、稻也。賈公彥云:五擾,馬、牛、羊、犬、豕者,六畜中雞為緩,故去之。云五種,黍、稷、菽、麥、稻者,若饋用六谷,則兼有蕉,若民之要用,則去藎。故知是此五者)! 〖驹^樂,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后,誰能若是?為之歌魏曰:美哉!諷諷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注:晉本唐國,故有堯之遺風,憂深思遠,情發于聲。諷諷,中庸之聲。婉,約也。險當為儉。大而約,則儉節易行。惜其國小無明君也。) 魏國風七篇(《葛屨》刺褊,《汾沮洳》刺儉,《固有桃》刺時,《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十畝之間》刺時,《伐檀》刺貪,《碩鼠》刺重斂)! √茋L十二篇(《蟋蟀》刺晉僖公,《山有樞》刺晉昭公,《揚之水》刺晉昭公,《椒聊》刺晉昭公,《綢繆》刺晉亂,《杕杜》刺時,《羔裘》刺時,《鴇羽》刺時,《無衣》美晉武公,《有杕之杜》刺晉武公,《葛生》刺晉獻公,《采苓》刺晉獻公)。 魏國風譜(《葛屨》《汾沮洳》《園有桃》《陟岵》《十畝之間》《伐檀》《碩鼠》,魏無世家,其詩當在平、桓之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